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与运作程序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与运作程序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与运作程序
根据《日本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承担着决定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具体方向和内容,如何安排机构设置与设计会议流程对于确保顺利达成决议事项极为重要。

此外,为了确保公众知情权行使以及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传导效果,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设计中对于信息披露极为重视,帮助市场参与者主动研判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提高市场操作的预期性,同时合理的信息披露机制反过来也促进了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工作绩效。

一、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简介
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是日本法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日本银行的最高决策单位,兼具货币政策及内部营运决策的功能。

货币政策委员会由总裁、两位副总裁及六位专职委员所组成。

六位专职委员应从具经济或金融背景之学者专家中遴选,具体人选由政府指派,并经参众二议院同意后进行任命公布。

委员任期五年,在其任期内不会被任意解职。

换言之,政府与日本银行均无权解除政策委员会委员之职务。

根据《日本银行法》的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主要任务除了决定货币政策操作方针、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合格担保品的种类及公布经济、金融情势的基本见解外,也决定维持信用秩序的特别业务(金融检查)、国际金融事务、内部管理(预算、组织等)、国会报告等重要事项。

另外,政策委员会也负责监督高级管理层以及业务执行部门是否依据政策委员会所定基本方针执行业务。

二、日本银行货币政策会议的机构设置与议程安排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虽然同时负责货币政策及内部营运决策,但两者会议分别召开。

货币政策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2次,但有时只召开1次。

每月初召开的会议称为“月初会议”,为时2个半天,即第1天下午及第2天上午;另一次则仅开会半天。

若当月只召开1次,则开2个半天。

“月初会议”除决定货币政策操作方针外,还需讨论《金融经济月报》中将要刊登的“当前经济、金融情势的基本见解”。

每月的第2次会议则主要对“月初会议”所作判断进行追踪与检讨。

日本银行设有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辅助政策委员会的运作,包括安排政策委员会会议及协助委员办理所有事务。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各委员并不直接督导日本银行下辖的各内设部门。

通常,政策委员会的各委员通过其幕僚向各单位相关业务的承办人员搜集所需的资料及分析报告。

每位委员均设有专属行政幕僚及研究人员各1名,协助委员研究、撰稿,并负责和日本银行的内设机构与研究单位等部门联系。

货币政策会议上所使用的说明资料将于开会前两个工作日
分送各委员,说明资料涵盖上次会议之后总体经济、分类经济及当前金融情势的发展及分析。

委员们在会议之前将会详细研读上述说明资料后,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形成对当前经济、金融情势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看法及意见。

三、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程序
(一)出席人员集合
以“月初会议”为例,9名委员集合于政策委员会会议室。

另外,依据《日本银行法》的规定,代表政府的金融财务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视需要可出席会议或指名代表出席,但没有会议表决权。

日本银行的业务执行部门则由负责货币政策相关业务的理事3名及局长(包括金融市场局、调查统计局及国际局)出席。

(二)业务执行部门报告当前经济、金融情势
货币政策会议首日的议题是由业务执行部门报告并说明当前的经济金融情势。

业务执行部门依序报告上次会议以来金融市场调节的操作绩效、金融及外汇市场动向、国际经济金融情势、国内经济金融情势。

如有最新公布的经济、金融资讯,将在会议当天一并纳入讨论。

(三)对经济、金融情势进行讨论
货币政策会议的第2天上午9时会议开始,委员们在会议上对经济、金融情势进行讨论。

针对昨天执行部门的报告内容以及其它委员对经济、金融情势陈述的看法,委员依序发表个人的见解。

委员发言完毕后,紧接着对当前经济、金融情势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自由讨论。

(四)委员对货币政策操作进行讨论
委员依序对截至下次货币政策会议的操作方针是否维持现状或改变及判断理由,陈述自己的看法,也可讨论在未来较长一段期间内关于货币政策操作的建议和看法。

此外,委员对于金融体系或财政政策等相关议题也可陈述意见。

(五)政府代表发言
如果有政府代表出席货币政策会议(财政金融大臣或者经济产业大臣),会议应当安排政府代表发言或者提案。

政府代表可以对会议上提出的提案申请延至下次会议进行表决,同时也可对货币政策操作相关事项进行提案,但是否同意仍由政策委员会作最终决定。

(六)进行表决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主席依据先前的讨论将委员们大多数意见汇集为主席提案,有其它意见的委员也可另外提案。

会议秘书将各议案宣读完毕后,全体委员针对各议案进行表决。

议案经由多数来决定,如果正反票数相同时由主席决定。

(七)决定刊登于金融经济月报的“基本见解”内容
经过以上的程序,决定了截至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为止的货币政策操作方针。

接着,委员们
将对刊登于金融经济月报的“当前经济、金融情势的基本见解”(于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的隔天公布)内容进行检讨。

依据委员们的意见,日本银行的内设业务执行部门完成文章的最终内容与文字表述。

(八)对外公布货币政策操作方针
会后随即对外公布决定的货币政策操作方针,先由参与会议的日本银行新闻发言人向在记者室等候的记者公布。

同时,日本银行业务部门立即将可以公开的会议资料同步登载于日本银行网站上。

若货币政策操作方针发生重大变动,为了更好的向公众解释与说明变动内容,会议结束后一小时由担任会议主席的日本银行行长召开记者说明会,对变动内容进行具体阐述并接受记者的提问。

若货币政策操作方针没有变动,则在两个工作日后由日本银行行长召开每月例行性记者会。

(九)每半年公布“经济及物价情势展望报告”
除上述议程外,每年4月及10月的货币政策会议还需在该月的第2次会议后提供未来一年的“经济及物价情势展望报告”。

该报告除了预测日本经济中期的发展方向及可能遭遇的风险之外,也将公布各委员对物价及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法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承担着决定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具体方向和内容,如何安排机构设置与设计会议流程对于确保顺利达成决议事项极为重要。

此外,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中的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市场参与者研判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反过来该机制也促进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工作绩效。

首先,将会议流程与决议规则对外公布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和预期性,可促使市场参与者及早了解中央银行的想法及货币政策意图。

会议结束后,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内容的实时公布、召开记者说明会以及公布金融经济月报等程序对于增进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具有重大意义。

以2007年为例,日本银行共计公布14次的货币政策会议决议,举行14次的例行记者会,总裁与副总裁接受外界访问23次,总裁与副总裁对外演讲39次,其它理事对外演讲10次。

其次,通过公布议事要旨及决议内容,委员在货币政策会议上的发言或提案必须接受未来市场实际运作效果的审判,因此各委员深感责任重大,均全力以赴完成国民托付的任务。

例如自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以来,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表决中多次出现反对票,反对票的投票代表也多次向公众解释其观点与意见,通过市场检验后无论对错与否,均有助于加深公众理解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决定。

最后,合理设计政府会议代表与会程序适当平衡了政府与日本银行之间的关系。

尽管有许多学者批评政府代表在货币政策会议上陈述意见或提出议案可能会使公众对日本中央银行的独
立性产生疑虑,但是日本银行认为政府与货币政策委员会之间的沟通管道相当重要。

日本行政当局如对货币政策有意见,可经由政府代表在货币政策会议上传达给日本银行,日本银行可参考政府的意见后在责任自负的原则下做出最终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