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课标要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情景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
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
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
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刘丽以默默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劳动是光荣的,幸福的。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自身的价值越大,幸福感越强。
【课堂探究】课本第102页
为什么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探究提示】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劳动使人品尝幸福,奉献使人生获得快乐,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是奉献着的人生,是以劳动为荣的人生。
因此,把奋不顾身工作着的人生看成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概念】何谓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的经历和受教育的条件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独特性。
它包括气质、性格、意志、智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性、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
督、自我控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举例】司晶出生九个月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活下去,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现在靠固定在体内脊柱上的三根钢棍支撑着身躯,无时无刻都忍受着肉体痛苦的煎熬。
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从来没有上过学,17岁才开始从旧报纸学习认字,每天坚持写日记。
后来她走出家门自谋生路,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所。
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她走上了北大的讲台,向学子们讲述自己如何顽强地与病魔斗争的经历,现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十大杰出青年,齐齐哈尔市福源心理咨询所所长。
(2)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个人素质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有助于在生命旅途上创造奇迹,
实现人生的辉煌。
【举例】把自己看得低一些
人最难看清得是自己。
有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上,自以为很有优越感。
而在生活中遇到完全不是想象那般顺利,不是埋怨运气不佳,就是抱怨怀才不遇。
在等待、抱怨、寻觅中,其实错过了很多的机会。
一个对电脑情有独钟的毕业生一直很优秀,他毕业后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电脑技术人员。
去一家电脑公司面试,同时竞争的另有两位男生,都毕业于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系。
老板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了三天试用期,去卖软件。
其中一个当即就放弃了。
三天后,另一个也主动放弃。
最后,他留在岗位上,做了一个月软件售货员后,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
堂堂计算机系的本科生,做营业员的工作确实与自己的目标差得太远。
那两位学生主动放弃这份工作,原因很简单,仅仅是跨不出自己给自己划的圈。
的确,因为“屈就”而放弃,我们经常会如此选择。
其实,哪来那么多一步到位呢?
(3)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
【举例】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
骄阳似火,烤得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
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水了。
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现在信念破灭了,一个个象塌了架、丢了魂似的,不约
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到:“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地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
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
他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
课堂总结: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教材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论述人的价值必须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第二层,阐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层,讲述了实现人生价值应具备的主观条件,即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知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