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4 第11讲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4 第11讲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材料二
1660 年代至 1760 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
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 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 不让任何地块休闲, 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下表是对 1660 年和 1760 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 单位:蒲式耳/英亩
[ 命题立意]
本题从概念内涵的角度考查近代西方资本
一、时空坐标
二、特征概览 阶段特 征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指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 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 政治 欧洲大陆扩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 上 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 表 经济 现 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对人类历史产生 上 了重大影响 文化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 上 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电影等有了新的发展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 运动蓬勃发展
背景
巴黎
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 求和,人民不满 1871年3月28日建立政权
(1)政权建设方面:粉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
公社
(科学 社会 主义 理论 的丰 富)
建立
措施
新的国家机器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820 年” “此前 300 年”。A 项新航路开辟是 15~16 世纪;B 项西方 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新航路的开辟是同时进行的; D 项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是在 19 世纪中期, 最终形成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此时世界经济 重心逐渐转向欧洲,故 C 项符合题意。
2013广东文综:法国共和政体的内涵
考题 统计
2013北京文综: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2012广东文综:西方“民主”概念内涵的变化 2011江苏单科:德意志帝国首相的职权特征
1.(2013· 广东文综)有人在 1877 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 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 1789 年革命的继承者 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C.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D.无产阶级专政 ( )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成为工业 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②阶级结构: 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分化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无产阶级。 ③世界市场:欧美列强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成 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④社会经济结构: 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 城市化进程加快。
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 完全从属于西方
殖民扩张
武力扩张;商品输出;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
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绘画、
音乐艺术
乐艺术
考点二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考向1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答案] C
2.(2012· 安徽文综)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如果没 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 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 更不会蔓延至 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
2.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等。 (2)现实主义文学: ①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俄国列夫· 托尔斯 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3.美术 (1)现实主义: ①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代表作:法国米勒的《拾穗者》 、俄国列宾的《伏尔加 河上的纤夫》 。 (2)印象画派: ①特点: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②代表作:莫奈的《干草堆》 《鲁昂大教堂》 。
4.从社会史观来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 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 5.从生态史观来看,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 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项目 社会结构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
3.(2013· 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英国 ) 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
场。16 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 16 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 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 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 1.8 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1870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了法兰西 第三共和国。 (2)成果:1875 年宪法的颁布。 (3)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标志: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3)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巴黎公社革命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主义的 主要 (2)思想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 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 诞生 (科学 社会主 的产生)
(3)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 阶级的觉醒
义理论 标志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意义
考点一
工业革命
考向1
考题 统计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的角度 考查 2013天津文综: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2013山东文综:以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沿革为例考查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2012山东文综: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2012安徽文综:工业革命的条件 2011新课标全国卷: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1江苏单科: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影响
4.音乐 (1)浪漫主义: ①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 ②代表:贝多芬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印象乐派: ①特点:强调音响和音色。 ②代表作: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牧神午后· 前奏曲》 。 5.电影 189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将艺术与科技结合 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 机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 世纪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 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 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 ②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 能力,世界市场至此形成。 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了保障。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英国的圈地运动及其影响,考
查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与综合分析能力。
[ 解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对现代农
业发展的认识。第 (1)问材料中出租牧羊场,养大量的羊,说明 圈地运动导致大土地所有制出现; 汤申家族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 式,还是贵族身份,说明它属于新贵族。第 (2)问四区轮作制, 即把农场的土地分成四块并种植不同的作物,产量大增,说明不 是小生产者,是大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结果”是使粮食产量 大增。第 (3)问分析其影响,结合工业革命的时间,联系所学知 识从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大农场形成对 农业技术革新的促进作用、 农业产量提高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促 进作用等方面分析作答; “意义”要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更适应 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方面考虑。
一、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④市场: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⑤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2)进程: ①开始: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突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工业生产突破自然条件的限 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交通: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 汽机车。 ④完成: 1840 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年份
小麦
裸麦
大麦
燕麦
1660
1760
12.8
25.5
14.1
25.0
13.9
30.9
13.1
38.3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 年第 3 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 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 属于哪个社会阶层? (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 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 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对当前我国农 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2013· 天津文综)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 年,一部此前 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 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 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命题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