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龙纹纹样探析
【摘要】苗族的龙纹纹样是苗族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宗教、文化、民俗心理和审美情结的集中沉淀和表现。
苗族龙纹纹样发展至今已成为潜入苗族人民内心的一种文化底蕴,它深深烙上了独特的苗族艺术风格,成为代表苗族心理文化特征的一种符号,充当了文字的记录功能,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本文就是通过对苗族龙纹纹样的造型、构图、色彩、工艺技法、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而更好、更深地感受和了解苗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苗族;龙纹纹样;文化内涵
一、苗族龙纹造型
苗族龙纹纹样没有固定的造型而是富于变化,造型多样、栩栩如生而且具有古朴典雅的气质。
苗龙在形象上变化多端,并没有统一的定式,如苗龙的头部,除特殊的人头外,还有牛头、鸟头、鱼头;身体有蛇身、鱼身、鸟身、兽身、蚕身等,一般躯干粗壮;苗龙的尾部并不尖细,有鱼尾、花枝尾、螺旋尾等;苗龙多数无脚无爪,如果有脚数量也不等。
苗族龙纹常采用动物原型组合造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造型:
蛇龙。
龙头蛇身,龙身修长,有卷花纹或鳞甲,身体一边长有须鳍,往往呈盘绕状,周围配有蝴蝶、石榴及花卉等。
蜈蚣龙。
蜈蚣头,龙身修长纤细,从头至脚都长满须鳍,代表蜈蚣的足,有时双头,有时又是鱼身等。
叶龙。
或龙头或蚕头,龙身修长纤细,近似蜈蚣龙,亦有双身,身体两边长满须鳍,形如山中幽谷生长的野蕨叶。
鱼龙。
龙头,圆睁粗犷的两眼似金鱼眼状,鱼身鱼尾,全身鳞甲,两足形似鸡足,周边配以花草纹,有的则体肥而短,无足。
苗族妇女们解释是鱼变龙。
狮龙。
狮身龙鳞,角羽状。
有蚩尤乘坐狮龙图案。
飞龙。
龙头虾身、鸟身、蚕身、鱼身或叶龙之身,展开两翼,周围配以花卉或动物等。
水龙。
或称标准型龙,与汉族龙相似,龙头蛇身,有鳞甲,有三爪或四爪,极少五爪,周围为漩涡纹、鱼、虾等。
蚕龙。
张嘴的龙头,龙舌依稀可见,龙身是蚕身,有肢节。
羽条形龙尾。
有时后半身变形为方孔钱纹。
肥壮波浪形体,有两足、四足等,足形有的像鸡爪,有的则以花形表示。
二、苗族龙纹纹样的构图技法。
拼接组合技法。
一幅龙纹衣袖,其身、翅、尾、头等都是由宗庙、人物、花卉等若干组完整或片段纹饰拼接而成,视觉效果非常之好,达到远视为岭、近视为山的效果,整体观看则是独具个性的龙纹纹样,每一部分都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使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环形透视法。
环形透视技法不论是刺绣、织锦或蜡染,整个画面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作一非平面性的排列,但是画面层次分
明,每一部分图案的粗细分布匀称适当,显示出苗族人民高超的造型技能。
x光透视法。
x光透视法是以简明的线条勾画出苗龙的背、肋骨、内脏和脉络走向,更有韵味的是有时他们不满足于写实的摹拟,以花卉或虫须等象征性地点缀其中,完全脱离了写实摹拟的羁束,达到美化的装饰效果。
工艺造型技法。
运用主要是表现为挑花、织锦方面以经纬线走向为局限。
这种造型技法任由思维任意驰聘,图纹总是呈几何形状布局。
三、苗族龙纹纹样的色彩
苗族龙纹的色彩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素色龙纹和彩色龙纹两类。
素色的龙纹一般为白底黑纹或者是黑底白纹,黑白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而且十分素雅端庄。
彩色的龙纹色彩非常的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色谱,龙纹纹样颜色有桃红、朱红、银灰、果绿、紫罗兰、桔黄、藏青、金黄等,但在具体搭配时巧妙运色,大胆搭配,用色跳跃,对比强烈鲜明,加上紫青色的地布,同样让视觉产生以果绿为主的一种印象,并在绣片上任意钉上金黄色的微细金属亮片,使绣片在强光下光泽闪烁。
再以这样的绣片镶在青黑色的衣服上,穿著时以黑红相间的飘带裙和华丽的银饰相搭配,青、果绿、银白、红数色和谐过渡,显得端庄典雅。
有的苗族龙纹纹样则以暖色调为底,饰以各种不同明度与纯度
的冷色调图纹。
或在冷色调底上,饰以不同明度与纯度的暖色调图纹。
采用红、绿、青等色彩为主色,在主色之外小面积地调以其它辅助色彩,具有高度反差,强烈对比的效果。
也有低度反差,微妙变化的效应。
既有强烈、明快、艳丽的特点,也有协调、含蓄、微妙的特色。
四、苗族龙纹纹样的工艺特点
苗族龙纹纹样运用的工艺技法主要表现为刺绣、挑花、织锦等,或者是多种技法综合运用,做工非常精细。
技法任由思维任意驰聘,图纹总是呈几何形状。
苗族龙纹刺绣工艺,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巧。
以构图的美观性,造型的独特性和色彩的丰富性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龙纹纹样采用的刺绣工艺主要有平绣、辫绣、绒绣、结绣、堆花、缠绣、锁绣、破线绣、钉线绣、锡绣、挑花绣等。
挑花绣在龙纹纹样中运用较广,挑花绣先不起样,数纱挑刺,采取反面挑花正面看的手法。
由于对比色、相关色组合在一幅图案上,给人一种跳跃、活泼的感观。
五、苗族龙纹纹样的文化艺术内涵
(一)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展现。
苗族龙纹纹样是苗族人民民间信仰文化的集中展现,是图腾崇拜、动物崇拜而形成的巫文化信仰。
苗龙形象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神格也是千变万化的,除了主雨水,苗龙还可以管山林土地、守护家寨、送子等,因此兼具水神、山
神、土地神、家神、生殖神的性质。
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图腾与吉祥物的化身,具有多种神的功能,具有动物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象征。
人们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龙神的庇佑,它反映了苗族先民童年时期质朴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
(二)苗族文化符号代表。
苗族龙纹纹样是苗族文化历史的载体和展现,它反映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心理状态。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沉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一代代苗族人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使人感叹。
苗族龙纹纹样是有意味的形式。
苗族先民在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崇拜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和寄托,这是苗龙作为艺术符号的特征。
所以,苗族图案中出现的大量龙纹纹样是一种表达原始先民情感需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符号,是苗族祖先智慧的结晶。
在民族传统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苗族龙纹图案的符号学涵义还在于它的祖训意义和对民族凝聚意识的强调,这种对质朴的图案形象看图识字的方式很容易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像无言的文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教育作用,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因此它的内在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符号特征,而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
结束语:
苗族龙纹纹样是苗族祖先血液与精神的遗传,其中包含了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民族传统和审美情趣,也是代表历史、记载历史的重要象征符号。
文章通过对苗族龙纹纹样的深入分析,对苗族的历
史、文化、宗教、传统、审美情趣等进行了解分析从而更好的对苗族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苟双晓. 苗族刺绣龙纹特征及内涵分析[j].文艺争鸣, 2010(20).
[2] 燚林.苗族刺绣[j].秘书,2003(05).
[3] 韩振刚.我的苗族情[j].美术,2005(07).
[4]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苗族刺绣[j].贵州财经学院学
报,2009(01).
[5] 范明三,杨文斌.黔东南苗族刺绣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93 (01).
[6] 龙湘平.苗族刺绣造型特征[j].装饰,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