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折号与省略号的作用及相关例子

破折号与省略号的作用及相关例子

破折号的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递进3.表示语音的延长4.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5.表示插说6.电脑应用7.加强重点8.分行举例9.用在副标题前10.标明作者11.补充说明12.表示总结上文13.表示语义的延续14.表示话未说完破折号主要用法与例子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

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表示补充说明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

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

例如:“太阳系除了八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表示话题转换表示话题的转变。

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表示语言中断表示话语的中断。

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

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表示声音延长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引出下文表示引出下文。

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

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6. 总结上文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

他把‘挹注’(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讲成‘不在乎,不注意’;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7.表示插说表示插说。

例如“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选自老舍《想北平》)“就拿他做个例子吧,——其实,这事每人都会碰到——有一次他……”句子的特殊成分,它是句子整体的一部分,但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是独立成分。

位置也比较灵,双破折号引出的就是插说,不能用括号。

8.分行列举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

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9.用在副标题前用在副标题的前面。

例如: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10.用于引文后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省略号的作用及相关例子一、用于引文的省略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例如: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小学《语文》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2.“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月光曲》)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

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

二、省略同类词句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

如: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4.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小学《语文》第六册《杏儿熟了》)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

再如: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例如: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

(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7》)例6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例7的省略号,省略了娃娃的“呜哇”的哭声。

四、表示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

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这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例8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

例9写了凡卡在极其悲苦的情况下向远方的爷爷发出哀求,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他的哭泣、他的控诉。

又如:10.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小学《语文》第十册《金色的鱼钩》)这个例子中的省略号表示欲言又止。

面对艰难的处境──草地茫茫,又没有干粮,老班长把他千辛万苦做成的饭都给我们伤员吃了,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

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的情感呢,欲说而又没法说。

再如:1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12.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小学《语文》第五册《群鸟学艺》)例11没容指导员再说下去,炸弹爆炸了,省略号标志语言被迫中断。

例12中的省略号,标志凤凰的话还没讲完,因转向叙述老鹰的想法,只得暂时中断。

五、双用省略号(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

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13.瀑布…………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2课)14.参观人民大会堂王叔叔今天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我高兴极了。

…………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盖得可真快啊!”(小学《语文》第六册第6课)例13《瀑布》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共三节,我们将第一节和第三节省略了。

例14《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全文共九节,我们将中间的七节(第2~8节)全省略了。

六、表示不语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

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现在我们来改写一下《穷人》这篇课文的结尾,体会省略号的这种用法。

〔原文〕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

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

七、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机枪不断的扫射,声音一定很长,在例15中用省略号标志。

八、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例如:16.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17.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小学《语文》第三册《小马过河》)例16中,指导员牺牲前气息微弱,说话难以整句进行,所以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志。

例17中,小马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难为情,说话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再如:18.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小学《语文》第八册《全神贯注》)这个例子中语言的断断续续,不是因气息微弱而造成,也不是受难为情的干扰,而是受思考的影响。

“还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呢?看,思考,语言中断,“左肩偏了点儿”(毛病)续上;“脸上”还有毛病,思考,语言中断,“对不起”又续上。

语言中断处用省略号标志。

这和前文(第四条)讲的标志“话没有说完”语言中断是一样的,只是前文讲的中断,是断而无续或断而不紧接着续。

总之,省略号的功能是标志语言的省略和中断(标志声音的延长可视作是表示声音的同类词的省略)。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不可与“等等”“之类”这些本身带有省略意思的词混用。

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甲)这家商店出售饰品,有戒指、项链……(乙)这家商店出售的饰品有戒指、项链等等。

(丙)这家商店出售戒指、项链之类的饰品。

从例子可以看出,“省略号”“等等”“之类”它们都表示同类事物的省略,使用中只能选用一种,不可同出一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