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
主讲人 赵明霞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5/8/2020
2
基本内容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价值量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5/8/2020
3
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并学会使用本章相关的经济学术语 商品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5/8/2020
4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导地位,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8/2020
10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理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它涉及到商品的产生、商品生产的条件、商品的 两因素、商品价值量、价值规律等方面; •它还涉及到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 规律。
5/8/2020
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 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 开始。
物品的有用性寓于物品自身之中,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 劳动多少没有关系。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
从质的方面看,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任何使用价值都有一定的数量。
5/8/2020
16
•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因素。商品必须具
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商品。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
5/8/2020
4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发展
5/8/2020
20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 关系,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5/8/2020
21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外在的,价值只有通
5/8/2020
33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再生产
理论等等理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枢纽。
5/8/2020
34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生产商 品的劳动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性和私人性,二者既对 立又统一。
•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经济关系。
•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只是在商品经济关系下,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才作 为抽象劳动的范畴存在,因此,抽象劳动是一个历 史范畴。
5/8/2020
31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使用价值、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 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两种劳动。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使生产出的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5/8/2020
39
因为:
社会主义社会除公有制之外,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这些 经济单位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不属于全民所有。
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还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不同 形式,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别。
集体所有制经济各经济单位之间,也没有劳动产品的共同所 有权。
即使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在公有制条件下各企业仍然存在着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之中。
5/8/2020
25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商品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不可能既实现其商品的价值, 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对于使用者而言,他也不可能既占有他人商品的使用 价值,又不支付他人商品的价值。
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5/8/2020
41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必须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每个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5/8/2020
2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
系。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
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泉。
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的
具体劳动共存并相互依赖构成社会分工体系。
• 具体劳动的永恒性。它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是人类
社会生存的永恒条件,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5/8/2020
30
抽象劳动 ––– 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是一般人类的体力和脑力耗费或支出。
利益差别。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
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因劳动的差别而引起的物质利益上的差
别。
5/8/2020
40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价值量
有质和量两个方面: 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从量的方面看,它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决定的。劳动
量是用劳动时间计量的。 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数量。劳动是用时间
5/8/2020
29
具体劳动 ––– 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为
有用劳动。具体劳动通过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
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具体形态体现出来。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生产物质财
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
5/8/2020
23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5/8/2020
24
所谓统一,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商 品,缺少其中一个,就不是商品。
•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一个物可以 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 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资 本论》,P54
5/8/2020
18
商品的价值
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就是两种商品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
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大体上是既定的。
5/8/2020
19
商品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来确定的?
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表明它们之间存
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成为生产者私人的事情, 他们的劳动又是私人劳动。
5/8/2020
矛盾解决——交换
36
马克思说:在私有制下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等
等。
5/8/2020
37
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 的。即:在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5/8/2020
22
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商品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 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
价值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在: 价值反映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价值也反映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有如下一些限定,才能成
为商品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必须是满足别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转到他人或社会的使用价值。
5/8/2020
17
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 与自然的关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 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
私人劳动是指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 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 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
5/8/2020
35
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对矛盾作用 的结果。
一方面,社会分工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 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这种社会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即不是由社会按需要事先有计划地安排的劳动。
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马克思认为——就是劳动!只要是商品,就一定是劳动产
品,就一定有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
“1斗小麦=15尺布”等式的基础:凝结了等量的人类劳动。
劳动是商品的共性,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确定的,而价值的
大小是由劳动确定的。
简单商品经济是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其特征有:
(1)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2)生产的目的是提高产品交换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 (3)简单商品生产者本人也在自己的经济单位从事劳动。
5/8/2020
9
发达商品经济
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个体劳动 社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极大提高 市场发育程度高 最大特点:市场在这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