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10— 20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设计题目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徐小贝学号************专业班级信管08-2班指导教师吴岩20011 年6月30 日目录1前言 (3)1.1开发背景与现状 (3)1.2开发设计的意义 (3)1.3开发工具简介 (4)2系统分析 (4)2.1现状调查 (4)2.2目标系统分析 (5)2.2.1 业务流程图 (5)2.2.2 数据流程图 (6)2.2.3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图 (7)2.3业务建模 (7)2.3.1系统用例图 (7)2.3.2部分用例的详细描述 (9)2.4类建模—系统各种类及类图 (11)2.4.1系统各种类的提取 (11)2.4.2构建类间关系 (12)2. 5用例方案的实现和协作图 (13)2.5.1用例方案的实现 (13)2.5.2 用例方案的顺序图或协作图 (15)2.5.3系统活动图 (21)3 系统设计 (22)3.1细化的类图 (22)3.2数据库设计 (23)3.2.1 系统的概念模型—全局E-R图 (23)3.2.2系统的逻辑设计 (23)4系统实现 (25)4.1用户注册界面 (25)4.2用户登陆界面 (25)4.3学籍管理系统主界面 (26)4.4用户管理界面 (26)4.5学籍管理主界面 (27)4.6班级管理主界面 (27)4.7专业管理主界面 (28)4.8成绩管理主界面 (28)4.9打印管理主界面 (29)4.10系统日志主界面 (29)5 总结 (30)6参考资料 (31)1前言1.1开发背景与现状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试在技术上已经逐步成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吧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同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弓的信息和抉择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工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封信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线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1.2开发设计的意义学生信息管理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面对的工作。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高校大面积扩招,高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使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更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不仅存在效率低、保密性差等缺点,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还会造成工作量的大大增加。

这不仅增大了学生信息管理的难度,还给学生信息的查找、更新和维护带来了不少困难。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已进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管理系统必然会取代人工管理模式。

本系统主要解决学生各项信息的输入、更新和维护,并解决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学生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

本系统应该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容易使用等特点,使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各项业务操作。

本系统应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能满足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

1.3开发工具简介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结合小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我们选用Visual Basic 6.0 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可视开发环境及面向对象的各种标准化控件,尤其是对ADO的支持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达到管理学生学籍信息的目的。

在规划设计阶段,首先建立起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不断地修正和改进,深刻的理解系统分析中的饿迭代与增量的使用。

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实际可行系统。

我们选用Access 2003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并使用ADO技术进行数据库的链接,主要使用ADO的对象模型,即数据库的链接完全使用代码来完成。

2系统分析2.1现状调查根据对现行组织结构业务的调查,得出现状组织机构图如下:图2-1-1 现状组织机构图组织结构是直线制的,数据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现行的业务处理过程如下:1.新生入校:首先报到并进行注册登记,然后到财务部门缴费。

根据学生被录取的专业,持缴费单到所在系或部注册。

2.到系或部注册后,根据选报专业分配到班级。

3.进入正常大学生活,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学期期末要求每位同学参加各科的期末考试。

4.考试结束,由各系或部将每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及其他一些相关信息记录至每个同学的档案中。

根据以上总结,得出现行业务流程图如下图2-1-2 现行业务流程图2.2目标系统分析2.2.1 业务流程图使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可以直接应用管理系统完成学生各项信息的录入、修改等操作。

结合用户的需求,得到新的业务流程如下:图2-2-1 新的业务流程图2.2.2 数据流程图根据新的业务流程图导出数据流程图如下图2—2-2 数据流程图2.2.3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图图2-2-3模块结构图2.3业务建模2.3.1系统用例图图2-3-1系统用例图2.3.2部分用例的详细描述图2-3-2用户管理用例的描述图2-3-3学籍管理用例的描述图2-3-4添加学生学籍用例的描述图2-3-5班级管理用例的描述图2-3-6修改学生学籍信息用例的描述图2-3-7修改班级信息用例描述图2-3-8成绩管理用例的描述图2-3-9修改成绩用例的描述图2-3-10专业管理用例的描述图2-3-11课程设置用例的描述2.4类建模—系统各种类及类图2.4.1系统各种类的提取根据对系统的分析,提取6个类:用户管理类、学生信息类、班级信息类、课程信息类、专业信息类、成绩信息类图2-4-1用户管理类图图2-4-2学生信息类图简短描述专业管理用例使用户能够管理专业的信息逐步描述1.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

2.选择专业管理,进入专业管理的操作界面。

3.根据需要选择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或者查询与修改。

4.如不做任何操作,选择退出专业管理。

简短描述课程设置用例使用户能够添加、修改、删除课程信息逐步描述1.进入专业管理界面,选择课程设置,进入操作课程设置界面。

2.在添加课程区域,输入课程名、所属专业,点击添加,系统提示班级添加成功,同时下面的课程列表里面添加进该记录。

3.在设置课程区域,选中需要修改的课程,则该课程处于活动状态。

点击删除,删除该记录;点击修改,根据需要修改该课程信息即可,修改完成后,点击确认修改即可。

同时,系统提示修改成功,并且类表中显示修改后的记录信息。

图2-4-3班级信息类图图2-4-4课程信息类图图2-4-5专业信息类图图2-4-6成绩信息类图2.4.2构建类间关系图2-4-7系统类图2. 5用例方案的实现和协作图2.5.1用例方案的实现图2-5-1 查询学籍信息用例的方案描述图2-5-4注销学籍信息用例的方案描述图2-5-5打印学籍信息用例的方案描述图2-5-6查询学生成绩用例的方案描述图2-5-7修改成绩信息用例的方案描述图2-5-8添加成绩信息用例的方案描述图2-5-9打印成绩信息用例的方案描述2.5.2 用例方案的顺序图或协作图图2-5-10查询学生信息顺序图图2-5-11修改学生信息顺序图图2-5-12添加学生信息顺序图图2-5-13删除学生信息顺序图图2-5-14打印学生信息顺序图图2-5-15查询学生成绩协作图图2-5-16修改学生成绩协作图图2-5-17添加学生成绩协作图图2-5-18打印学生成绩协作图图2-5-19用户管理协作图2.5.3系统活动图图2-5-20系统活动图3 系统设计3.1细化的类图图3-1-1 细化后的类图3.2数据库设计3.2.1 系统的概念模型—全局E-R图图3-2-1 E-R图3.2.2系统的逻辑设计4系统实现4.1用户注册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并重复输入,如果所注册用户名不与系统中已存在的用户名冲突,即注册成功;否则需要重新注册。

4.2用户登陆界面登录时有非常安全的验证,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否则不能使用该系统。

4.3学籍管理系统主界面选择菜单中的选项或者直接点击工具栏中的快捷按钮,即可进入相应界面。

使用系统设置菜单里的“退出系统”退出管理系统的使用。

4.4用户管理界面可以修改用户名和密码,也可单击“添加用户”按钮进入到新用户注册界面注册。

4.5学籍管理主界面学籍管理中有添加学生信息、查询修改学生信息、注销学生信息三个选项卡,单击各选项卡即可选择不同的操作。

4.6班级管理主界面学籍管理中有添加班级、查询修改班级信息、注销班级三个选项卡,单击各选项卡即可选择不同的操作。

4.7专业管理主界面4.8成绩管理主界面4.9打印管理主界面4.10系统日志主界面系统日志记录了所有用户登录系统的具体时间,方便查询。

5 总结经过一个学期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到了分析与设计的思想,这些知识都为我的课程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课程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检查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掌握和熟练地运用它,与此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认清自己在分析、设计、编程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并加以弥补和巩固。

通过对学籍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进一步的巩固了用VB语言编写程序的能力。

在近两周的课程设计中,我体会颇多,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良好的团队合作会大大加快工作的效率。

在技术方面,我认识到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十分有限,而技术的海洋是无止境的。

我应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的思想,并在系统的整体设计方面继续学习,以期在以后的设计中能设计出更完善的系统。

总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相信会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

最重要的还是激发了我的兴趣和热情,让我从一个只懂理论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能通过实践做一些小型程序。

整体地评价这次课程设计,我认为收获很大,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通过课程设计,既复习了以前的旧知识,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

像学籍管理系统这样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创建,经历了平时在课堂和考试中不会出现的难题和考验。

而这些问题,又都是课本上很少提到的、更深一层的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问题,这并不是我们平时只靠课本,就可以轻易解决的。

所以,锻炼了我们面对难题,学会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给了我许多提示和帮助,教会了我很多实用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