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经典浸润心灵

用经典浸润心灵

让经典浸润心灵,用爱心照亮世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中国古诗云:“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这条文化长河中,篇幅短小的《弟子规》穿越了千年沧桑,向我们传递一种温暖的思想理念,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经典浸润心灵,用爱心照亮世界》
学习《弟子规》以来,校园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这些在校园处处都可以听到的诵读声。

成了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学习过程中,我对《弟子规》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它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它告诉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在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在心灵这片净土上,播下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做一个无愧于自己灵魂的人。

学习《弟子规》,让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工作忙、家务多、孩子小不再是我的理由,因为每次回家,我总是发现父母的变化,回想起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教我吃饭、洗脸、刷牙;教我穿衣服、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教我做人的道理……如今岁月不饶人。

当父母渐渐变老时,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当他们开始忘记扣扣子,系鞋带时,当他们做事情手不停颤抖时,我会耐心为他们做好这一切,犹如他们当年对我一样,因为我明白,只有我在他们
面前的时候,他们的心才会感到温暖。

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我会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我走路一样……我非常庆幸,能够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学习《弟子规》,学习到古圣先贤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榜样——做人、尽孝。

即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空间改变了许多,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一颗永恒的孝心。

学习《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见人善即思齐”的道理。

工作中,我虚心学习其他老师优秀的做法,博采众家之长充实自己。

同组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我便经常向她们请教;生活中,父母、亲人、我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他们让我学到了不同层面的人生道理;班主任工作中,我更是不敢懈怠,因为我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时时刻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其他班主任的经验。

记得在刚学《弟子规》的时候,我虽然耳提面命,每天领学生背得头头是道,但实际生活中,作用并不明显,学生在家里,早就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圣贤教诲忘得一干二净,我急忙向其他班主任请教,他们都毫无保留的讲述自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具体做法,听后,我心中十分感慨:原来《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
学习《弟子规》,使我明白了要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因为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去呵护。

心中时刻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

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我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
我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帮助“清理路障”;我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学生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的身影。

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诚关爱孩子,做孩子的表率,使我收获了很多。

是《弟子规》让我明白了用真诚的爱心能送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弟子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我们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让我懂得如何做人,也让我懂得了用爱心面对世界。

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本好书,我便是读书人,它熏陶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向世间播撒爱的种子,那么世界必将绽放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用真切的关怀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世界必将奏响和谐的乐章。

愿我们每个人都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用人类最美的语言谱写出更加绚烂的华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