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态心理学测试题一百道(答案版)

变态心理学测试题一百道(答案版)

变态心理学测试题一百道(答案版)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测试题1、对心理健康评价时,不合理的判断是(A )P284— 286A、注意力集中者,心理健康水平低B、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D能动地适应环境者,心理健康水平高2、从统计学角度,对心理异常的错误理解(A)P258A、智商在130以上偏离常模,属于异常心理现象。

B、心理异常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C、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D智商在70~130,属于正态分布。

3、在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原则中不包括(D )。

P260A、心理活动是否有内在一致性B、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C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稳定D待人是否诚实、守信4、(A )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

P260A、知、情、意之间保持协调B、合理运用以往经验处理当前的事务C、个体经验系统层次清晰、运用得当D能正确认识现在和适应环境5、(B )是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破坏的解释。

P255A 、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发展受到阻碍C 、个体早期发展受挫D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6、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方法不包括(D)区分法。

P257A、常识性 B 、非标准化 C 、标准化D 、半标准化7、幻觉是指(D )。

P262由过去经验引发的联B、反复出现并非病理现象C外界存在某一种事物,但个体感知到的是另一事物D个体感知到外界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对强制性思维,错误的是(B )。

P265A、大量思维内容B、并非是外力强加给自己的C患者不主动控制 D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9、对妄想,不正确的是(D )。

P266A、是病态推断和;判断结果B、无事实根据C 、意识清晰下发生D 、有事实根据10、超价观念是指(D)。

P268A 、般无事实根据B 、逻辑上荒谬C 、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无关 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11、( C )不属于常见的注意障碍。

P268A 、注意狭窄B 、注意增 强C 、注意缺失D 注意减弱 于神经症性障碍 13、( A )不属于意志行为障碍 。

P273B 、刻板动 作C 、强迫意向D 、意向倒错 14、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D )P250A 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B个体的心理差异 C 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DD 、 12、关于焦虑,不正确的是( A、 紧 惧担心自身安全威胁C、 过 奋C )。

P271张 恐 B 、过分 度 兴 D 多见A 、幻想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15、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

P250A、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B、是西方科学发展的产物C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 无关D始于公元前400年16、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B)P251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17、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A)P253A、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B、哲学理论的运用C 、宗教理论的作用D人本主义的出现1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的是(D)P254A、通过动物试验 B 、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C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D 、通过演绎式的方法19、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A)P255A、“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 特征受阻B、“人格结构”和“行为过程”的不平衡C “心理动力学”特征发展受阻D “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20、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C)P257A、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B、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C能防止人的种类躯体疾病D能使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及其规律性2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原则的是(C)P260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C个人理想与他人思想的一致原则 D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22、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C)P259A、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B、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获得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C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D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23、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C)P261 A、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B、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D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24、(C )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

P262A、心因性幻觉B、功能性幻觉C、假性幻觉D 、思维鸣响25、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A ) P 267A、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E、嫉妒妄想和被钟情妄想C、被害妄想和牵连性妄想D、疑病妄想和自罪妄想26、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 )P 267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B、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有重要意义C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D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27、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D )P269A、抑郁发作 B 、躁狂发作 C 、偏执障碍D 、强迫症28、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A)P269A、感知觉、注意力B、记忆力、理解力C分析综合能力 D 、计算能力、判断力29、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P270A 、由心理应激引起B、与环境污染有关C 、预后一般较好D大脑无器质性损害30、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不包括(B)P271A、情感迟钝 B 、情感焦虑C 、情感淡漠D 、情感倒错31、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D)P273A、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B、被动服从、刻板动作C缄默、模仿动作和言语D、主动性服从32、佛洛依德对“梦境”的解读十分重视,因此他认为梦境是(A)P274A、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具有临床诊断价值B、意识层面的自我表达 C 、心理结构的写照D、意识功能的表现33、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不包括(B)P279 A、单纯型B 、儿童型C 、偏执型D紧张型34、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B)P279A、病程演进迅速 B 、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C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 D 、常有人格分裂样改变35、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B)P279 A、精神运动性兴奋B、语词新作C、情绪高涨D、思维奔逸36、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B)P280A、器质性障碍 B 、功能性障碍C智力障碍D 、与人格特征无关的障碍37、关于强迫性思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P280A、强迫性穷思竭虑B、强迫性对立观念C强迫性意向 D 38、心理生理障碍是与(P282A、社会事件 B理因素D 、饮食习惯、强迫性疑虑B )相关的精神障碍、心理因素C 、生39、许又新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C )P285A、操作标准B、体验标准 C 、统计学标准D 、发展标准40、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之为(A)P285A、心理活动强度 B 、心理活动耐受力C心理康复能力 D 、心理自控力41、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叫(A)P287A、环境适应能力B、受暗示性C、周期节律性D、社会交往能力42、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A)P286A、自信 B 、自卑C 、自负D 、自嘲43、“心理正常”意味着(D)P287A、包含精神病症状在内的心理活动B、包含心理不正常在内的心理活动C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动D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4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P287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概念应包含心理正常的范围内B、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C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D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45、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B)P290A 、健康常模B、心理状态C、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D心理绝对平衡的过程46、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D )P291A、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7、躯体疾病患者伴有(B )症状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P294A、虚弱症B 、谵妄C 、抑郁D夸大疾病体验48、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会出现在( B )时。

P294A 、严重中毒现象存在B、疾病迁延发展C 、疾病迅速发展D康复4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C) P299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D 、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50、S. 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他对焦虑的分型的是(C ) P304A、道德性焦虑B、客体性焦虑C、心因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51、关于“应激”一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 P310 、P124A、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在刺激B、是一种特异性变化C是机体的一种状态 D 、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52、介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性焦虑神经症之间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形式是( C ) P306A 、适应性障碍B、混合性情绪障碍C 、创伤后应激障碍D心境恶劣53、从心理学角度,下列说法中符合压力的定义的是(D)P309A、压力是大气层对地球表面形成的作用力B、压力是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C压力是制伏人的力量D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54、社会性压力源是指(A)P310A、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C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D—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55、除了(C )外,其他各项均为生物性压力源。

P310A、躯体创伤 B 、噪音C 、歪曲的认知结构D 、饥饿56、当面临两种不利情景和“腹背受敌”时,称为(B )P312A、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57、下列事件中属于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A)P314A、空难B 、恋爱C 、旅游D 、迁居58、日常生活小困扰量表提出(A)P311A、日常生活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状况B、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有关C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无关D兴奋性事件与健康有关59、塞利提出的压力适应三阶段又被称为(B)P315A 、战场疲劳综合征B、一般适应综合征C 、创伤后应激障碍D灾难综合征60、外控型人格(A )P123、P317A、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 、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C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 D 、体验到的压力强度较低一、多项选择题61、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AD)P251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B、变态心理只能使用神经科学进行解释C变态心理学渐渐融入精神病学D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62、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ABCD P251-252A、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B、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 或发展“固著”C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D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63、"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ABD P260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 D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64、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P261-262A、感知综合障碍 B 、感觉障碍C、躯体障碍D 、知觉障碍65、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ABD P262A、心因性幻觉 B 、功能性幻觉C、假性幻觉D 、思维鸣响66、“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BD P264A、对问题的概念和词汇贫乏B、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C对问题的思考吃力,反应迟钝D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67、“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是(ABCD P267A、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B、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C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D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68、“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ACD P270A、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B、判断是否与心理应激相关C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D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69、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AB P272A、协调性 B 、不协调性 C 、先天性D 、后天性70、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 P278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一致71、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ACD P281A、易烦恼、易激惹B、注意力过于集中C、多梦易醒D、入睡困难72、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ABD的标准去衡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