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目的语文化教学,还应有意识地进行母语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

本论文论述了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母语文化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1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绚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元素。

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对先进文化的构建、对跨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

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还需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导出,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发展中的中国。

外语教学在实现了文化输入的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外语学习者能够有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展示给世界。

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有义务和责任向世界其他民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目的不可忽视的组成要素。

交际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
不但要拥有一定的语言技能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更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外国文化固然重要,掌握并深刻理解母语文化更加重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此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民族自尊心。

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因此,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

1.3促进目的语文化习得的需要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

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

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就是负迁移。

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使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并把握目的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体系。

忽视了母语文化的学习,也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

只有在通晓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出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而深入理解目的语文化。

没有母语文化基础,对目的语文化的学
习就是肤浅的,盲目的。

许多英语界的名家如傅雷、王佐良、许国璋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因此,在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

2母语文化教学的途径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导入母语文化是让母语文化和英美文化在学
生身上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进而使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促进,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格更加完善。

2.1中西文化对比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及其正确表达。

将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两者的共性与个性。

通过中西文化的巨大反差,学生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本国文化,也能促进语言能力和文化感受能力的提高。

例如,“龙”在中西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了解“龙”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表面,而且更加领会了词汇的隐含意义,还对词汇所反映的不同的中西文化渊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2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法
语言教学方法和文化教学方法不是分开的两个话题,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方法
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

例如,教师可以适量增加测试中母语文化的考查内容,引导学生加强母语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文化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将多维面的文化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课堂渗透、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的理解。

2.3课外引导法
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化导入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悟母语文化。

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推荐关于母语文化的报刊,书籍,影片,使学生明白作为英语学习者要胜任向西方传授中国文化的“文化大使”的角色,必须均衡学习中西方文化,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学习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

教师除了推荐学生浏览英语网站和阅读英语原著外,还要推荐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阅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浏览国内出版的英文杂志和报纸,及时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活动,主动参与到了解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在实践中获得跨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民族感情,一举多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