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中市2019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中市2019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D、硝酸铵溶于水时,要从环境只收热量,试管②内空气遇冷体积缩小,从而①中的导管形成水柱,符合
题意。
故选 D。
考点:物质反应或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5.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
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澄清石灰水滴入稀盐酸中
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振荡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解析:B 【解析】 A.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正确;B.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无颜色的变化,错误;C. 活性炭具有吸 附性,能吸附色素,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正确;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 色,正确。故选 B。 6.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铵、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 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 B。 7.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会产生氧气,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B、水和生石灰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使得试管②中的空气膨胀,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也会放出大量热,使得试管②中的空气膨胀,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一、单选题
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点燃 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 C2H4 C.O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解析:A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CO2 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知,A. X 的化学式是 C2H4。故 A 正确。B.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B 错误。C. O2 中氧
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实验结果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凡是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该实验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故实验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
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 C 错误。D. CO2 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2=3∶8.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化合价等知识。
2.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D.V1 mL 水和 V2 mL 酒精混合得到 V3 mL 溶液:V1+ V2>V3 解析:B 【解析】 A、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生石灰与水反应没有发生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故 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 V1ml 酒精和 V2ml 水混合得 V3ml 酒精溶液:V1+V2>V3;故说法错误。 点睛: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就是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 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当然,有时也涉及到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问题;例如,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了 化学能;燃料电池时,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4.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 B 接触。若试管①中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 则液体 A 和固体 B 的组合不可能是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 H2C2O 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解析:D 【解析】 【详解】 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
B、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C、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故错误;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 A。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通过导管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该选项说法 正确; C、该实验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实验不能成功,该选项说法不 正确。 故选 B。 【点睛】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 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8.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 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染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