波峰焊生产工艺规范范文1. 波峰1.1 焊接前应调整导入链的宽度、速度、温度保证波峰焊焊接质量,波峰机由固定专人操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应避免活动的链爪和高温所带来的不确性危险。
有关操作参阅《波峰焊锡机操作规程》。
1.2 焊点外观应光洁、平滑、均匀、饱满、无气泡、无针孔。
不允许有虚焊、漏焊、和脱焊现象,尽可能少有连焊现象,焊接后焊点不能够有助焊剂,线路板表面须干净,焊锡要适量,焊点应略显引线轮廓,焊点的润湿角一般应小于30℃,焊点大小和焊盘相当,焊点高度为1.~2mm。
如不符合要求应调节波峰焊接,达到要求为止。
1.3 设备操作人员在生产前对波峰焊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对无铅设备必须使用无铅器材并对器材进行无铅标识,保证设备不影响无铅作业。
相关锡条和助焊剂等辅助物料无铅隔离。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作好设备运转、保养记录。
密切注意设备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浸锡2.1焊接前应提早30分钟开锡炉,调整好锡炉的温度,保证锡炉的焊接质量。
2.2浸锡之前要检查好元器件是否整齐排列在板面上。
2.3 拿锡夹的手势一定要保持镇定,助焊剂不能喷的太多.2.4浸锡过程时间不能太长, 成30度角从熔锡表面掠过.焊点必须光洁、平滑、均匀、无气泡、无针孔等现象。
焊锡点的高度一般在1~2mm。
2.5 浸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个人安全措施,佩戴好口罩,手套等的防护措施.2.6 下班时或长时间不用锡炉时,应把锡炉的电源关掉.3 切脚3.1 在切脚前应调节导入槽的宽度,切脚的高度。
线路板过波峰或浸锡时由于高温而引起变形,所以在切脚前应进行适当修正。
在切脚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盖上上面的机盖才能操作,切勿将手伸进切脚区内,确保安全。
3.2 体积小的元件和密度高的元件的引脚露出焊点的长度为0.5~1mm,体积大的元件和密度低的元件的引脚露出焊点的长度为1~1.5mm。
线路上正确之安装芯片的脚长为最合适之脚长,元器件切脚时应刚好切到与芯片脚平最合适。
总体高度(板面—引脚部分)不能超过2mm。
3.3 元件切口应整齐,不能有要断未断之现象,达到整齐、美观的要求。
切脚不能过短,过短的引脚会使线路板难以修复而报废。
线路板堆放要板面对板面、板底对板底,摆放整齐,避免元器件与元件引脚的接触而划伤、刮花。
特别注意保护发光二极管。
4 压件4.1 仔细观察线路板上元器件是否离起,有无掉件、漏件,将离起的元件按压到位,使其紧贴板面、排列整齐,无离起、跪脚等现象,发现掉件、漏件应补上。
4.2 在压件过程中,先用烙铁接触焊点,待焊点熔化后才用力压元件到位,移开烙铁,待焊点冷却后松手。
注意加热的时间不能太长,在焊点没有熔化前不能用力压元件,防止焊点的铜泊翘皮。
4.3 在操作过程中,所遗留的残锡应全部归放于专用装锡渣的锡盒,不得掉到工作台面上和地面上。
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
线路板堆放要板面对板面、板底对板底,摆放整齐避免元器件与元件引脚的接触而划伤、刮花。
特别注意保护发光二极管。
对线路板进行补件时,应分清线路板和元器件是否无铅。
生产无铅产品时所用的烙铁、锡丝,保证无铅化。
5 执锡5.1 仔细观察线路板上的焊点,要求焊点外形呈锥体, 焊锡要适量,焊点应略显引线轮廓,引脚露出焊点的长度为0.5~1mm。
外观应光洁、平滑、均匀、饱满、无气泡、无针孔。
不允许有虚、漏焊、连焊、脱焊、泡泡焊和拉尖现象。
5.2 对于连焊的焊点用烙铁分开连焊,对虚焊、少焊的焊点应补锡、加锡。
对于特殊要求加锡的元件进行加锡:如7805、大电解电容、250插片、187插片、大的连接端子等元件。
5.3 在操作过程中,所遗留的残锡应全部归放于专用装锡的锡盒,不得掉到工作台面上和地面上。
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
线路板堆放要板面对板面、板底对板底,摆放整齐避免元器件与元件引脚的接触而划伤、刮花。
特别注意保护发光二极管。
生产无铅产品时所用的烙铁、锡丝,保证无铅化。
6 洗板6.1 将线路板成45度角斜放在工作台面上,用洗板刷沾少许洗板水清洗线路板,将线路板上残余松香、锡渣清洗干净。
6.2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线路板成45度角斜放,避免冼板水流到板面,并尽可能使线路板远离面部。
6.3 生产无铅产品时,保证洗板水、洗板刷无铅化。
7 打热熔胶(根据产品及客户要求进行)7.1 按照工艺及客户要求对大电容、晶振及其它要求加胶的元件加热熔胶固定,防止因各种意外的振动致使其元件松动影响产品的质量。
7.2 收胶要干净,不能有多余的残胶遗留在板面或粘到其它的元器件上而影响外观。
7.3 生产无铅产品时,保证打胶枪、热熔胶无铅化。
8 外观检验8.1 线路板裁剪要整齐,无破损。
尺寸、丝印符合文件、图纸要求。
线路板上日期印章或9 焊点检验9.1 焊点外观应光洁、平滑、均匀、饱满、无气泡、无针孔。
不允许有虚焊、漏焊、连焊和脱焊,焊接后焊点不能够有助焊剂,线路板表面须清洗干净,表面涂层不得影响线路板的检验。
线路板上铜箔无剥离和锯齿状,不应存在虚麻点,标志要清楚,元器件安装孔必须钻在焊接点中心处,所有焊盘均不能浮起剥落。
9.2 焊锡要适量,焊点应略显引线轮廓,引线露出焊点的长度为0.5~1mm,焊点的润湿角一般应小于30度,焊点大小和焊盘相当,焊点高度为1~2mm。
9.3 不良品要及时处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不合格品作好标识放入指定区域,合格品作好标识流入下工序。
10 功能测试10.1 使用专用工装测试装置,由专人操作严格按照测试指导书对线路板进行功能测试,LED灯光度一致,亮度均匀,LED屏、LCD屏、VFD屏显示的字体及图标必须清晰正确、亮度均匀、无缺点、无缺笔、表面无划花等现象,按键制力度适中,蜂鸣器声音清脆,详细测试方法参照相关型号的《功能测试指导书》。
10.2 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工装上可能带强电,操作中应避免接触带电体,注意人身安全。
测试完后应先关闭电源开关,再按放电按钮,最后取下线路板。
不合格品作好标记转入维修工序,合格品作好标记流入下工序。
11 老化试验(根据产品及客户要求进行)11.1 根据客户要求及产品的要求对产品进行老化试验.11.2 老化试验前必须根据产品的额定的工作电压进行调整,老化时间为120分钟,老化过程必须把线路板所有能开启的功能图标全部开启,老化前后的产品必须明显区分,做好记录,不合格品作好标记转入维修工序,合格品作好标记流入下工序。
11.3 老化试验必须在老化室进行,老化过程必须做好个人及周围的安全防护措施,放产品和收产品必须关掉电源.开老化架电源前必须检查好产品是否放好,电源夹是否正确夹在产品的正确位置上,产品与产品之间距离是否充足.没有产品的位置上,火线和零线不能碰在一起.下班时,必须把老化室的电源关掉。
12 维修12.1 定期将所有的静电环和烙铁温度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应妥善解决),并做好报表记录。
12.2 将经功能测试有故障的线路板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尽量小心避免损环电控板,对损坏的元器件进行更换时,注意其型号及参数一致,保证板底焊点良好,无污垢、锡渣,板面干净,外观无损伤。
再测试确认无误。
转入外观检验工位重新检过。
12.3 在维修过程中,如发现大量生产中的问题(如虚焊、连焊、插错、插反),应及时向组长和工艺反映。
维修不太忙时间,还应配合组长做好生产管理及相关工作。
12.4 如生产无铅线路板,维修中所更换的元器件和使用的工具和物料必须保证是无铅的。
物料工具摆放整齐,好的元器件与坏的元器件完全分开。
12.5 按要求做好维修记录,注明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更换元器件。
13 涂防潮油(根据产品及客户要求进行)13.1 将测试好的线路板用刷子沾少许防潮油在板底轻轻涂上一层防潮油。
13.2 涂油要均匀、光亮,不得有杂质,毛发等。
油不能涂到预留焊接的焊盘上和板面上。
13.3 生产环保产品时,所使用的防潮油、油刷确保无铅。
13.4 板底上的防潮油应均匀、薄薄的一层,不能过多。
防止防潮油太多流到板面上而沾污板面元件。
14 包装14.1用封箱胶将包装箱的底部封好,按要求用横、坚隔板分成小方格,14.2 带有电容器及芯片的产品,焊脚不能焊点对焊点包装.以免电容器储存的电量释放而烧坏元器件.14.3将涂过油并且干了的线路板加盖当天的生产日期,盖章要清晰,字体干净,不能盖在焊点处。
按要求将线路板装放入小方格内,装满箱后,贴上相应标识及成品编码(环保产品应贴RoHS标贴),放在待检区内。
14.3 注意清除包装箱上原有的标识并贴上相应的新标识。
15 成品检验15.1 成品检验对于生产的每种产品,及时严格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检验。
并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情况做好QA记录、月周总结。
积极反映产品的有关质量问题。
配合技术部门质量措施的实施。
15.2合格品盖合格印章入仓。
不合格品开不合格单,注明不合格项通知生产线返工。
绝对不允许有不良产品入库到客户手中,如有造成客户退货和返工,视情节对检验员给予一定的处罚。
对有需放宽检验的产品,要相关领导同意或签字。
15.3 对于新产品及拿不定主意的检验项应请教技术部门。
15.4 对于生产线出现的同一种质量问题造成屡次返工的,对班组长及相关人员给予一定处罚。
16 其他要求16.1 静电环在操作中,严格按照工艺指导书操作,一定佩带防静电手环,且定期进行测试,确保防静电手环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16.2 工艺文件所有工位都要按要求挂相应工艺文件,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所挂文件与生产产品严格相一致。
不能有不相关之工艺文件放于流水线上。
不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存在指定位置。
16.3 元器件保护与损耗线路板应注意轻拿轻放,无论是放入物料框还是在线上堆放,堆放应板底对板底、板面对板面,避免元件与引脚的接触致使元件表面的刮伤、划花。
散落在地面、工作台面上、流水线的元器件捡起来归类放置。
保证元器件的损耗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损耗标准详见《公司物料损耗额定制度》。
所有的物料如非供应商物料本身问题的损耗,在补领时超过允许损耗值要写超额领料单。
并找出损耗原因对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按物料原价进行处罚。
16.4 工作环境、环保生产操作中的残锡应全部归放于锡盒,不要掉在工作台面上和地面上,注意区分无铅(环保)物料和有铅(非环保)物料,包括烙铁、锡丝等相关辅料和工具。
大家正确认识环保生产,重视环保生产,遵守环保生产制度。
所有区域、所有物料、所有产品作好相应标识,保证工作区域的整洁。
全面实行7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节约。
16.5 质量意识在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每一个员工都对从手中流过的每一件产品有质量把关的责任,所以每一个员工都应了解产品的技术工艺要求。
都应具有高责任感的自检和互检意识,树立下工序即上工序的顾客,上工序要对下工序负责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