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家庭和家庭结构
(一)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血缘关系 既是自然关系也是社会关系 。 家庭是婚姻关系的产物,血缘关系从婚姻关系而 来,对家庭的存在与维系起着加固的作用。
(二)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作为人类生活的组织形式,家庭并不是从来 就有、一成不变的,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普 遍性的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家庭的职能、 性质、形式和结构都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反之,又对一定生产方式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 的作用。
4、家庭具有持续、稳定性。
家庭成员由于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因而形成 了较深的关系,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具有持续性和 稳定性,家庭在这种持续稳定的互动中才得以巩 固,互动一旦中止,家庭便会趋于解体。
(四)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家庭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普遍性。 ②相对稳定性。 ③复合性。
四、家庭生命周期
3、近代学者对家庭的解释
家庭是肉体生活与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纽带。 人类学家:从比较文化的意义上将家庭界定为共同使用火(厨房),也就是共同吃饭的 共同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角度来理解家庭。他们认为,“每日都在重新 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 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社会学家:更多地从家庭的社会属性方面来解析家庭。如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
2、西方
在古代西方,“家庭”一词甚至包含了“奴 隶”的意思。 farmilia(家庭)一词是从拉丁文Famulus (意 为“仆人”)派生来的 ,后来又指mason,现在 指family。
3、近代学者对家庭的解释
分成两个派别:一派注重家庭的生物学属性; 另一派则强调家庭的社会属性。克罗德· 列维—斯 特劳斯将这两派归纳为“纵向派”和“横向派”。 “纵向派”:认为家庭是建立在生物及心理基 础之上的,代际关系是根本性的; “横向派”:认为家庭是受某些社会方面的 限制的,把婚姻网看作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1、西方: 英语:family一词含义: 1.同住或不同住的父 母子女;2.一个人或一对夫妇的所有子女;3.由 父母子女、伯父母以及堂表兄弟姐妹等构成的近 亲团体;4.同一祖先的全体子女;5.雇有佣人的 户。
(二)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2、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家”、“室”、 “房”、“户”、“家族”有区别。
心理学家:强调家庭是人与人之间的生理结合。如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认为,
斯和H.J.洛克在《家庭》(1953)一书中指出:“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
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 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
4、中国现代对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 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中国大百科 全书· 社会学卷》 )
第二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结构的含义 (一)家庭结构的误区 1、把家庭结构单纯理解为家庭成员的组合方式, 用家庭人口的数量来表示。家庭结构不能等同于 家庭规模。 2、把家庭结构理解为家庭的内部构造,即内 部包含多少夫妻对数、代际层次数。
(二)家庭结构的含义
含义:家庭结构是家庭的构成,但不是 指家庭的经济、职业、文化的构成,而是特 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 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三)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
1、家庭是社会自然产物。 2、成员关系带有感情色彩。 3、家庭有一定的群体规范。 4、家庭具有持续、稳定性。
1、家庭是社会自然产物。
在家庭中,自然的血缘关系和世代关系是维 系家庭存在的重要纽带,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增加新的家庭成员,也是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的。
2、成员关系带有感情色彩。
它表现为三个层面:第一,家庭由多少成员 组成;第二,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第三,家庭 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
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往往扮演多种角色,他们 对家庭投入自己全面的个性和全部的情感。家庭 成员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帮助,在感情上相互慰藉 和支持。与正式社会组织不同,家庭中的成员关 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情感性关系,其 成员的活动交换,并不是严格按照等价交换的原 则进行的。
3、家庭有一定的群体规范。
家庭中有成员互动和家庭生活所遵循的准则。 但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并不是十分严格的,不是明 文规定的,个人的自觉性起着更大的作用。每个 家庭还有不同的家庭亚文化。
第四章 家庭和家庭结构 第一节 家庭是什么 第二节 家庭结构 第三节 家庭功能
第一节 家庭是什么 一、家庭的界定 二、有关家庭的其他定义 三、家庭的本质 四、家庭生命 周期
一、家庭的界定
1、中国古代 2、西方 3、近代学者 4、中国现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辞书《说文解字》对“家”的解释 是“凥也,从宀”。 《康熙字典》所录《说文》对“家”的解释 为:“豕(shǐ)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 人借为室家之意。” 而“庭”则指“厅堂”, 为“正房前的空地”。 从居住的角度解释“家”。
二、有关家庭的其他定义
1、家庭是一种满足某种功能的结构 有人宣称家庭是一种普遍性的制度,他们 认为家庭之所以被发现存在于每一个人类社 会之中是因为它履行着某一项维系社会生活 的基本功能,如繁衍后代,组织生产和生活、 抚育和教育子女等。 2、家庭是一种专制性的社会建构
三、家庭的本质
(一)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1、家庭的基础是两性的结合,被一定的社会制 度所确认,成为婚姻关系 。
一个家庭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便是一个家庭生命周期。 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 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 家) 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 开父母家) 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 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