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163号令)政策解读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163号令)政策解读
检查机构
是指从事与认证有关的产品设 计、产品、服务、过程或者生 产加工场所的核查,并确定其 符合规定要求的技术机构。
立法依据的差异
86号令 立法依据: •《计量法》、 VS •《标准化法》、 •《产品质量法》、 •《认证认可条例》
163号令 立法依据: •《计量法》、 •《认证认可条例》
86号令
工作提供法律支撑,规范和促进检验检测市场良性发展。
修订《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改革
新形势产生 新要求
原有制度存 在不足
一些好的做 法需要固定
改革发展 的需要
163号令与86号令的区别
实验室
是指从事科学实验、检验检 测和校准活动的技术机构。
制度名称及定义的 差异
检验检测机构
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 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 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 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 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 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 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新政策及实施
一、163号令要点解读
二、新评审准则变化点
三、过渡期的做法
1
一、163号令解读
1、163号令的内容、改革亮点 2、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为要求 3、新评审准则的变化点 4、资质认定制度过渡期的政策
163号令——资质认定工作的规范
用途:用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管理
资质认定有效期由3年延长为6年。
简化许可评审程序和内容,时限不超过90日@。
确定评审关键控制点,加强技术和管理能力核查 ,简化文件审查。 区分首次、复查评审差异,根据申请事项、自我 声明和分类监管情况,确定评审方式,减少不必
要的现场评审。
对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缩短技 术评审时间。
163号令新增的规定
在资质认定条件和程序 一章
1、外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2、分支机构资质认定
关于技术评审管理制度
86号令
1、对评审的组织实 施规定较笼统模糊 2、评审人员要符合 要求,经考核合格 3、评审专家组独立 开展评审,并对结 论负责
163号令
1、自行或委托专业技术评 价机构 2、评审员培训、考核、使 用、监督制度 3、评审责任追究制度 4、评审员、专业技术评价 机构的禁止性规定 5、评审员的派遣-2人以上; 技术专家
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在我国境内有效; 证书与其附表共同构成对检验检 测机构技术能力的认定; 附表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批准的授权签字人及
其授权签字范围,
第二部分是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 范围。
关于“变更”
86号令
163号令
1、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性 质、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 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报告授 权签字人变更;资质认定检验 检测项目取消的;检验检测标 准或者检验检测方法变更的, 办理变更手续; 2、扩项、重大变更影响其符 合资质认定条件的,需评审。
163号令——资质认定工作的规范
改革亮点: 强调依法合规 强调公平竞争
使资质认定制度, 回归其技术能力和
强调减轻机构负担
强调从业规范
管理水平评价许可
的制度设计初衷。
强调事中事后监管责任
改革亮点1:体现依法合规
强调资质认定实行一次受理、一次评审、一次许可决定,进 一步完善统一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 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 ——明确的准入条件: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 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 信的管理体系;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要求。
VS
※ 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备设施 ◎ 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关于检验检测机构主体准入条件:
依法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依法注册/登记 的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包括检验检测,且不包括 影响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内容。
其他组织包括:
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分公司、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经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 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
改革亮点4:加强从业规范
突出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行业属性,落实机构
主体责任,促进检验检测机构严格自律。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或者以其他公开方式,公 布其遵守法律法规、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 的自我声明,并对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健全质量内控体系、逐步建立各类风险 防范体系,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和检验检测全过程的管控 ,保证对外出具的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积极参与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专 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和比对,不断提升能力。
163号令内容(2)
4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范:明确从业基本规范,独立 性规定,持续符合能力要求,出具规定,人员管理 规定,禁止性规定,报告标注规定,样品规定,档 案管理规定,分包规定,保密规定。 5 监督管理:明确监管机制,诚信档案及分类监管要 求,能力验证要求,信息公开规定,信息上报、自 我声明制度,问询告诫制度,注销规定,举报制度 6 罚则:分情节轻重,阐述了几种违规的处罚措施。 7 附则:阐述收费规定,解释权,实施日期。
1 2 3 4 5 6 7
总则 (7条) 资质认定条件与程序 (8条) 技术评审管理 (6条)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范(11条) 监督管理 (8条) 罚则 (7条) 附则 (3条)
163号令内容(1)
1 总则:阐述立法目的,明确检验检测机构定义,明 确资质认定范围,适用范围,管理机构,管理规定 和原则。 2 资质认定条件与程序:明确实施主体,资质认定条 件,工作程序,证书内容、有效期及标志,对分支 机构和外资机构资质认定规定。 3 技术评审管理:明确评审机构、要求、责任,不符 合项规定,评审员要求,监督,禁止性规定和处理 措施。
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 及复评的差异
86号令
1、3年 2、证书到期前6个 月提出复查申请
163号令
1、6年 2、证书到期前3个月 提出延续申请 3、复评可采取“书面” 或“现场”评审
VS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正式实施之前,原《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依然适用。 ——证书有效期内不再进行监督评审。
资质认定评审
总体时限:3个月
受理 行政审批
5个工作日
20个工作日
评审45工作 日,整改30 工作日
技术评审
发证
10个工作日
实验室认可: 初评6.5月;
复评5.5月
关于资质认定能力填报:
以汉字数字(一、二、三…)为序,设立通栏填写 检验检测大类; 以阿拉伯数字(1、2、3…)为序,填写类别(产 品/参数/项目) ; 以次级阿拉伯数字(1.1、1.2、1.3…)为序,填 写产品/参数/项目的名称;
改革亮点5:事中事后监管责任
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专业
领域风险程度、机构自我声明、认可以及监督检查、举报投
诉等情况,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 完善资质认定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信 息查询平台,公布取得资质认定的机构信息。 建立告诫制度:根据监管需要,就有关事项询问检验检测机 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发现问题的,予以告诫。 严格法律责任,过罚相当:对违法行为,设定警告、罚款、 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等行政处罚,使处罚于法有据,为监管
改革亮点2:公平竞争
凡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均可申请资质认定。
允许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成立。 消除部门、行业和地域垄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 开展检验检测活动,营造各类主体参与竞争的市场 环境,逐步提高市场化程度。
突出技术能力和管理要求,从“人、机、料、法、
环”等五个方面,科学制定资质认定条件,确定检 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组织的属性。
资质认定程序 (第10条规定)
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资质认定部门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
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依据资质认定基本规范
、评审准则要求,完成技术评审。(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 评审)。 自收到技术评审结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 许可的书面决定。 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 证书或不予许可的书面通知。
VS
第二十一条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评审员在评审活动中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告诫、 暂停或者取消其从事技术评审活动的处理: (一)未按照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和时 间实施技术评审的; (二)对同一检验检测机构既从事咨询又从事技术评审的; (三)与所评审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利害关系或者其评审可能 对公正性产生影响,未进行回避的; (四)透露工作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 密的; (五)向所评审的检验检测机构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出具虚假或者不实的技术评审结论的。
资质认定 计量认证
资质认 定形式 的差异
163号令
资质认定
163号令 131号令
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163号令 131号令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检查机构?
资质认定管理机制的 差异
86号令
• 认监委统一管理、 监督、综合协调。 VS • 省级质监局、直属 检验检疫局各依职 责负责辖区内资质 认定和监督检查
VS
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由CMA形成的图案 和资质认定证书编号组成,式样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