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及答案3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及答案3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及答案3套(含2套单元测试题和1套期中试题)第五、六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地理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下列关于不同区域间分界线的判断正确的是()图6-1A.①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②是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③是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④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图6-2中数字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2~4题。

图6-22.不同的地理环境,居民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居民的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饺子B.②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C.③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D.④地区的手抓肉、米线是当地的传统美食3.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4.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是()①气候干旱②高而寒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④河流较多⑤以种植水稻为主⑥以畜牧业为主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④5.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农作物一年三熟D.紫色土分布广泛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示意图(图6-3),回答6~7题。

图6-36.图中M地的主要农作物是()A.小麦、棉花B.小麦、甜菜C.水稻、油菜D.水稻、甘蔗7.下图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江南丘陵发展渔业B.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C.江汉平原发展林业D.城郊发展蔬菜、肉、乳、禽、蛋生产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约6.18亿吨,已连续5年超过6亿吨。

图6-4为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读图完成8~10题。

图6-48.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①粮食商品率高②粮食亩产量高③粮食质量好④粮食总产量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A.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10.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开垦湿地和草原,增加粮食产量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③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图6-5),完成11~12题。

图6-511.甲、乙两处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系统分别是()A.沼泽、草原B.草原、森林C.森林、沼泽D.草原、沼泽12.下列工业不易在该地区发展的是()A.天然橡胶加工B.机械制造C.实木家具制造D.钢铁工业图6-6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6-613.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区是()A.太行山B.秦岭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14.根据等高线判断图中甲河段的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C.西北流向东南 D.无法判断图6-7为“我国某地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15~17题。

图6-715.图中所示地貌景观在()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16.该地貌景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该地区()A.频繁的旱涝灾害B.降水稀少,常年大风C.长期的水土流失D.不合理的农业灌溉17.图示区域典型的传统民居是()图6-8读北京市略图(图6-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20题。

图6-918.下列关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确的是()A.以山地地形为主B.西北高,东南低C.西有盘山,北有燕山D.河流众多19.图中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位置标注明显错误,它是()A.故宫B.天坛C.颐和园D.十三陵20.下列哪项体现了北京的政治职能()A.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B.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C.多条铁路线在北京交会D.海淀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简图(图6-10),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图6-10(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B________地区;C________地区。

(2)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③________;④________。

(3)A、C两区的地理分界线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该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其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两个)(4)C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A区域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5)D区域的天然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阅读材料和图6-11,完成下列问题。

(14分)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东北三省又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摇篮”,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图6-11(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这种工业结构的建立是依托其丰富的________资源。

图中本溪、鞍山所在的区域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________工业基地。

(2)从乙图中得出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

图中A是________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3)东北地区耕地多为________(耕地类型),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23.读黄土高原地区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图6-12(1)填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B________________;灌溉农业区:C__________________;省区:①________________省,支流:E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延安气候资料”图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这会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主要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

(5)古老的文明和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请说明“白羊肚巾”的民族服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4.关注热点。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1分)2018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周岁”,一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以每天造林两万株的速度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一百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图6-13(1)雄安新区由雄县、容城和________及周边部分区域组成,位于石家庄的________方向,其所处地形区是________,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北京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B.各国驻华大使馆C.大型国企、央企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③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房价上涨④促进雄安经济发展,建立雄安重工业基地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5)雄安新区成立一年来,针对功能定位所做的举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一、1. B解析:①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③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④大体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也基本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2.A 3.A 4.C解析:第2题,①为北方地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主食以馒头、包子和饺子为主;②为南方地区,③为西北地区,④为青藏地区。

第3题,①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区,农田多为旱地,种植小麦和大豆,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第4题,③为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

这里面积广阔,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5.B解析: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红色土壤分布广泛。

6.B7.D解析:第6题,图中M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该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第7题,根据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农业类型。

湿润地区的山区丘陵可以发展林业,高寒的高原可适量发展畜牧业,土壤肥沃的平原发展种植业;靠近城市,蔬菜、肉、乳、禽、蛋的消费市场广阔。

8.C9.D10.B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的能力。

读图可知,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7.9%,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9.22%,可分析出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总产量大,商品率高。

第9题,本题考查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三省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A、B选项是自然条件,C选项人口稠密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10题,本题考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

我国人多地少,应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能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应科技兴农,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粮食生产。

11.D解析:读图可知,甲在大兴安岭以西,为草原;乙在三江平原,这里有大面积的沼泽地。

12.A解析: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家具制造工业;煤、铁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

天然橡胶生长在常年湿热的环境中,东北没有这种环境。

13.C14.A解析:第13题,图中所示区域海拔在500~1 000米之间,结合经纬网判断,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

第1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东北地区海拔在1 000米左右,西南地区海拔较低在500米左右,所以甲河段的流向是从东北流向西南。

15.D解析:根据图中千沟万壑、地表崎岖不平的景观,可以推断该地区为黄土高原。

16.C解析:黄土高原植被稀少,黄土质地疏松,夏季降水过于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形成黄土高原的塬、墚、峁、川的地表景观,从而出现千沟万壑的特征。

17.C解析:黄土直立性较好,比较适合开凿窑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