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号作用主要有:
1、表示解释说明。
例句: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例句: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例句:“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句: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例句: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示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示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一般逗号强调的是前面的内容,而破折号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
例句: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
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用在副标题的前面。
例如: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 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1.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5》)
2.我赶到学校上完课,跟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再拿邮袋,又重了许多──除了新收上来的一叠作业本,还有干酪、杏干、苹果,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小学《语文》第八册《女邮递员的信》)
例1中的“鲜花”是对前文“美好东西”的注解,用破折号引入。
例2中的破折号引入了对前文“重了许多”的说明。
再如:
3.小朋友,你知道这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3》)
例1例2中注解和说明的内容是到句尾结束的。
而例3则不然,对“雾凇”的解释到“花”这里结束。
这就体现了破折号的一种功能──折断原文,引入注解、说明。
二、延声作用。
表示某种声音的延续,表示人物语言的拖长。
例如:
4.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浪花》)
5.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小英雄雨来》)
例4的破折号,标示海水声音的延续。
例5中的破折号,标示读书声的拖长。
三、标志说话的中断或停顿。
例如:
6.“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
(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例6是“我”与“伯父”的对话,“那怎么──”是“我”对“伯父”的话产生了疑问时说的半截问话,原义应该是“那怎么又扁又平呢?”“我”没有这样问下去,中途打住了(中断),用破折号标志“我”的话既没有完,也没有说下去。
四、标志转折。
破折号引入的内容与前文发生了转换。
例如:
7.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1、表注释。
例:(1)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
(2)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表意思转折或转换。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用于标明语意递进,破折号后面的比前面的递进一层。
例: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用于标明因果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是原因。
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语言的延长。
例:“要不——摔跤”
4)、表示转折。
5)、表示插说。
6)、补充说明。
7)、副标题前。
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
——中央大厅。
()
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
3、“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
4、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5、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
6、我赶到学校上完课,跟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再拿邮袋,又重了许多──除了新收上来的
一叠作业本,还有干酪、杏干、苹果,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
7、小朋友,你知道这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 ()
8、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9、“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10.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
12、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11、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
()
13、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
1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
15、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16、“要不——摔跤”()
17、哦!这是她带的最后一个孩子——第19个。
()
18、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 19、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20、我学习语文的良友 21、我爱中国
──致《小学生语文学习》()──访欧日记摘选…………黄植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