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他的功能和特点是什么?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 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演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从全局出发辅助进行决策, 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 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 简言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 具有数据处理, 预测, 控制和辅助据测功能的信息系统.功能: 数据处理, 预测功能, 计划功能, 控制功能, 辅助决策功能2.管理信息系统有哪几种结构试图? 你是否觉得有其它的结果试图? 是什么?答: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件组成: 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 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它总是由一个目标,具有多种功能,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一个功能结构。
这里子系统的名称所标注的是管理的功能或职能,而不是计算机的名词。
它说明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那些功能的管理,而且说明如何划分子系统,并说明是如何联结起来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是: 1. 销售市场子系统,2. 生产子系统3. 后勤子系统4. 人事子系统5. 财务和会计子系统6.信息处理子系统7. 高层管理子系统3.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新的发展形式?答:1. 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能参与、支持人的决策过程的一类管理信息系统。
它通过与决策者的一系列人机对话过程,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行方案,检验决策者的要求和设想从而得到支持决策的目的。
2.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的任务是解决需要经验,专门只是和缺乏结构的问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3.办公自动化4. 集成生产系统4.除书上所列举的应用外,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哪些应用领域和方式?5.数据仓库和数据库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数据仓库数据库:操作型数据,增,删,改操作频繁。
数据库核心:功能强大,面向OLTP应用。
数据库工具:以查询工具为主。
数据仓库:分析型数据,极少有更新操作。
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因极少有更新操作,故功能简单。
数据仓库工具:以分析工具为主。
6.试述目前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及其特点?MIS结构:是指信息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所构成的一种框架结构。
(系统的观点), (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总体规划和(自底向上),逐步实现的顺序。
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件组成: (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 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代码:是用来表示事物名称,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是系统进行信息分类,校对,统计和检索的依据。
管理定义: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要素,是现在讲的管理的五大职能。
根据信息的来源,对于企业来说,可讲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按照信息的用途可以分为(经营决策信息,管理决策信息和业务信息)三大类,按照信息的表示方式分,则可以分为(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以及语言信息)信息的收集定义:指原始信息的获得,原始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有效利用。
区分信息源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地点,一个是时间。
按地点来发呢可把信息源分为(内源和外源)。
按照时间分,可分为(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
信息储存是讲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应用。
信息的储存也属于信息的积累,这在管理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
价值转换是信息使用概念上的深化,内容使用深度上的提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提高效率阶段,及时转化价值阶段,寻找机会阶段)。
系统定义:是由若干互相联系的事物结合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行为目标的统一体。
元素:组成系统的各个事物或部件称作系统的元素。
第二章管理与信息基础知识1.谈谈管理信息系统在哪些方面可能对组织形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什么?P482.比较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P50信息是经过加工的,能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
数据是根据检测给出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学、词语、声音、图像。
如果将数据比喻为原料,那么信息就是数据经过加工而生产的产品,是有价值的数据。
与原料和产品的概念相似,一个系统的信息可能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数据。
于此相关,知识是信息的积累,但它不是各种信息的简单堆砌和叠加,而是种种信息单元通过内在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完整体系。
也就是说信息只是在被分类,加工,有时候需要经过加工才能变成知识。
相对而言,信息比数据重要,知识则比信息重要。
3.什么是信息?信息优哪些基本性质?P50-52信息是经过加工的,能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1.普遍性,2. 相对性,3. 变换性4. 转移性,5. 有序性6. 动态性7. 可转化性4.信息处理主要包括哪些过程?P53-571.信息的收集1)信息收集的前提。
A,明确信息收集的目的B,明确信息收集的内容,C,规定信息收集的程度和精度。
2)信息收集的方法。
2.信息的传输1)建立5.决策与信息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信息在决策中发挥的不同作用?P41.59-60第三章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 举一个具体的系统的例子,说明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2系统都有哪些特性?答:1. 系统的整体性2. 系统的目的性3.系统的相关性4. 系统的适应性3.系统为什么要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系统分解的目的。
在表述和研究系统的过程中,通常要涉及到对系统的分解和处理。
这是因为面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无法通过一个张图表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要将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只是要对讲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分解后的每个子系统,相对于总系统而言,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降低。
(2)系统分解原则1.可控制性原则,2. 功能聚合性原则3. 接口标准化原则。
系统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定义大量的接口。
4.什么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有何特征?答:信息系统(informaiton system, IS)是通过输入数据,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过程,实现其目标的系统。
简单的说,信息系统就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系统。
几个特征: 1. 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是数据和信息,这有别于各种物质系统及能力系统。
2. 信息系统的存在不应是孤立的,盲目的,而是存在于某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并为之服务3. 信息系统中数据和信息的屋里表现形式,或者说数据和信息的载体有多种多样5,处理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在哪些方面?6,对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表述一下你的观点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什么是原型化方法?它的特点是什么?答: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用“原型“来形象的表示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版本,它能反应新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点。
“原型化方法”则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一种新方法。
优点:1. 原型化方法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它提供了一个验证用户需求的环境,允许在系统开发生命期的早期进行人机交互测试,提高了人们对最终系统的安全感,便于应用实例来建立新系统。
2. 原型化方法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可以接受需求的变动和风险。
3. 原型化方法对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以缓和通信和交流的困难,可以提供很好的系统说明和示范,可以简化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和文档编制。
4.原型化方法有利于积累系统的开发经验。
5. 原型化方法提供了最终系统的操作训练。
2.什么是面向对象方法?它的特点是什么?答:面向对象方法则是一种按照人们对现实世界习惯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来研究和模拟客观世界的方法学,它将现实世界的任何事务均视为对象,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血多不同类的对象构成,每个对象都有自己内部的状态、运行规律,不通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
1. 封装性,面向对象方法中程序和数据是封装一起的,对象作为一个实体,其操作隐藏在方法中,其状态由对象属性来描述,并且只能通过对象的方法中来改变,以外界无从得知,封装性构成面向对象基础。
2.抽象性,面向对象方法中把从具有共同特性的实体中抽象出事物本质的概念,称为类,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体3.继承性,继承性是类特有的性质,类可以派生出子类,子类自动继承父类的方法。
4. 动态链接性,对象间的联系是通过对象间的消息传递动态建立的。
3.原型化方法和结构化方法的比较。
P100答: 1. 原型化方法是一种时代的,循环型的系统开发方法,而结构化方法则是一种严格、顺序型的方法。
2. 原型化方法可以使用户在系统开发初期就能看到最终系统的一个实际工作邹形,而结构化方法只有在系统开发完毕时才能让用户看到。
3. 原型化方法允许用户通过实际使用原型来理解和评价系统,提出改进意见,而结构化方法在系统完成之后一旦改动,工作了将会非常大。
4. 原型化方法的用户参与程度比较高,而结构化方法在这方面显然存在不足。
5.原型化方法由于要快速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因而对开发环境,软件工具要求比较高,结构化方法则几乎用何种语言都可以进行开发。
6. 原型化方法由于要对原型进行不断修改,因而对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困难,而结构化方法哥哥阶段划分比较明确,只有完成上一个阶段的任务次啊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因而比较容易管理。
4.面向对象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比较。
P101答:1. 面向对象方法处理的内容是与观看世界相一致的对象,而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处理的内容是经过分析提炼后的过程和事件。
2. 面向对象方法把程序和数据封装在对象里,而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的程序和数据是分离的。
3. 面向对象方法的分析与设计之间是一致的,即设计是对分析的进一步细化,而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从分析结果转化成设计结果变化较大,且具有一定的难度。
4.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过程虽然也可以分成分析、设计、实施等几个阶段,但他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像结构化方法那样明显,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也不如结构化方法简单易行。
5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各自适用于何种系统开发.P102答:1.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开发过程划分清晰,要求明确,容易进行控制,单结构化方法也有其缺点和不足,入对前期错误反馈较慢,文档量较大等。
因而我们认为结构化方法比较适合于较大项目的开发。
2. 原型化方法比较适合于小型系统和某些巨臂系统的开发,特别适合于对系统功能要求不高但用户界面丰富的系统。
3.面向对象方法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课题的描述到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