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类型及特点G652光纤纤芯图片
G657光纤纤芯图片
多模光纤纤芯图片
我们常用的光纤有G652B(蓝、橙、绿、棕、灰、白、红、黑)和G657A(蓝、橙、绿、棕、灰、黄、红、紫),两种光纤主要特性的区别是光纤的弯曲半径,G652B 是R30(光纤弯曲半径不可以小于30mm),G657A是R10(光纤弯曲半径不可以小于10mm)
G652光纤的排列顺序
G657光纤的排列顺序
光纤类型知识:
ITU—T建议规范分类:G.651、G.652、G.653、G.654、G.655、G.656、G.657
MMF(Multi Mode Fiber多模光纤)
- OM1光纤(62.5⁄125um)
- OM2⁄OM3光纤(G.651光纤)其中:OM2—50⁄125um;OM3—新一代多模光纤。
SMF(Single Mode Fiber单模光纤)
- G.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 G.653(色散位移光纤)
-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 G.657(耐弯光纤)
◆G.651:长波长多模光纤(ITU-T G.651)50/125μm梯度多模光纤工业标准。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建立。
ITU-T G.651即OM2⁄OM3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
ITU-T推荐光纤中并没有OM1光纤或多模光(62.5⁄125),但它们在美国的使用仍非常普遍。
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围内,G.651是成本较低的多模传输光纤。
◆G.652:常规单模光纤(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截止波长最短,既可用于1550NM,又可用于1310NM。
其特点在设计和制造时的波长在1310nm附近时的色散为零,1550nm波长时损耗最小,但色散最大。
(1310nm窗口的衰减在0.3~0.4dB/km,色散系数在0~3.5ps/nm.km。
1550nm窗口的衰减在0.19~
0.25dB/km,色散系数在15~18ps/nm.km。
)主要缺点是在1550波段色散系数较大,不适于2.5Gb/s以上的长距离应用。
G.652A⁄B是基本的单模光纤,G.652C⁄D是低水峰单模光纤。
◆G.653: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在1550nm波长左右的色散降至最低,从而使光损失降至最低。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1550nm下衰耗系数最低(比G.652,G.653,G.655光纤约低15%),因此称为低衰耗光纤, 色散系数与G.652相同, 实际使用最少的一种光纤。
主要应用于海底或地面长距离传输,比如400千米无转发器的线路。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 Non zero-Dispersion-Shifted Fiber)。
G.653光纤在1550nm波长时色散为零,而G.655光纤则具有集中的或正或负的色散,这样就减少了DWDM系统中与相邻波长相互干扰的非线性现象的不良影响。
第一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如PureMetro 光纤具有每千米色散等于或低于5ps⁄nm 的优点,从而使色散补偿更为简便。
第二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如PureGuide 色散达到每千米10ps⁄nm左右,使DWDM系统的容量提高了一倍。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一种,对于色散的速度有严格的要求,确保了DWDM系统中更大波长范围内的传输性能。
◆G.657:耐弯光纤,也叫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弯曲半径最小可达5~10mm。
ITU-T光纤系列中的最新成员。
根据FTTx技术的需求及组装应用而生的新产品,2006年出台,主导厂商为德拉克通信科技。
G.657A光纤与G.652光纤兼容,G.657B光纤无需与传统单模光纤在连接上兼容。
◆超贝光纤――10G以太网多模光纤。
.657光纤将成为FTTx建设的主流(转自线缆信息网)
发表于:2009-7-15 10:20:03 作者:sxh
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G.652标准光纤的弯曲半径为25mm,受弯曲半径的限制,光纤不能随意地进行小角度拐弯安装,因此,FTTx的施工比较困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够进行。
因此,业内急需一种弯曲半径更小的光纤。
G.657降低FTTx维护成本
2006年12月,ITU-T第十五工作组通过了一个新的光纤标准,即G.657,称为“用于接入网的低弯曲损耗敏感单模光纤和光缆特性”。
根据G.657标准,光纤的弯曲半径可达5~10mm,因此符合G.657标准的光纤可以像铜缆一样,沿着建筑物内很小的拐角安装,非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掌握施工的方法,降低了FTTx网络布线的成本。
除此以外,实际施工中光纤的弯曲半径一般会小于该类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当光纤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时,信号仍然可以正常传送。
因此,G.657标准有助于提高光纤的抗老化能力,降低FTTx的维护成本。
对于G.657光纤的应用前景,近日Ovum-RHK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铺设的光纤33%用于FTTx,中国自2009年起将引领世界敷设FTTx光纤。
2008年开始,国内就已经有部分运营商对G.657进行了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及其他FTTH试点城市,楼宇内综合布线都采用G.657.A或者G.657.B光纤。
G.657将完全替代G.652用于FTTx的光纤要能降低用户的平均成本,并满足各种接入网用光缆的设计要求,如微缆、气吹缆和室内/室外两用缆及多种引入方式,还要能满足抗弯曲,在密集布线、小弯曲半径下低的弯曲附加损耗和高的机械可靠性,同时便于施工,易于接续或连接。
FTTx基础设施通常分为室内和室外,与G.652D光纤完全兼容的G.657光纤将有助于简化系统设计和降低安装维护成本。
在抗弯曲光纤设计和应用方面,
需要避免一些误区,G.657光纤不仅关注弯曲附加损耗,而且还需要对机械性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G.657B小MFD光纤也是一个误区,即使采用全玻璃结构的光纤,采用下陷包层设计,同样能够获得与G.652相匹配的MFD直径。
对于FTTx 光纤要求,需要低成本和良好的适应性,满足各种接入网用光缆的设计要求,室内室外、气吹缆、微缆和多种接入方式,抗弯曲,支持密集布线、小弯曲半径下低弯曲附加损耗和高机械可靠性,便于施工和光缆的分配,易于接续或连接。
这些都要求光纤具有低宏弯和微弯损耗,满足G.657B对弯曲的要求。
光纤有高抗疲劳参数,与G.652D兼容,并且具有全玻璃包层结构,另外要求有先进的制造工艺。
考虑光纤抗弯曲性能时,必须考虑两点,一是低弯曲附加损耗,无论光学性能还是机械性能,都要能够抗弯曲。
G.657A光纤设计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和G.652D完全兼容,弯曲性能要求也相对低一些,在常规G.652光纤设计上通过适当减小光纤弯曲,增加波长,就能够和G.652D完全兼容。
对于弯曲性能要求更高的G.657B光纤,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光纤材料看,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玻璃光纤结构,又有两类,在光纤光学外层增加一个下陷包层,增加对光的限制,但这种光纤不能够与G.652D兼容,在应用上会带来一些连接上的问题。
另外一类就是空气包层光纤,又分为多孔包层光纤或微孔结构光纤和随机分布微孔包层光纤,它对光的限制作用更强,所以很容易实现很高的抗弯曲性能,但是这些光纤在与G.652D兼容性上有一些问题。
二是很小弯曲半径下的机械可靠性。
光纤在弯曲时,光纤外侧必然受到张应力的作用,弯曲半径越小受到的张应力越大,设计光纤时必须考虑张应力作用对光纤寿命的影响。
通过改善光纤疲劳参数ND值,改善光纤的机械可靠性。
对一段光纤进行弯曲,光纤动态疲劳参数越大,光纤弯曲半径就越小。
同时满足G.657A、G.657B的光纤才是真正满足FTTx光纤要求的光纤。
未来几年,G.657光纤将替代G.652光纤,以协助运营商建设更好的FTTx光纤网络。
这给中国的光纤企业特别是直接生产G.657标准光纤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G.652.A、G.652.B、G.652.C和G.652.D光纤光缆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