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中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第一部分 20XX年省评估团所提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1、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20XX年省评估团指出劳技等个别课程的开设还不够规范;存在招收寄读生的现象;收取了初中学生的捐资助学费;学生节假日参加市假日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
整改情况:近几年来,学校严格按照高中新课程标准开齐开全课程,严格按照长沙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已经停止了节假日补课;捐资助学费问题将随着我校初、高中剥离而得到根本解决。
2、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0XX年省评估团指出学校初、高中尚未剥离,且存在倒挂现象,导致学校生均校园面积达不到要求、南栋教学楼教学干扰大、功能室设备简陋及学校负债等问题。
整改情况:经认真研究,长沙市教育局向长沙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对十五中进行初、高中剥离部的请示报告,并得到市政府批准,已同意将十五中高中部整体搬迁到城南天际岭隧道附近办学,目前正在市发改委办理工程立项手续;市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校目前没有实质性负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XX年,市政府投资2600万的南栋教学楼今秋投入使用,并将北栋教学楼纳入国家校安工程进行加固改造,市政府投资了300余万元对校园整体进行了提质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3、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
20XX年省评估团指出学校的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籍管理不够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由市教育局下属的企业承包。
整改情况:近四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呈现跨越发展态势,高二学考合格率为20XX年98.2%、20XX年100%(全省第一);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20XX年28%、20XX 年37%。
且表现出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现象,20XX 年进校录取等第中, 4A2B以上学生二本上线率接近100%;3A3B以上学生二本上线率接近90%;2A4B以上学生二本上线率接近70%;学籍管理全面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常规一等奖;学校食堂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由市教育局所属企业承办,并作为当年市教育局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加以推广。
第二部分:近六年的主要办学成绩与办学特点一、以卓越的学校文化为核心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象征、符号和名片,是学校长久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是优质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
(一)办学传统积淀厚重文化十五中在近九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了厚重的十五中文化,铸就了新一代十五中人续写辉煌的基础。
八十九年前,湖南教育界名宿宾步程、曹典球等人创办了湖南私立明宪女子初级中学。
创立之初,不是办一所一般的学校,而要办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健美体格和爱国思想的学校。
明宪人以这样朴素的宣言,试图诠释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成为十五中人八十九年以来的教育坚守。
从此,明宪声名鹊起,与周南、福湘三足鼎立。
1952年改名为市四女中,1956年定名为长沙市第十五中学。
学校20XX年被湖南省教育厅授牌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XX年被湖南省教育厅首批授牌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XX年接受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复查。
八十九年来,为国家培育了四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有以黄学东、王建国等为代表的学界巨子,还走出了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考古学家宋少华等一大批名家。
(二)课题带动重塑学校文化20XX年,学校接受省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后,班子成员一起思考如何提质十五中的内涵发展。
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决定以省级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普通中学卓越教育五为要素研究与实践》为龙头,在追求卓越、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确立了创准一流名校的学校中期发展目标,以卓越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卓越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卓越的教育管理为保障,以卓越的教育方式为关键,以卓越的教育质量为目的,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卓越文化,从而引领并实现了师生生命质量的升华。
(三)卓越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卓越文化之追求卓越的内涵:一是把主动工作当做人生的幸福,被动工作当做人生的一种折磨,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主动多付出一点;二是信奉只要方向对头,力度够大,石头也可以飘起来;三是凡事认真,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四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是更多地用非凡的方式做平凡的事,创造性地实施,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五是突破平凡的合格,追求优秀和一流,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对手;六是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实现办事效率的最大化。
卓越文化之以人为本的内涵:一是就学生而言,坚持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走一条人生的和谐发展之路;二是就教师而言,以教师自主发展为本,本着尊重人性,注重发展,开发潜质,激发追求的人本理念,打造和谐的教师精英团队;三是就学校而言,学校发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四是就管理而言,分层管理,分层次承担责任,精细落实;五是就文化而言,坚守三公原则,尊重个性,共赢发展;六是就环境而言,构建两型校园,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为此,学校从课程设置、活动安排、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学生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全方位尊重学生情感,考虑学生需求,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生自主。
建立了导师制,对所带的那几个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关心,引导学生卓越发展;同时,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搭建梯度发展平台,让每天的工作都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目标的载体,要让我们的管理团队与教师在文化力互动形成过程中,实现教育的价值目标。
未来几年,我们将把文化的理念继续融入我们的课程课堂改革,融入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我们的各项活动以文化为支撑点,阔步迈向老百姓心中的名优学校!这也对正在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基层回应。
二、以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先导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品质,是决定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一)坚守成人为先的育人思想。
学校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推进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成为体格强健的人;我校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20XX年,学校还投入20多万元建设了高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一步彰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经过几年的探索,依托学校引导、文化浸润,在培养身心健康、行为规范、自主学习、国家情结的学生中构建了校本德育特色。
(二)坚定低进高出的育人信念。
我们充分认同加德纳多远智能理论,认为人人都能雕塑成材,为此积极探索建立以学生综合成长度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引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此学校成立了20多个兴趣小组,25个学生社团,每年都精心组织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社团节等校内四节,为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
同时常规性地开展了七星五旗一小组评比表彰,这些表彰,让孩子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三)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策略。
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以市级规划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学生三自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为龙头,加强了学生自主规划、自主教育、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积极推进值周班制度、班级自主管理制等活动,效果显著,学校在20XX年长沙市德育工作年度总结表彰会上介绍经验。
在教学管理中,以市级规划课题《中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为龙头,着力进行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该课题获20XX年市教科院课题评比一等奖,形成了比较成熟有效的双模(自学探究、当堂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学习小组为载体的四清学习模式)课堂教与学的模式,这是一种自主创新的模式,它对教育的本质作了一次有价值的诠释并彰显了十五中人的智慧。
123全文查看三、以卓越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优质教育资源,是卓越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为此我校切实提质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奠定了学校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石。
(一)教师素养不断提升一是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师德行为的文件,编印了《卓越员工素质读本》、《对教师的7条建议》等校本教材供教师学习,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师德标兵、魅力教师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评选表彰。
近年来,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达90%,涌现了省级优秀教师张红美等一大批先进教师。
二是搭建提升师能的平台。
首先,落实校本培训。
学校系湖南省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校、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校,积极实施一、二、三、五、七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落实青蓝工程和微格教研,实施外培工程,选派优秀学科带头人到洋思、衡水、河南沁阳等地学习研修,邀请了省内外的30几位专家来校讲学,每年暑假均进行为期一周的校内培训,全年出版四期《教育瞭望》并已逐步校本化,该刊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刊物评比一等奖。
其次是积极开展以小课题为载体的校本教研。
目前,每个备课组均有小课题,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研究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
这是消除、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校本竞赛。
学校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敬业杯教学比赛,每月推出一节新教材教学观摩课或示范课,单周进行规范的集体备课,双周推出单人或多人系列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一节校内研究课。
近五年来,3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已结题或正在结题或研究。
特别是学校独立承担的湖南省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普通中学卓越教育五为要素的研究与实践》和国家规划办正式立顶的课题《青春期性教育与自我教育》已完美结题。
一个国家级课题由一个学校独立承担非常难得,更彰显了卓越文化的厚重力量。
20XX 年,全校43位教师参与编写40万字的普通中学卓越教育一书已经正式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入选为20XX年全国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课题的结题报告在湖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规划与管理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花季雨季》成为国家级课题研究理论结晶。
这一切有效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了学校的科研特色和品牌。
(二)硬件资源品质不断优化20XX年,市政府投资近3000余万元筹建了南栋多功能教学楼,并对北栋教学楼进行加固改造装修;市教育局又斥资近300万元,实施校园提质工程,提升了校园的人文品位。
整个校园环境宜人、文化气息浓郁。
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先进,每间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每位教师均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机房、网管中心设施一流。
(三)、课程资源优势不断彰显一是构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着眼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目前,已开发出80余门校本课程,形成了选修课超市,结集印刷了一套共18本校本教材,正式出版了《花季雨季》校本教材。
二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体育特色。
近年来,学校实施了体育课程模块式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
同时,加强竞技体育项目建设,女子足球和羽毛球均属长沙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三是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
20XX年,学校经过长沙市教育局批准,以市级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多元化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为载体,与香港永蓝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美国ADP课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