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现浇施工法
1、支架地基基础
• 满堂支架的地基怕水侵泡,水侵后承载力降低。 避免不均匀下沉和整体下沉,地基基础表面要比 周围地面高出至少20cm,周边设置排水沟,表面 遮盖防水。 • 较高的支架,采用满堂支架造价就会很高,一般 以9米高为界限。超过这一高度,应设法改用粗钢 管支架、加大间距,减少支柱数量。 • 当支架地基承载力很差时,就要考虑桩基础,利 用桩基的摩擦力和端承支撑力(与前面力的性质 改变了)。桩基础造价都很高,就要加大支架跨 度,以减少桩基和支柱工程量。桩基础有混凝土 灌注桩、打拔钢管桩、压入预应力管桩等。
• 密布满堂支架有圆木支架(过去我们采用 较多)、扣腕钢管支架和钢脚手支架(现 在采用较多)、钢结构门式支架等。 • 大跨度支架一般采用型钢支架,如粗钢管 支架(直径200mm以上)、型钢组合腿支 架,铁路抢险备用的八三墩支架,就是属 于型钢焊接的组合支架。支架支柱跨度一 般大于2米,最大跨度支撑在两端承台上。
支架材料
• 按构造形式分为支柱式,梁式和梁柱式
• 支柱式用于陆地,不通航的河道或桥墩较 矮的小跨径桥梁 • 梁式用于大于20m的跨径 • 梁柱式一般在大跨径桥梁上使用
支架地基基础
支架的地基基础结构根据实地地质地形条件和支架梁跨结构确定。 对于地质承载力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一般采用整体板式基础或者砌筑 的条形基础。对于地质承载力较差的地形地质条件,一般采用桩基础、 扩大深基础,有明流水的沟渠时架设支撑便桥过渡。 地质承载力条件好坏的判断标准(我的标准):当地表土质经过碾压、 强夯后,每平米承载力超过梁部单位面积投影重量的,就认为是较好的, 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较差的。经过加强处理后地表地质承载力达到10吨 /m2(100KN/m2)以上为较好。地基加强处理的简单方法有碾压法、 换填法和强夯法,复杂一点的方法有压入预应力管桩、打入钢筋混凝土 桩、水泥搅拌桩、CFG桩等。一般根据工程需要和工期来确定。
1、支架地基基础
• 测定地质承载力的方法有静力触探法和平板载 荷法。静力触探法测定方法简单,但结果误差 大;平板载荷法比较麻烦,测量结果准确性较 高。对于较大的现浇梁工程,可以采用平板载 荷法测定地基承载力。这一点现场技术负责人 应当会用。 • 满堂密布支架采用板式基础,以地基的抗压支 撑力为主。基础类型有:20~30cm厚夯填碎 石垫层基础,20~50cm厚混凝土或者钢筋混 凝土板式基础,浆砌片石板式基础等。当地基 承载力较高时,为了减少地基基础工程量,可 以改为条形基础或者扩大基础。条形基础或者 扩大基础均采用混凝土或者砌筑片石基础,厚 度根据刚性角来确定。
2、支架结构
移动支架逐空现浇施工
预制梁逐空施工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梁吊落
1、支架地基基础
•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孔根据地质水文条 件确定成孔方法,有挖孔桩和机械钻孔。 桩径一般为0.8~1.5m。无侧向水平力的桩 基可以不配置钢筋。 • 打拔钢管桩,可以回收再利用。一般采用 直径Φ 500mm以上钢管,太细的外围面积 太小,摩擦力达不到要求。打拔采用专用 振动锤。振动锤的型号根据需要的激振力 选择。地表以下有下卧承载力高的土层时, 按端承桩设计。
1、支架地基基础
• 支架的地基基础结构根据实地地质地形条件和支架 梁跨结构确定。 • 对于地质承载力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一般采用整 体板式基础或者砌筑的条形基础。对于地质承载力 较差的地形地质条件,一般采用桩基础、扩大深基 础,有明流水的沟渠时架设支撑便桥过渡。 • 地质承载力条件好坏的判断标准(我的标准):当 地表土质经过碾压、强夯后,每平米承载力超过梁 部单位面积投影重量的,就认为是较好的,达不到 这个标准就是较差的。经过加强处理后地表地质承 载力达到10吨/m2(100KN/m2)以上为较好。地 基加强处理的简单方法有碾压法、换填法和强夯法, 复杂一点的方法有压入预应力管桩、打入钢筋混凝 土桩、水泥搅拌桩、CFG桩等。一般根据工程需要 和工期来确定。
支架现浇施工法
• 支架现浇法是直接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绑 扎钢筋骨架,预留孔道,现场浇注混凝土 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整体支架现浇施工
优点 • 1 混凝土浇筑与预应力张 拉可一气呵成,连续梁整 体性好,施工平稳可靠; • 2 施工中不需要体系转换; • 3 无需大型起重设备,施 工方便 缺点 • 1 需要大量的脚手架,可 能影响通航和排洪 • 2 设备周转次数少,施工 工期长 • 3 施工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