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贸易术语案例1-01

贸易术语案例1-01


案例2分析
• 本案中合同性质已不属于CIF合同.因为: • 1)CIF合同是"装运合同",即按此类销售合同成交时,卖方 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 目的港的船上,即完成了交货义务,对货物在运输途中发 生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货物交运后发生的事件所产 生的费用,卖方概不承担责任.而本案的合同条款规定:" 卖方保证不得迟于12月5日将货物交付买方,否则,卖方 有权撤销合同……"该条款指卖方必须在12月5日将货 物实际交给买方,其已改变了"装运合同"的性质; • 2)CIF术语是典型的象征性交货,在象征性交货的情况下, 卖方凭单交货,卖方凭单付款,而本案合同条款规 定:"……如卖方已结汇,卖方需将货款退还买方."该条款 已改变了"象征性交货"下卖方凭单交货的特点.因而,本 案的合同性质已不属于CIF合同.
• 3.我某出口公司就钢材出口对外发盘,每 公吨2500美元FOB广州黄埔,现外商要 求我方将价格改为CIF伦敦。问:(1) 我出口公司对价格应如何调整?(2)如 果最后按CIF伦敦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签订合同,买卖双 方在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方面有 何不同?
案例1分析
• 我方的索赔是无理的。因为本案中,我 方收到货物后,所发现的部分货物的水 渍,是因我方业务员的疏忽而造成的。 所以,责任应由我方承担。因此,我方 的索赔是无理的。
• 1。我方以FCA贸易术语从意大利进口布 料一批,双方约定最迟的装运期为4月12 日,由于我方业务员的疏忽,导致意大 利出口商在4月15日将货物交给我方指定 的承运人。当我方收到货物后,发现部 分货物有水渍,据查是因为货交承运人 前两天大雨淋湿所致。据此,我方向意 大利出口商提出索赔,但遭到拒绝。问: 我方的索赔是否有理?为什么?
• 案例5:我国湖南某公司A以CIF釜山条件向韩 国B公司出口5万码苎麻布坯布,规定4月20日 前装运。A公司货物存放于深圳笋港仓库装货, 当天由深圳皇岗口岸报关,货物顺利抵达香港 的集装箱堆场准备装船。但因韩国C海运公司 拖欠香港码头费用引起纠纷,货物被扣留了20 天。货物无法装船,A公司拿不到已装船清洁 提单去银行结汇,又因货物已报关出口,且被 扣于香港,无法收回。香港码头解扣后,由于 商品季节性较强,A公司只能降价30%将货物 出售给B公司。A公司欲向海运公司代理索赔, 船务公司代理却因负债过多而逃之夭夭,A公 司损失惨重。
• 案例4分析:A公司贸易术语选择不当,承担了 本可以避免的风险。在FOB术语下,风险划分 是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假设卖方采 用了FCA术语成交,风险是自货物交于承运人 控制时转移,卖方在20日将货物运到装运港交 给承运人控制后就可以将货物的风险转移给卖 方承担。此案例中即使卖方采用CFR、CIF术 语,结局也是一样。此典型案例从一个方面反 映了传统贸易术语的缺点。
• 2.某进出口公司以CIF汉堡向英国某客商 出售供应圣诞节的应季杏仁一批,由于 该商品的季节性较强,买卖双方在合同 中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将信用证开抵卖 方,卖方保证不迟于12月5日将货物运抵 汉堡,否则,买方有权撤销合同。如卖 方已结汇,卖方须将货款退还买方。问: 该合同是否还属于CIF合同?为什么?
案例3分析
• 1)原报价为每吨2500美元FOB广州黄埔,现外商 要求我方将价格改为CIF伦敦,我方应调高对外 报价.因为,以CIF价格成交时,我方需要负担从装 运港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和保险费; • 2)如最终我方以CIF术语成交时,卖方不但增加 了订立运输合同和办理保险手续责任,而且还增 加了从装运港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和保险费这 两项费用的负担.但不论以FOB还是CIF术语成 交,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都以船舷为界.
• 案例5分析: • 1、从运输方式和风险划分角度看,A公司货物 从深圳仓库途径香港运至韩国,可看作陆海联 运。而CIF术语只适用于从香港到韩国这段海 上运输,A公司要承担货物风险直至“越过船 舷”为止。若选用CIP术语,A公司只要将货物 交给第一承运人即完成交货义务,此时,即使 货物扣于香港,风险也由B公司承担。 • 2、从保险角度看,。。。 • 3、从运输单据角度看,。。。“已装船清洁 提单”。。。多式联运提单,。。。 • 4、从出口港口选择上,。。。 • 5、从运输代理角度看,。。。
• 案例4:我国某公司A以FOB条件向美国B公司 出口一批价值10万美元的玩具。合同中规定装 运港为宁波港,目的地为洛杉矶长堤港,交货时 间为6月27日,由B公司投保平安险。A公司货源 充足,于6月20日就将货物运抵港口,由于未到交 货期,就将货物暂存码头。当晚,码头发生火 灾,A公司货物全毁。而此时,美国B公司所派船 舶即将抵达宁波港,A公司将货物损毁的事实通 知了B公司,并请B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B公司 以A公司尚未交货,货物风险尚未转移为由,拒绝 向保险公司索赔,反而要求A公司承担货物的全 部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