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规范(试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0年5月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深度,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制定本规范。
1.2.适用范围本市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2.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两部分。
2.2.法定文件的成果构成1.法定文件包括图则和文本两部分。
图则包括普适图则和附加图则。
2.普适图则分为整单元图则和分幅图则。
整单元图则是以单元为单位出图的图纸,分幅图是以街坊为单位出图的图纸,两者均包含用地编号、用地面积、用地界线、用地性质、混合用地比例、容积率、建筑高度、备注、控制线、建筑界面等普适性控制要素。
3.针对重点地区,应在普适图则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或专项研究编制附加图则,并作为法定文件的组成部分。
附加图则的出图方式另行制定。
4.针对发展预留区,应适时增补普适图则。
根据需要,可同步编制附加图则。
5.文本是以条文的方式对图则的解释和应用说明。
2.3.技术文件的成果构成1.技术文件是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规划管理部门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参考文件,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提供指导。
2.技术文件包括基础资料、说明书和编制文件。
其中,基础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和现状图纸;说明书包括规划说明和规划系统图。
2.4.电子数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除书面印刷方式外,还应包括“电子数据”方式。
电子数据标准应统一,详见附录四。
3.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的成果要求3.1.法定文件《图则》的内容3.1.1.整单元普适图则的组成。
包括图、表、图纸信息和编制信息四部分。
其中:1.图纸:含本单元的区域位置、比例尺和风玫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例。
2.表:含用地汇总表、地块控制指标表和备注。
3.图纸信息:含图纸名称。
4.编制信息:含规委审议会日期、批准文号和城乡规划专用章、历次更新注记表。
3.1.2.分幅普适图则的组成包含图、表、图纸信息和编制信息四部分。
其中:1.图纸:含街坊在本单元的位置、比例尺和风玫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例。
2.表:含地块控制指标表和注释。
3.图纸信息:含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名称、分幅图编号。
4.编制信息:含组织编制单位、设计单位。
3.1.3.普适图则中图的内容1.地块划分。
以粗实线标明地块边界。
2.特别管制区。
划定发展预留区、重点地区和发展敏感区的范围。
3.用地性质。
按《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以下简称《技术准则》)的用地分类标准,将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用统一标准底色表示(按照附录二执行)。
4.配套设施。
用统一的标准图例(按照附录三执行),标注在地块内相对能表达规划意向的位置上,独立占地的配套设施应划出明确的地块。
5.空间管制。
用细虚线划示街坊的建筑界面控制线,并注明建筑界面控制线与红线的距离、贴线率。
注明绿地控制线。
6.交通控制。
应注明区内红线和轨道交通控制线。
应注明地块禁止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路段。
若有禁止机动车行驶的步行街、非机动车专用道、公交专用道等,应划示线路位置。
应注明港湾式公交站和出租车站的位置。
应以剖切线注明道路断面(文本附表1)索引,注明交叉口形式(文本附表2)的索引。
7.市政设施。
应注明市政设施站点用地和大型市政通道地下及地上空间控制宽度或高度。
具体包括:独立占地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和环卫设施用地;高压走廊;微波通道;大型原水、净水输配水管渠通道;需在道路红线外布置的大型管线走廊;区域性主干管要求控制宽度;以及其它特殊设施控制要求。
3.1.4.普适图则中表的内容1.用地汇总表。
详见附表1。
用地汇总表必须包括各中类用地用地的总面积及其在总规划面积中所占的比例。
用地面积数值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单位用公顷(ha)。
占地比例数值应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单位用%。
2.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详见附表2。
(1)“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必须包含的内容有:用地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混合用地比例、容积率、建筑高度、备注。
(2)“用地面积”数字数值保留到个位,单位用“平方米”。
“容积率”数字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3)“用地性质代码”和“用地性质”按《技术准则》的用地分类标准,将各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用代码表达,应确定至中类,发展预留地区可确定至大类。
(4)“混合用地比例”一栏中,应注明混合用地中不同性质的建筑量比例。
(5)“建筑高度”应在规划指标控制表中注明建筑控制高度的上下限和高度控制等级。
数字数值保留至个位。
(6)“备注——配套设施项目名称”中,应标明设施名称及其规模。
(7)“备注——其他”中应说明地块规划动态及其他要求。
规划保留地块应注明主要建筑物、地标和居住区的名称;规划在待建地块应注明该地块控制指标所依据的行政许可文件编号。
“现状保留”指保留该地块内现有合法的开发用途和强度。
3.1.5.图纸信息的内容1.图纸名称。
注明:上海市区社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1)/(2)。
2.地区编号。
图则地区采用全市统一编号,详见《技术准则》。
3.1.6.编制信息1.盖章栏。
注明:上海市规划委员会 年 月 日第 次会议通过。
沪府规[20 ] 号文批准。
盖城乡规划专用章。
2.历次更新注记表。
详见附表3。
3.1.7.附加图则根据普适图则确定的重点地区的范围,通过城市设计或专项研究,增加建筑密度、屋顶形式、建筑方式(围合式、开放式)、标志性建筑位置、建筑色彩、公共通道控制线以及其他必要的控制要素。
具体要求可根据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具体确定。
3.2.法定文件《文本》的内容3.2.1.总则1.法律效力。
阐明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
2.法定文件。
阐明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的组成部分3.规划范围。
说明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范围和规划面积。
4.编制依据。
说明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所依据的法规标准、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5.规划原则。
明确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原则。
6.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明确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所在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7.规划动态。
明确保留、在待建和规划的定义。
说明地块现有用途与规划用途之间的关系。
说明在未实质性改变地块现有用途的情况下,保留地块一般性改扩建的规划执行方法和程序。
8.规划更新。
明确规划增补普适图则、附加图则、局部地块调整图则、规划修编之间的关系和法律效力。
9.规划执行。
阐明规划执行阶段的适用程序。
10.其他规定。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注明的其他总体规定。
3.2.2.土地使用1.用地性质。
说明混合用地的比例划分原则。
说明土地使用相容性的规划执行方法和程序。
2.地块边界和用地面积。
说明规划地块划分的依据、地块面积的数据来源。
说明在规划执行阶段,地块边界调整(细分、合并或调整)的适用程序。
3.规划特别管制区。
说明本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内各类规划特别管制区划定的依据、功能定位和规划原则,以及该地区所适用的规划执行方法和程序。
4.建筑适建性规定。
列明建筑适建性规定表的规划执行方法和程序。
列明适用甲类适用程序的适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5.其他规定。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注明的其他土地使用规定。
3.2.3.土地开发强度1.开发强度的计算指标。
说明以容积率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度计算指标。
2.容积率计算口径。
说明当用地边界调整时,容积率和建筑总量的计算口径。
说明独立占地和非独立占地的公益性配套设施的容积率计算口径,及其规划执行的方法和程序。
说明地下建筑开发强度的计算口径。
3.其他规定。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注明的其他开发强度规定。
3.2.4.公共服务设施1.综合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
说明公共服务设施图标所在的位置为规划建议位置,可结合规划实施在适当的范围内调整。
2.独立占地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列明可在规划执行阶段以规定的适用程序调整控制指标的独立占地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3.综合设置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列明可在规划执行阶段以规定的适用程序调整控制指标的综合设置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4.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实施时序。
规定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实施时序。
5.其他规定。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注明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定。
3.2.5.城市空间管制规定1.控制指标。
说明城市空间管制的规划指标体系。
2.建筑限高。
说明建筑限高的应用方法和执行适用程序。
3.建筑界面控制。
对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控制原则要求和管理规定。
提出建筑界面控制线和贴线率的规划执行方法和程序。
4.其他规定。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要注明的其他空间管制的规定。
3.2.6.道路交通设施1.控制要求。
明确各类交通设施的设置原则和方法,及其须占用的空间控制范围及其保护要求。
说明对环境有特殊影响的交通设施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和范围。
对交通设施控制线需要做出的其他说明。
2.道路断面和交叉口。
本规划道路系统的布局和断面形式(附表4).本规划采用立交的交叉口形式和人行过街通道形式(附表5)3.调整可能。
说明各类交通设施可能因专项规划、工程设计和实施建设有所调整。
3.2.7.市政设施1.控制要求。
明确各类市政设施的设置原则和方法,及其须占用的地下、地面以及上空的控制范围及其保护要求。
说明对环境有特殊影响的市政设施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和范围。
对市政设施设置需要做出的特别说明。
2.调整可能。
说明各类交通设施可能因专项规划、工程设计和实施建设有所调整。
3.2.8.其他规定1.文保单位。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提出相应的保护范围和控制要求。
2.地下空间。
针对地下空间提出相应的保护范围和控制要求。
3.其他规定。
提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说明的其他规定。
3.2.9.附则1.生效日期。
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公布实施的日期。
2.解释权归属。
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解释权归属及修改规定。
3.3.法定文件的统一格式3.3.1.幅面和装订要求文本采用A4幅面,图则折叠为A4幅面大小,以A4幅面双孔活页夹竖向装订。
3.3.2.封面注明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的名称和发布部门。
规划名称为二号黑体字居中,发布部门落款为小三号黑体字居中。
在封面右侧插入浅红底色文本框,初号浅灰色字体居中注明“法定文件·首份图则”、 “法定文件·文本”。
3.3.3.扉页规划编制单位的名称、资质,规划名称、设计人员及签字栏、规划单位出图章栏。
编制单位名称四号黑体,编制单位证书编号与等级小四号黑体,项目名称小二号黑体,设计人员名单和签字栏四号黑体。
3.3.4.图则图纸格式按照第三章第(一)部分的规定执行。
整单元普适图则的图幅大小按标准A0或A0加长幅面,特殊情况可分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