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切的感受岩石的多样性,形成收集、研究岩石的浓厚兴趣。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岩石的特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砖块、瓦片、洪泥土块等。

2.收集或制作一些关于岩石的课件。

3.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学生每人至少3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岩石。

(板书:岩石)同学们见过岩石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岩石?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播放关于世界地质公园------播放雁荡山地质图片。

补充课题:各种各样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很自然的了解到岩石分布的广泛性,而且知道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二、探究过程1、观察、描述岩石(开个石头展览会)师:老师今天也看到了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岩石,那么,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岩石的兴趣,肯定学生收集岩石成功的喜悦。

]2、观察“我的岩石”师:你们的岩石真有特色,我也带了一些岩石,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观察?能观察到岩石的哪些特点?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教师引导并板书:(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等)(2)用手怎样观察?A、(摸)摸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光滑粗糙程度)B、(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轻还是重。

(轻重)C、(指甲划)看划痕是怎样的(3)用鼻子闻气味?怎么闻?(靠近点、磨擦、轻轻敲打后再闻……)小结:讨论了那么长时间,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讨论的内容(重复观察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提高观察岩石的方法,学生明确观察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

)【设计意图: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全面地观察岩石,使学生吧感觉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思考观察结果】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1)师:在观察岩石的同时,我们还要做什么?(生:记录)师:我们应该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我要看看哪位同学观察的多,记录也多!(2)教师巡视指导(3)大约十分钟后,各小组整理观察的岩石,组长指挥小组内部交流观察发现。

4、“我的岩石”观察描述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对自己的观察进行合理的评价】5、师:(强调要求)你是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设计意图:因为描述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深化观察结果,更好地把握岩石的特点,以及去比较各种各样岩石的不同,这不仅是观察活动本身的需要,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三、给岩石分类1、指导分类方法。

师:你们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又将按照怎样的标准分呢?生:按颜色、形状、光滑不光滑……2、给岩石分类。

师:请大家在分类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课件出示分类提示)(1)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将岩石分成了哪几类?(2)我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3)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学生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岩石分类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分类结果,说明分类标准。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取出一块凝灰岩,问: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为什么?追问:(1)有没有一些岩石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归入不同的类别?(2)有没有一些岩石不属于任何类别?【设计意图:五个问题的设计,呈现由低到高的递等式发展,便于学生对岩石的分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加深理解】四、岩石图片欣赏1、教师播放岩石演示文稿2、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些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五、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总结。

师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在多种场合收集岩石,岩石是天然形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描述岩石。

还可以根据某种特点对岩石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由于岩石形成的原因不同,因而造成岩石多种多样。

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课件,学生朗诵(一些岩石的图片和“岩石和矿物”的单元序言排成诗的形式配乐朗诵.)结束后:师:随着音乐、小诗和五彩缤纷的岩石世界,把我们带进科学探究的课堂。

从图片和小诗中,相信大家会有一些收获和疑问,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一起走进《各种各样的岩石》世界,去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去发现它们蕴藏了千百万年的秘密吧。

【优美的课件把学生带进清新的大自然,激发学生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各种各样的岩石】2、辨别岩石与非岩石。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岩石,而且有些岩石还很有特色,应该说大家对岩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在不同的地方给大家收集了一些材料,但是其中有两块不是岩石,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够很快地分辨出来?(拿出材料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辨)师:哪几块不是岩石?你为什么这样判断?岩石还有什么特点?预设生:岩石是硬的。

生:岩石上还有很多的孔。

生:岩石外面是粗糙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进行反追问)师: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岩石做一次科学的观察。

(请大家把非岩石材料放入抽屉)【学生凭经验描述岩石的特征,师反追问激起学生对岩石特征的思考,对已建构的知识从否定到疑问进而去做科学的观察探究.】二、观察“我的岩石”1、如何观察“我的岩石”。

师:我们曾经观察过很多物体,今天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呢?可以观察到岩石的哪些特征?(1)指导学生观察岩石的方法和观察岩石的哪些特征(板书特征或观察方法)预设生:摸一摸,表面是否粗糙。

生:敲一敲岩石的软硬。

生:看一看岩石的颜色。

生:看一看岩石是亮的还是暗的。

生:看一看岩石是不是一粒粒的。

【随机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工具,如借助放大镜、钥匙等去观察。

并通过追问使学生观察岩石的哪些特征给以明细,如学生只知道观察岩石外面是亮的还是暗的,师引导学生明确叫“光泽度” 等】(2)根据学生交流参照板书,选择观察内容明确怎么观察.【观察方法的指导越到位越深入为后续观察活动的有效展开铺好路,也为学生能更全面的观察到岩石的特征奠定了基础.】2、“我的岩石”观察记录。

(1)观察提示:师:然,你们还可以用手摸岩石的光滑程度、拿两块岩石相互敲打或摩擦后用鼻子闻气味等。

师: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只要观察、记录一块岩石的特征就可以了。

请材料员分发岩石、观察工具及记录单给小组成员,开始观察。

【更多的观察方法等于更好的科学发现,向学生传递了运用尽可能多的观察方法对岩石进行全方位观察的科学意识.】(2)学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3)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观察发现.【小组内的观察交流环节让学生对岩石特征的观察从点到面,为小组间的观察描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3、“我的岩石”观察描述。

(1)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观察发现!①这次汇报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先不说自己观察的是几号岩石,但要描述出你的岩石比较独特的特征,让同学猜猜你观察的是哪块岩石,这个要求有困难吗?或②其他同学向他提问,他要做出回答(当然不能问岩石的号码),这样几个人问完后,大家再猜出他观察的是哪块岩石。

(2)学生描述,其他学生识别(寻找)出相应的岩石。

师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还发现其它什么特征?【以挑战的方式激发学生汇报交流的兴趣,使单调的汇报充满乐趣,并能进一步的了解岩石的个性特征】三、给岩石分类师: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岩石放到盘子里,接下来我们将做更具挑战的研究,看看哪几个小组愿意接受挑战?1、指导分类方法。

师:虽然每块岩石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岩石之间还是有些相似之处,如果把这六块岩石分分类,你们准备怎么分?(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哪几类)师生讨论分类标准。

师引导学生明确:按一个标准分,可以把岩石分成两类,要把六块岩石完全分类.【按什么标准分结合前面观察的岩石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能交流好,但小组分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能完全分类。

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要把岩石进行完全分类,然后通过比较岩石才能更准确的发现岩石的共性特征】2、给岩石分类。

教师出示分类提示,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在岩石分类的过程中,按一个标准分有些岩石不能归类.于是,我在每个分类标准后面设计了几号不能归类,这样使学生在进行比较观察的时候更容易发现岩石的共性和个性】3、交流岩石分类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说明分类标准。

师:只有六块岩石,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会那么多呢?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预设生:按颜色来分,有几块岩石不能归类。

生:发现岩石有相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特点,还有些特点我们现在还观察不到。

……【当学生能在分类中发现以上的问题时,已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已对岩石的个性与共性有了一定理性认识,师给以鼓励】4、如学生分类中发现的问题不到位,可引导讨论并思考分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有没有一些岩石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归入不同的类别?(2)有没有一些岩石不属于任何类别?【随着交流的深入,对岩石的疑问反而增多.借机出示科学家的岩石分类,引导学生想了解更多的岩石知识,自己可以进一步的探究并为学生提供”中国科普博览”网】四、拓展延伸1、观察研究的越深入问题反而越多,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分类的。

(出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2、你想进一步的了解有关岩石的科学志士吗?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相信它会成为你们研究岩石的得力助手。

4、最后,让我们来欣赏几张雁荡山的美丽图片。

【雁荡山的岩石资源为我们的学生探究岩石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天然条件,学生还想进一步的观察探究美丽的岩石,激发学生课外自己找机会走进大自然领略岩石世界.为课堂科学与身边的科学世界搭起了兴趣的桥梁.】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