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4.1《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ppt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4.1《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ppt课件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 高。据此完成1~2题。
2.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B.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减轻大气污染 D.缓解东北、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华中、华东地区
3.关于长江流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水能、物种资源丰富 B.中游地区支流少,水能少 C.中游地区矿物能源丰富 D.下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洞庭湖 293亿立 方米
洞庭湖4300 平方千米
90年 79.94万平 10%
洞庭湖 洞庭湖2600
(代2)1方90千8年米长(江19流86域发生特大洪灾17,4亿直立接经济平损方失千达米1
000多亿年元) 。人们发现1998年长江洪方水米最大流量比1954
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
洞庭湖 洞庭湖2600
代(1)试方从千自米然(条19件86分析长江流域成17为4亿全立国最重平要方的千商米
品性作年物)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 方米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等。
流域水土流失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湖泊面积
面积
蓄水容积
50年 36.38万平 22%(1957 代 方千米(1957 年)
武汉 上海
钢铁、纺织、机械制造、 造船、电子等
化工、纺织、钢铁、汽车制 造、电子电器、精密仪表等
思考:上海,武汉,重庆三地都有钢铁工业部门,它们发 展的主导因素有何差异?
(上海: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重庆、武汉: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便利 )
活动2:阅读课本图4-1-5,结合下图,找出长江流域主要农作 物分布和主要商品粮基地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 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 天际流
高峡出平湖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 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 的对策措施
考点:(地理条件) 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阅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 1、长江流经我国哪些省区? • 2、长江发源于哪里?长江源头为? •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 • 4、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干、支流交汇
阅读课文76-77"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 回答: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长江流域的自 然环境的?
地貌、气候、水文
2、组成自然环境的地理要素还有哪些?
土壤、植被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 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阅读课本P80和图4-1-7,思考: 1、三峡的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三斗坪。 2、效益(功能)?首要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
首要功能
西电东送:中线通道
华中、华东 地区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 B.中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 C.下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 D.上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湖泊
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
金沙江流域城镇少 中下游城镇密度大
3.航运条件优越
干流横贯东西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活动1:阅读课本图4-1-5的出长江沿岸主要工业中心及相关 的工业部门
经济区 经济区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上游经济区
重庆
电力、钢铁、 机械制造、冶金等
中游经济区 下游经济区

南京、 杭州
钢铁、汽车、
纺织、电子、 精密仪表等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探究二]
讨论中下游城镇密度大,金沙江流域城镇少的原因 中下游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多
而金沙江流域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人口稀少,城镇少。
长江航运
思考
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河段
不利条件: ①气象灾害频繁,如水旱(旱涝)。
②矿产资源匮乏,下尤游其是能源不足
有利条 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件 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开发方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问 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 题及原 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问题整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治措施 ②加强环境保护;
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
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主要成因不包括
A.荆江河段河道平直
“九曲回肠”之
B.荆江河段夏季多暴雨 称
C.荆江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条 件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地形复杂,平原狭小
大 渡 雅河 砻 江




岷江
江 重庆
宜昌
武汉
南京
湖口
上海

宜宾





攀枝花
(1)地形 :复杂多样,高原、山地 、盆地、平原、 丘陵齐全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流域面 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1、自然环境: (1)地形:地形区 (2)气候:类型、降水 (3)水文:水量、干流与支流、流域面积等 (4)土壤: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 (5)植被:
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中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中下游:围湖造田,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4.长江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
A.水能资源
B.防治生态破坏
C.防治水患
D.搞好生态建设
1、分析长江流域开
发的地理条件(自然
和人文);
2、探究该流域开发建 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 治理的对策措施;
3、树立人地协调发展 的理念。
研究和规划流 域开发整治的 一般过程和方 法。
(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中游地区
(1)水资源
径流量 最大,占全 国37%,是南 水北调工程 的物质基础
(2)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矿产资源 钒、钛 石棉
井盐、天然气 汞矿 磷矿
铁矿
铜矿
锑矿 铅锌矿
主要产区 攀枝花
石棉 自贡 铜仁 息峰 宜城 攀枝花 大冶 大冶 东川I 德兴 冷水江 水口山
所属省份 四川 四川 四川 贵州 贵州 湖北 四川 湖北 湖北 云南 江西 湖南 湖南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作物 农业发展条件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成都平原
水稻、小麦、 棉花、油莱 茶叶、蚕丝 淡水鱼类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思考:
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讨论分析这些地区发展 农业的有利条件?
经济区
经济 中心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4.读20世纪50年代一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 回答下列问题。
流域水土流失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湖泊面积
面积
蓄水容积
50年 36.38万平 22%(1957 代 方千米(1957 年)
年)
洞庭湖 293亿立 方米
洞庭湖4300 平方千米
90年 79.94万平 10%

断 川 峡 中下

山盆
游平

脉地

亚(热带2东)季南风气季气候风候成特因点::海降陆水热多力集性中质在差夏异秋季节,雨热同期。
西南季风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半年北移越过赤 道受地 转偏向力影响行成。
(3)水系特征 A. 径流量大(占全国37%); B. 流程长(6300多千米,世界第三); C. 流域面积广(180万平方千米); D. 支流多,呈南北辐射状分布。
阅读课本P83-85段落“中游地区”,思考:
1、开发的有利条件? 2、开发方向?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4、整治措施?
河段 有利条
件 开发方

主要问 题及原

问题整 治措施
中游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制造业基地
洪水灾害。 原因:①自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 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②人为: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围 湖造田,调节洪峰的功能减弱。
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①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 ②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 洪工程;③营造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大面积__围_湖__造__田__后的洞庭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