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坊市香河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15: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

廊坊市香河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15: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

廊坊市香河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15: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20·花都模拟) 甲、乙是两个相同的小球。

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 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抛出瞬间,乙球的机械能大于甲球的机械能B . 落地前的运动中,甲球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C . 落地前的运动中,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少D . 落地前的运动中,甲球与乙球的机械能一直相等2. (2分)(2017·自贡)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 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 . 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D .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3. (2分) (2016八下·杨浦期末)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B . 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aC . 乙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cD . 甲的合力大于乙的合力4. (2分)(2018·玉林) 2018年世界杯正在俄罗斯举行,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5. (2分) (2019九上·张家港期中) 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在b,d两点动能相等B . 在a ,d两点机械能相等C . 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D . 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6. (2分)(2012·梧州) 2012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地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加速上升时(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机械能不变B . 动能越来越大C . 动能越来越小D . 势能越来越小7. (2分)我国研制的新型消雾无人机在加速飞往雾霾区域的过程中,它的()A . 动能增大B . 质量增大C . 合力为零D . 运动状态不变8. (2分)(2017·简阳模拟) 下列有关物理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 . 妈妈敲了几下小红买的西瓜说不熟﹣﹣利用响度区分生、熟西瓜B . 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防止锅体漏电伤害人体C . 在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及乘客要系安全带为了减小惯性D .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轮胎做得宽大时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力9. (2分)(2016·无锡模拟) 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从距离水平地面3m 的高处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从物块撞击地面开始到最后完全静止时的压力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物块下落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108JB . 物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3.6×103PaC . 该物块投入水中静止时漂浮于水面D . 下落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0. (2分) (2016八下·杨浦期末) 如图所示,斜面与光滑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睁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A .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B . 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C . 小物块从M向N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D . 小物块从N向M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加11. (2分)下列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 踢出去的足球向上运动B . 汽车正在沿斜坡上行C . 瀑布飞泻而下D . 雪花正在匀速下降12. (2分)(2020·绥化模拟) 高山滑雪是我省北方渐渐兴起的一项冬季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下列对图中运动员滑雪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运动员自由下滑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 运动员穿的紧身衣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C . 运动员弯身下蹲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D . 运动员穿的滑雪板很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的压强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13. (3分)如图,小丽把悬挂的铁锁拉住并靠近自己的鼻子(不碰到),稳定后松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忽略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铁锁的质量够大,铁锁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B . 铁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 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铁锁具有惯性,锁继续保持曲线运动D . 铁锁在摆动过程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三、填空题 (共8题;共22分)14. (2分)如图所示,氦气球释放后,若它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上升,则上升过程中氦气球的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5. (3分)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能.16. (3分) (2017九上·兴化期中) 在水平地面上铺上一张白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在纸面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判断的过程如下:球原来的高度越高,________能越大,下落过程中转化为________能,接触地面后进而转化获得的________能也就越大,从而皮球的形变程度越大.17. (3分) (2018八下·揭阳期末) 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在助跑阶段,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________。

18. (3分)同学们在瘦西湖公园游玩,小明用浆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 ,以船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 的.小华在荡秋千,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华的________ 最大,若此时小华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________ .19. (2分) (2020八下·长春期末) 在“天宫一号”内,王亚平授课时做了一个实验∶用绳拴了一个小球,轻推一下,小球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在运动中它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小球的动能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拉弓射箭时,弓的________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20. (2分) (2017八下·广州期中)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每个重为20N)叠放在一起,在水平拉力F1=10N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则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若将A、B 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图乙),判断推力F2=________N,理由A受力平衡,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受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21. (4分)在水平场地上滚动的铅球具有________能,静止在高山顶上的登山运动员具有________能,在盘山公路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_.汽车在匀速开上斜坡的过程中,它的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其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若不计一切阻力,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四、综合题 (共1题;共4分)22. (4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王艳同学发现学校运动场地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铅球,如图所示,于是他想利用这些器材亲自体验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请你帮他设计应如何去做.答:________;(2)说明该实践中怎样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答:________.五、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7分)23. (7分)(2020·青岛) 探究与斜面相关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重复上述实验。

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减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________。

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速度的减小量________。

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________。

他进一步推测: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斜面上安装斜槽,水平面上的A处放置一个小木块。

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表明它对小木块做的功较________。

由此可知:________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13-1、三、填空题 (共8题;共22分)14-1、15-1、16-1、17-1、18-1、19-1、20-1、21-1、四、综合题 (共1题;共4分)22-1、22-2、五、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7分)23-1、2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