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汽车平行进口发展情况介绍一、南沙汽车平行进口发展情况2015年,南沙自贸试验片区获批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政策,开始试水汽车平行进口业务。
4年来,汽车平行进口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从2017年起,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汽车平行进口口岸,迅速走到了全国前列。
(一)平行进口业务发展迅速一是进口数量迅猛增长。
4年来,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南沙实现了汽车平行进口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接连突破。
特别是2017年以来,平行进口汽车越过万台大关,达到13688台。
2018年,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南沙仍然完成平行进口汽车13788台,继续保持平行进口全国第二大口岸的地位。
二是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据中汽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各口岸平行进口汽车所占份额,分别为天津65.5%、南沙口岸9.9%(见表1),上海4.4%、宁波5.2%、青岛2.7%、福州2.2%、大连3.8%,超过大连、青岛、张家港、宁波和福州等老口岸,稳居华南地区第一,全国第二。
三是车型不断丰富。
南沙口岸仅2018年新增迈凯伦720S、保时捷918、宾利添越、玛莎拉蒂莱万特等11款全新车型进口,目前已有59款等车型。
四是产业加速集聚。
天津、大连、青岛、张家港、福州等老口岸的平行进口汽车龙头企业均到广东开始了进口业务,将广东作为其南方总部,辐射长江以南地区。
截至目前,南沙汽车码头共有平行进口汽车贸易、销售、融资、代理、报关报检等各类企业140家,2018年新增40家。
已形成集贸易进口、展示销售、物流运输、金融保险以及报关、合规整改、PDI检测等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平行进口汽车产业链。
五是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2018年,包括汽车平行进口业务在内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尽管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南沙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63.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进口额为972.1亿元,同比增长20.9%。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一是有高效的协调机制。
由市商务委和南沙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成立整车进口应急协调机制,安排专人对重要客户的车辆装卸到现场协调,充分发挥机制的作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跟踪车辆报关进口等情况,保障通关时效,提高服务能力,增强了企业在南沙开展业务的信心。
二是整车进口产业口岸环境不断优化。
海关等口岸联检单位针对汽车进口业务推出预审价、担保放行、国际延迟中转、质量溯源等一系列监管创新,同时,在落实汽车保税展示业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汽车保税展示业务。
三是南沙区推动银行机构制定契合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
组织银行与车企的业务对接会,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促成广州银行、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为广州金港等企业提供银行授信;学习借鉴外地在金融、开证、授信等方面先进经验,研究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
通过设立政府扶持基金或专项信贷风险资金池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汽车销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四是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广州市及南沙区政府从政策倾斜度、资金补贴力度和对外宣传等不同的维度加大对汽车平行进口的支持,并积极创新政策措施。
如公安局(车管所)实施广州市进口车上牌网络预约和统一审价的便利规程,平行进口汽车和中规车上牌规程完全一致,车主只要预申报相关材料和手续最快3天就可上车牌。
为了解决进口车商的资金困难,广州南沙海关经海关总署批准,推行了同业担保政策,实施进口汽车同业担保新模式,突破此前进口车商必须自行承担海关税款保证金的旧模式,新模式将传统的税收担保关系由“海关事务当事人—银行—海关”优化为“海关事务当事人—第三方主体—银行—海关”,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申办海关税款担保的难题,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南沙检验检疫局启动了进口汽车全球溯源新举措,并实现精准监管和快速验放。
只要是在南沙汽车口岸进口的平行进口车,通过扫描车辆上张贴的溯源二维码信息,就能查询到车辆的生产地、进口时间、报关报检时间、车型等信息,确保南沙平行进口车货源的真实性,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五是码头和道路设施不断完善。
2014年,南沙汽车码头获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通过,取得外贸整车进口资质。
该汽车码头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规模最大、设施条件最好的专业化汽车滚装码头。
拥有3个3万吨级泊位,泊位水深-12.5米,可停靠目前国际上最大型的汽车滚装船。
码头总占地面积为42.33万平方米,堆场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其中露天堆场37万平方米、室内堆场8万平方米),可同时存放商品车2万多辆,年通过能力超过100万台。
沙仔岛通过“三横二纵”的市政道路构建较为完善的交通路网布局,其中虎沙大道(沙仔二桥)及黄阁大道北(沙仔大桥)为沙仔岛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二、南沙汽车平行进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面临的挑战南沙汽车平行进口业务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零到全国第二的跨越。
但是,随着宏观微观政策的调整,整个汽车市场的下行趋势,还要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对南沙汽车平行进口下一步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六b标准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广州市原定于2019年3月1日正式执行国六b标准,后经研究延迟至7月1日实施。
国六b标准融合了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的先进之处,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对平行进口汽车而言,目前,国外只有少量车型符合国六b标准,它们进入中国市场还需要16万公里的耐久测试,预计需要8个月的时间,如果国外主机厂不提供车辆数据,耐久测试无法做,时间相应会更长。
因此国六b标准提前实施,会对南沙平行进口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在政策的限制下必将导致平行进口汽车企业无车可做,对外贸易数据将下滑。
二是3C认证的影响。
3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认证成本高、周期长,认证条件严格。
平行进口汽车需做3C认证,取得进口汽车3C认证要求非常严格,国六b的3C认证平均需要花费300万元和至少6个月的周期,南沙企业普遍反映成本过高、时间过长,使南沙平行进口汽车企业基本没有开展自有3C认证,而是通过从天津、大连等地买号解决,遇到国家政策调整,会面临无号可录的情况。
2018年6月以来,曾因3C录号停止及环保目录关闭导致南沙码头约有1600辆车不能报关出区,因从事此行业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年末面临还贷,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
三是配套措施的影响。
银行授信方面,市、区政府层面在推动银行机构服务汽车平行进口企业和客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银行授信仍然是制约南沙平行进口企业发展的瓶颈,在金融、开证、授信等方面亟须突破。
保税展示业务方面,汽车码头以外的保税展示业务目前还未实现突破。
码头航线方面,南沙沙仔岛汽车码头无固定中规车滚装航线,成为制约整车进口业务发展的瓶颈。
四是市场竞争挑战。
虽然南沙经过努力,成功抢占了国内平行进口汽车市场第二的宝座,但是与榜首的天津相比,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差距仍然比较大。
2018年,天津口岸平行车到港量达到9.17万台,数量是广州(13788台)的6倍多;天津占全国平行车进口总量的65.5%,比广州(9.9%)市场份额大55.6%。
同时,2018年11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38号),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第十九条),支持自贸试验区试点汽车平行进口保税仓储业务(第二十五条)。
在第一批(上海)、第二批(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之后,国务院2016年批复了第三批(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2018年又批复了海南自贸试验区,我国自贸试验区数量扩展到12个。
自贸试验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口岸进入汽车平行进口的行列,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五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2018年7月6日、8月23日和9月24日,美国先后对我国34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约20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我国也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先后对34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对广州市外贸进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进口汽车和进口汽车零配件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平行进口汽车特别是“美观车”受到影响较大。
由于中美贸易谈判还未达成最终协议,中美贸易摩擦仍然是南沙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一大影响制约因素。
(二)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南沙汽车平行进口具有相当的基础,发展势头强劲,背靠强劲消费能力和辐射力的华南市场,平行进口软硬件优势明显,未来发展前景美好。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总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明确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纲要》用一个专节阐述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提出要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强化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打造优质生活圈。
这必将进一步强化南沙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地位,集聚各类资源要素,促进南沙口岸汽车平行进口的健康快速发展。
在大湾区建设中,南沙一方面可以与香港、澳门汽车行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扩大平行进口汽车车源渠道,学习港澳汽车进口的成功经验,引进熟悉国际业务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湾区香港、深圳金融优势,引进金融企业,丰富金融产品,助推汽车平行进口发展。
二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广东是进口汽车的消费大省,2016年的消费量就占到了全国进口汽车消费市场总量的24%。
南沙作为华南最大、全国第二的平行汽车进口地,销量仅占全国的10%,即使在省内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如能像天津一样在全国开疆辟土,市场潜力更是不可限量。
三是日益完善的口岸基础。
广汽商贸国际汽车产业园项目一期一阶段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开展招商工作并策划一期二阶段建设及二期建设的前期筹备等工作。
近洋码头项目已取得码头港区的初步设计批复及一期一阶段施工图的批复,截至目前,产业园区疏浚工程已完成约44万立方米;码头港区二期、三期已完成土地出让手续。
海嘉码头项目已完成一阶段陆域形成、沉箱安装及A5区软基处理施工,正在加快推进二阶段辅建区建设及水工结构施工。
天津平碌(南沙太平洋国际汽车城南方总部)项目已提交招商项目例会审议,南沙正在与项目方沟通对接,进一步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就该项目投入产出、业态发展前景进行综合研判,抓紧推动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