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综合测试卷1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综合测试卷1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B.自然环境C.人文地理D.地理位置2.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城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热量条件B.地形和地势C.气温和降水D.季风影响3.下图中所示地形区或流域以泰岭为界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大致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甲区和丙区的分界线B.大兴安岭—阴山山脉是甲区和乙区的分界线C.横断山脉—祁连山脉是乙区和丁区的分界线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是丙区和丁区的分界线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

据此回答5~6题。

5.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1月0°C等温线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6.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B.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C.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A.A与B B.A与C C.B与D D.C与D9.黄河干流流经我国四大区域中的()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A.①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10.下列四幅民居邮票中,反映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水乡”特点的是()A B C D11.某农贸公司派小吴去外地采购水果,小吴得到四条水果产地的信息,请你帮他选择一个能采购到优质廉价水果的地方()A.山东—苹果B.广东—梨C.辽宁—香蕉D.河北—柑橘12.下列全部属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的是()A.小麦、甜菜、大豆B.小麦、甘蔗、大豆C.水稻、甘蔗、油菜D.水稻、甘蔗、花生13.下列现象与影响因素的搭配,错误的是()A.南方的农民种水稻,北方的农民种小麦——气候B.南方的人们爱吃米饭,北方的人们爱吃面食——气候C.南方的人们爱赛龙舟,北方的人们爱滑冰——气候D.南方的民居屋顶较尖,北方的民居屋顶较——地形14.下列地区中,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的是()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D.海南岛15.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东地区为我国的季风区B.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以西地区为我国干旱区D.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1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D.1月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17.《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因素B.土壤因素C.地形因素D.气候因素18.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大,这样建造的目的是()A.散热B.雨水流泄C.空气流通D.多接受阳光19.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作物熟制是()A.一年两熟B.一年两熟至三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20.关于下图中四地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甲地雪山连绵B.乙地河流有“地上河”现象C.丙地较为干旱D.丁地是小麦主要种植区二、综合题(共50分)21.下面是一幅南方农村生活景观图,你能按图示内容说出南方地区的特征吗?(14分)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河流),请将其名称分别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3)A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居民的主食以__________为主。

(4)A与C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从干湿状况看,该线以西主要是__________区,以东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D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A.各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B.各区的地形不同C.各区的降水不同D.各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2)地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青海省B.甘肃省C.四川省D.河南省(3)图中①区域与②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山脉;③区域与④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一线。

(4)主要位于季风区的是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而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

(均填数码和名称)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低,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因此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因素。

3.【答案】C【解析】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秦岭—准河一线是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经过大兴安岭,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经过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5.【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一致。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大体一致。

6.【答案】D【解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河流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7.【答案】A【解析】冬小麦和春小麦都在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A是西北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9.【答案】B【解析】从图中河流分布可以看出,黄河流经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10.【答案】D【解析】A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B是云南傣族的竹楼,C是内蒙古草原牧民的蒙古包,D是江南水乡江苏的民居。

11.【答案】A【解析】苹果、梨是北方地区的水果;香蕉、柑橘是南方地区的水果。

12.【答案】A【解析】甘蔗、水稻、油菜的主要产区在南方地区。

13.【答案】D【解析】南方民居屋顶较尖,北方民居屋顶较平,主要与降水多少有关。

14.【答案】D【解析】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四川盆地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

15.【答案】D【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16.【答案】C【解析】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不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17.【答案】D【解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差异,造成农作物种类的差异。

18.【答案】B【解析】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多,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

19.【答案】B【解析】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热量高,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差异。

甲地为黄土高原,呈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乙地为黄河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丙地位于秦岭以南,降水较多;丁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油菜。

二、21.【答案】(1)大高(2)水田水稻油菜二三(3)水运(4)南方人喜欢游泳,主食以大米为主,等等。

【解析】本题以景观图考查对南方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

主要包括食、住、行、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内容,做题时注意挖掘图中的地理信息,如房屋特征、水乡景观、行驶中的船只等。

22.【答案】(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标注略(3)旱地面食(4)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干旱湿润区半湿润(5)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解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

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23.【答案】(1)D(2)B(3)昆仑祁连秦岭—淮河(4)③南方④北方①西北②青藏【解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甘肃省一部分位于祁连山脉以北,属于西北地区;一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青藏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南方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大多以山脉、河流为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

由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位于非季风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