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物体具有能量;
(2)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举出一些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例子;
(3)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及势能。

难点: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木块、长木板、小车、钩码、两个不同质量的钢球、斜面、木块。

四、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视频《什么是能》。

发生形变的跳板将运动员弹起;被拉开的弓将箭射出;升高的重锤将桩打入土中;流动的水推动水轮机转动发电。

跳板、弓、重锤、水对其它物体做功了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发生形变的跳板对运动员做了功;被拉开的弓对箭做了功;升高的重锤对桩做了功;流动的水对水轮机做了功。

教师指出,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量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J)。

五、新课讲解
(一)动能
教师播放视频《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运动的汽车能拖走小木块,说明运动的车具有能量;移动的龙卷风能刮飞树木,说明移动的风具有能量;流水推动水磨,说明流水具有能量;风(流动的空气)推动帆船,说明流动的空气具有能量;飞速运动的子弹击穿木块,说明运动的子弹具有能量。

这些具有能量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观看视频讨论,这些物体都在运动。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你知道下列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吗?学生讨论并回答,风能推动帆船,风具有动能;流水能推动皮划艇,流水具有动能;子弹能打穿鸡蛋,子弹具有动能。

沈阳开往上海的195次列车经过上海分局管辖的沪宁线103区段时,突然从列车左翼车
窗飞出一只馒头,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当班的上海铁路分局苏州工务段职工的鼻梁上,当场将其击昏。

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生讨论并回答,馒头能砸伤人,说明馒头的动能很大,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动能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教师提示实验方案中要注意以下四点:1.该探究活动中,需要用到什么研究方法?2.怎样比较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

3.让同一个物体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时钢球速度哪次大?同一个物体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钢球速度越大。

4.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时钢球速度相同吗?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时钢球速度相同。

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出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钢球、斜面、刻度尺、木块。

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1.让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其到达水平面时的运动速度不同,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撞击物体B,观察物体B被撞击的距离。

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持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撞击物体B,观察物体B被撞击的距离。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快,物体B被撞得越远。

说明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2.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钢球能将物体B撞得越远。

说明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请从动能的角度解释: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学生讨论并回答,1.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动能也就越大,刹车阻力相同时,滑行的距离越长,容易与前车发生碰撞,相撞时的冲击力也更大,所以要限制机动车的速度,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2.不同车型的车,即使速度相同,它们的质量也不同,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刹车阻力相同时,滑行的距离越长,容易与前车发生碰撞,相撞时的冲击力也更大,所以大型客车的限制速度比小型客车更小。

(二)势能
1.重力势能
教师播放视频《什么是重力势能》,被举高的重锤将木桩打入地下。

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被举高的重锤能对木桩做功,说明被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

教师指出,像重锤这样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下列物体具有能量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讨论并回答,
高举的重锤、高挂在枝头的苹果、高举的杠铃都能够对外做功,所以它们都具有能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被举高。

教师指出,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高举的重锤、高挂在枝头的苹果、高举的杠铃都具有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进行合理猜想:1.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被举高度有关;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教师提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你要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2.你比较重力势能大小的标准是什么?利用你身边的物品,例如笔、纸、橡皮等进行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可以从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判断它的重力势能大小。

学生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

教师播放视频《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刻度尺、桌腿比较尖的小桌、不同质量的铁块、沙子。

在透明的容器中装入适量的细沙,将桌腿朝下放在细沙上。

1.将同一质量的铁块从不同高度落下。

记录小桌被打入沙子中的深度。

2.不同质量的铁块从相同高度落下,记录小桌被打入沙子中的深度。

通过比较桌腿陷入细沙的深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观看视频后并讨论,1.将同一质量的铁块从不同高度落下,高度越高,小桌被打入沙子中的深度越深,说明被举得高的铁块对小桌做功越多,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2.不同质量的铁块从相同高度落下,质量越大的铁块将小桌打入沙子中的深度越深,说明质量大的铁块对小桌做功越多,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教师总结: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位置越高,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试解释为什么在施工工地有这样的警示标语?学生讨论并回答,施工工地经常会有高空坠物,这些高空坠物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如果正好砸在人身上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必须戴安全帽。

2.弹性势能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下列物体具有能量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讨论并回答,拉开的弓、被压弯的跳板、弯曲的撑杆、拉开的橡皮筋、变形的网球拍都能对外做功,所以它们都具有能量。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发生了弹性形变。

教师播放视频《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烧断拉紧的绳,被压缩的弹簧立即弹开,能把上面的砝码举起,发生形变的弹簧对砝码做了功。

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被压缩的弹簧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能够对外做功,具有能量。

教师指出,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就是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播放视频《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关系》,拉开弹弓的橡皮筋将“弹”射出。

橡皮筋被拉的长短不同,“弹”射的远近也不同。

用笔帽类的小物体将废圆珠笔中的小弹簧压缩,松开手时,弹簧会推动小物体发生移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不同,物体被推动的距离不同。

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得出: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
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最常见的两种势能。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减小,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一)动能
动能——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二)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决定的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位置越高,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