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系统方案书

广播系统方案书

广播系统方案书目录1. 概述................................................................................................. 22. 方案设计依据................................................................................. 23. 系统设计要求................................................................................. 34. 系统选型及设备特点 (11)5. 系统方案说明 (11)6. 信号流程 (17)7. 控制中心说明 (18)广播系统方案书(智能式)1.概述随着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广播已成为现代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它具有紧急广播、铃声广播\寻呼广播与背景音乐等几大功能:紧急广播系统紧急广播系统、背景广播、铃声广播公用扬声器和功放,依照消防分区,在发生紧急事故时,无论广播音量的开关状态如何,均能实现自动强行切换,并以足够的音量向事故指定点进行广播指导;铃声广播铃声广播主要是对整个园区进行定时打铃;公共背景广播系统对教室、过道、走廊、操场、娱乐场所和办公区提供背景音乐或会议广播,同时可提供几套不同节目源来配合年级或班级的考试。

各分区均可进行音量控制,控制室可在选定分区插入会议广播和通知等。

2.方案设计依据本系统的设计依照下列标准进行: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3.系统设计3.1 系统概述3.1.1 系统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ANG 产品,其品质优秀,并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

3.1.2 控制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可灵活地控制不同的节目广播,播出节目多样。

3.1.3 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可扩充性以及自检功能。

系统可与消防系统对接联动,报警发生时兼作火灾紧急事故广播。

3.2系统指标的确定3.2.1 系统指标及确定依据a、声场强度声场强度的确定与某环境下的背景噪声密切相关。

ANG提供的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噪声声强表,根据该表可知,除停车场强度较高(55~65dB)外,其他功能的建筑环境一般均为25~45dB。

b、声场均匀度声压级均匀,变化范围在±4dB左右为好。

c、可懂度检测声音清晰程度的主观评定指标。

d、扬声器系统的性能指标* 扬声器的频率响应范围扬声器的频率响应范围是影响系统可懂度的重要因素。

频率响应范围100~14000Hz就足以满足要求。

功放的频响范围均优于扬声器的频响特性。

* 重放频率特性吸顶扬声器如上所述在100~14000Hz范围,足以满足公共广播的频响要求。

* 灵敏度灵敏度高的扬声器的效率也高。

* 额定阻抗额定阻抗一般采用3欧或6欧。

* 额定功率又称标称功率、不失真功率,它是扬声器的正常工作功率,扬声器在此条件下可以长期工作而不致损坏。

一般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是额定功率的2~3倍。

* 扬声器口径扬声器的口径尺寸越大,则它所能承受的功率越大,输出功率也越大,低频特性越好。

* 扬声器扩散角扬声器的扩散角大小可决定扬声器的布距。

S1=2*(H-h)*tg(Q/2)其中,S1:布距参考值H:设备安装的吊顶高度h:设定的闻听高度Q:扬声器的扩散角3.2.2. 指标的确定a、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是以听音的人能听到清晰、准确的声音作为设计目标。

其设计指标为:室内声压级均匀半均声压级-噪声声级+(6~10)dB;频带在100~6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频带外希望急剧下降;根据前述噪声声级可确定本设计声级的平均声压级(在亚洲,噪声声级一般应增加5~10dB。

):(闻听高度为5 m);背景音乐声级=60~70dB;公共广播声级=65~75dB;紧急广播声级=88~94dB。

b、紧急广播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是以听音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听到清晰、准确的声音作为设计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其设计指标为:室内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88~94dB;频带在100~6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频带外希望急剧下降。

3.3 系统设计3.3.1. 系统类别设计时,每一路的终端采取并联接法,接于同一个功率放大器上的各终端(线间变压器和扬声器)的总阻抗小于或等于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负载阻抗值。

即:Z0=Z L/nZ0=V02/W0其中,Z0:功放额定负载阻抗Z L:各终端扬声器的阻抗n:终端个数W0: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V0:定压输出的额定电压另外,每个终端(扬声器)的最大额定输入功率大于所需声压级的电功率的二至三倍。

即:W L≥2~3W s其中,W L:扬声器的额定功率W s:所需声压级的电功率3.3.2. 广播中心广播中心里有前级推动并具有数路信号输入,设有AM/FM收音、CD 播放、录放、警报以及分区广播控制盘,并且具有紧急广播优先的功能。

广播中心还设有主动式分区广播控制盘,除在本机可以控制各路用户扬声器组外,还可由远方用户遥控,一旦紧急信号发出后,它将具有最高的优先权,不论分区控制盘上的各路输出是否处于切除或音量最低位置或是正在传输背景音乐,都将自动输入紧急广播状态,并自动接通各个预定分区的广播支路作全音量播送。

3.3.3. 扬声器的布设根据《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T16-2008》第24款“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第4节“火灾事故广播”中扬声器的布设原则,在车库等布设紧急广播扬声器的地方扬声器的布距为15米,扬声器距墙7米。

考虑扬声器的扩散角、设备投资、系统性能,在娱乐场所、走廊等有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的场所,扬声器的布距为6~8米,扬声器距墙4米,每个教室设置1~2个扬声器。

此扬声器兼作紧急广播用。

3.3.4. 功放的确定功率放大器的容量按下式计算:P = K1·K2·ΣP0式中P:功放设备输出总电功率(瓦)P0:P i_K,每分路同时广播时最大电功率P i:第i支路的用户设备额定容量K i:第i分路的同时需要系数:业务性广播,K i取0.7~0.8火灾事故广播,K i取1.0K1:线路衰耗补偿系数:线路衰耗1dB时取1.26K2:老化系数,一般取1.2~1.43.3.5. 传输导线1.0mm2的导线在100V传输网中1dB压降,负载功率为200W,其传输距离可达160米。

在设计中普遍采用1.0mm2的导线为平面传输导线,采用1.5mm2的导线为垂直传输导线。

3.3.6. 接地广播控制室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

对单触设置专用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姆;对接至共同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

3.3.7.广播扬声器的选用原则上应视环境选用不同品种规格的广播扬声器。

例如,在有天花板吊顶的室内,宜用嵌入式的、无后罩的天花扬声器。

这类扬声器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便宜,又便于施工。

主要缺点是没有后罩,易被昆虫、鼠类啮咬。

在仅有框架吊顶而无天花板的室内(如开架式商场),宜用吊装式筒型音箱或有后罩的天花扬声器。

由于天花板相当于一块无限大的障板,所以在有天花板的条件下使用无后罩的扬声器也不会引起声短路。

而没有天花板时情况就大不相同如果仍用无后罩的天花扬声器,效果会很差。

这时原则上应使用吊装音箱。

但若嫌投资大,也可用有后罩的天花扬声器。

有后罩天花扬声器的后罩不仅有一般的机械防护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声短路的作用。

在无吊顶的室内(例如地下停车场),则宜选用壁挂式扬声器或室内音柱。

在室外,宜选用室外音柱或号角。

这类音柱和号角不仅有防雨功能,而且音量较大。

由于室外环境空旷,没有混响效应,选择音量较大的品种是必须的。

在园林、草地,宜选用草地音箱。

这类音箱防雨、造型优美,且音量和音质都比较讲究。

在装修讲究、顶棚高阔的厅堂,宜选用造型优雅、色调和谐的吊装式扬声器。

在防火要求较高的场合,宜选用防火型的扬声器。

这类扬声器是全密封型的,其出线口能够与阻燃套管配接。

3.3.8. 广播扬声器的配置广播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原则配置于广播服务区。

其分散的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

通常,高级写字楼走廊的本底噪声约为48~52 dB,超级商场的本底噪声约58~63 dB,繁华路段的本底噪声约70 ~75 dB。

考虑到发生事故时,现场可能十分混乱,因此为了紧急广播的需要,即使广播服务区是写字楼,也不应把本底噪声估计得太低。

据此,作为一般考虑,除了繁华热闹的场所,不妨大致把本底噪声视为65~70dB(特殊情况除外)。

照此推算,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宜在80~85dB 以上。

鉴于广播扬声器通常是分散配置的,所以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单个广播扬声器的贡献。

根据有关的电声学理论,扬声器覆盖区的声压级SPL 同扬声器的灵敏度级LM、馈给扬声器的电功率P、听音点与扬声器的距离r 等有如下关系:SPL = LM +10 lg P - 20 lg r dB (1)天花扬声器的灵敏度级在88~93dB 之间;额定功率为3~10 W。

以90dB / 8 W 匡算,在离扬声器8m 处的声压级约为81dB。

以上匡算未考虑早期反射声群的贡献。

在室内,早期反射声群和邻近扬声器的贡献可使声压级增加2~3 dB 左右。

根据以上近似计算,在天花板不高于3m 的场馆内,天花扬声器大体可以互相距离5~8m 均匀配置。

如果仅考虑背景音乐而不考虑紧急广播,则该距离可以增大至8~12m。

另外,适用于中国"大陆的火灾事故广播设计安装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有以下一些硬性规定:""走道、大厅、"餐厅等公众场所,扬声器的配置数量,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15m。

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扬声器。

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8m"" 。

室外场所基本上没有早期反射声群,单个广播扬声器的有效覆盖范围只能取上文匡算的下限。

由于该下限所对应的距离很短,所以原则上应使用由多个扬声器组成的音柱。

馈给扬声器群组(例如音柱)的信号电功率每增加一倍(前提是该群组能够接受),声压级可提升3dB。

请"注意""一倍""的含义。

由1 增至2 是一倍;而由2 须增至4才是一倍。

另外,距离每增加1 倍,声压级" 将下降6dB。

根据上述规则不难推算室外音柱的配置距离。

4.系统选型及设备特点本项目的背景音响系统主要采用了ANG 专业公共广播系统而设计。

该系统的各个构成单元以各种安装件采用功能分体式结构,尺寸进制符合EIA 的有关规定,该系统由于采用单元及全单元,所以可根据场所灵活地进行组合,扩展较为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