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试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角度说明中药石膏的特性?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粉碎成粗粉,生用或煅用。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外用收敛生肌。
【主治】1本品大寒,具有强大的清热泻火作用,善清气分实热。
用于肺胃大热,高热不退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以增强清理热的作用。
2清泄肺热。
用于肺热咳嗽、气喘、口渴贪饮等实热证,常配麻黄、杏仁以加强宣肺止咳平喘之功、3泄胃热。
用于胃火亢盛等则证,常与知母、生地同用。
4煅石膏末有清热、收敛、生肌作用,外用于湿疹、烫伤、疮黄破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等。
2简述中兽医上的后海穴的取穴部位,阵法和主治?【取穴部位】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处正中,一穴【针法】小宽针、园利针或火针向刺入3~4.5cm,毫针6~10cm【主治】久痢、泄泻、胃肠热证、脱肛、不孕症。
百会:取穴部位,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针法: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4.5cm 毫针刺入6—9cm 主治; 腰胯风湿,闪伤,二便不利,后躯瘫痪。
后海穴:久痢,泄泻,胃肠热结,脱肛,不孕3简述中兽医学的病因分类及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根据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的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等)三大类。
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性的学说,称为病因学说。
中兽医学的病因学说,不仅仅是研究病因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病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的特性,从而将其作为临床辨证和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之一。
4一斑点犬,3岁,腹泻近3个月,先后用抗生素、消食灵等,为见好转,临诊食欲不振,肠音亢进,每天便10次,呕吐,舌色淡白。
1、该犬发生什么类型腹泻?2、解释该病发生的机制?3、采取什么原则,以什么药剂作为基础方比较好?1应属脾虚泄泻。
2长期饮喂失调使脾胃虚弱,胃肠不能够腐蚀水物,脾胃虚不能运化精微,腹泻频频,粪中带水,完全不化有三月有余,故病重见肌迟粪滞,脾胃虚则气虚,气虚则导致阳虚。
阳虚则表现为寒,寒聚中焦则胃气上逆,则见呕吐。
3治疗:补益中气,利水助阳,以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散加减。
5中兽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脏器概念有何异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兽医学中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中脏器的概念,虽名称相同,但其含义却大不相同。
脏腑不完全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例的概念、某一脏活脏腑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包括了现代兽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兽医学中某个脏器的功能,又可能分散在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
因此,不能将二者等同看待。
6简述脾主运化的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再由脾进一步消化及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到周身,以供机体生命活动之需、脾的这种功能健旺,称为“健运”、脾气健运,其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全身各脏腑组织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反之,脾失健运,水谷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精神怠倦、消瘦、营养不良等症、二是指运化水湿。
即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
脾在运输水谷津液的同时,也把水液运送到周身个组织器官中,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7简述六要脉的脉象特点及其所主症状?1浮脉与沉脉浮脉:脉象:轻按既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主证: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
内伤久病的虚证也可见浮脉,属虚阳外越的表现。
脉浮大而空,按之如葱管样,称为芤脉,见于大失血。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主证:主里证。
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表邪初感而见沉脉者,为表邪外束,阻遏卫阳于里,不能外达所致2迟脉与数脉迟脉:脉象:脉来迟慢,马、骡一息不足三至,牛一息不足四至,猪羊一息不足五六至主证:主寒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迟而无力为实虚证;浮迟是表寒,沉迟为里寒。
此外,热邪寒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
数脉:脉象:脉来急促,马骡一息四至以上,牛一息五至以上,猪羊一息七八至以上。
主证:主热证。
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浮数是表热,沉数位里热。
此外,虚阳外越,也可见到数脉,但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3虚脉与实脉虚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主证:主虚证。
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证。
实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主证:主实证4滑脉与涩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证:主痰饮、食滞、实热。
此外,母畜妊娠时异常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涩脉:脉象:往来艰涩,欲来而未即来,欲去而未既去,如轻刀刮竹。
主证:精伤、血少、气滞、血瘀5洪脉与细脉洪脉:脉象: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特点是脉阔,波动大,满溢指下。
主证:热盛。
此外,热病伤阴,阴虚与内,阳盛与外,也可见洪脉,但按之无力。
细脉:脉象:脉幅细小,但应指明显,特点是脉窄,波动小。
主证:诸虚劳损,阴血虚为主。
此外,湿邪困阻脉道,也可见细脉。
6促、结、代脉促脉:脉象: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数而不规则的间歇。
主证:阳盛实热,气滞血瘀。
结脉:脉象: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缓而不规则的间歇。
代脉:脉象: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即呈缓弱而有规律的间歇。
主证:脏气衰败,痛证,跌打损伤。
8构成脉象的八要素?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深浅。
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2至数,指脉搏的频率。
以一个呼吸周围为脉搏的计量单位。
一呼一吸为“一息”。
3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段脉。
4脉力:指脉搏的强弱。
5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
6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迟缓程度。
脉管绷紧为弦脉,驰脉为缓脉。
7均匀度:1脉动节律是否均匀,2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
8脉宽: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洪脉(大脉)狭小为细脉。
9为什么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1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度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2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
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0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请结合病例说明?1急则治其标指疾病过程中标症急着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害病畜生命和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治标法,如,结症继发肠臌气显然结症是本,臌气是标,但臌气严重病势急,如不快速解除就会危及生命,当务之急就是应穿刺放气或用其他办法解除气胀以治标,待缓和后治本。
2缓则治其本指一般情况下,凡病势缓而不急的皆须从本论治,如脾虚泄泻不是无伤津脱液的严重症状,只需健脾补虚使脾虚之本得治,则泄泻之标解除。
3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俱重,在时间或条件上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
如,气虚感冒时,先病以气虚为本,后感外邪为标,单纯益气,则表邪难去,仅用发汗解表则更伤正气,故因标本同治。
11简述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头部,后肢三阳经,由头部开始,经腰背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置内侧,经腹达胸。
其流注次序为:肺经大肠胃,脾心小肠会,膀胱肾心包,三焦肝胆回。
12何为六淫?其治病有何特点?六淫即为六种相对异常之气,六种不正之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其治病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兼挟性转化性13证、症状和疾病三者有何区别?“病”只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病理过程,即疾病的全过程。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而“证”即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不同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病性和正邪关系的概括。
它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例变化的全过程14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舌,在液为涎。
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
15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病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兽医认为疾病是动物体内阴阳两方面关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于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
2说明疾病发展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性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出现阴阳相互转化。
3判定疾病的转归,认为疾病经过调其阴阳,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则以痊愈而告终,若继续恶化,阴阳离决而死亡为转归。
16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征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嫁墙2五行将自然界和动物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归为五类3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和制化以及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的关系。
17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1在诊断方面a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一般口色红黄赤等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迈向沉、洪、滑者为阳,细、沉、迟、涩者为阴,凡口干而渴为阳润而不渴者为阴。
b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病位和正邪消长来分辨阴阳并以阴阳作为总纲,统领各论。
2在治疗方面a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偏盛、偏衰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泄其有余,补其不及,调整阴阳使其重新恢复,协调平衡成为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其治疗原则。
b从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18简述中兽医的整体观念?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指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个方面。
它贯穿了中兽医学、生理和病理诊法、辩证和治疗各方面。
1动物本身的整体性,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相关性,中兽医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
动物体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
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
3因时因地因畜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的体现。
19望精神在中兽医有什么重要意义?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类型?两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1精神或称神,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不能离开机体而单独存在,行健则神旺,行衰则神惫,观察神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内脏,气血阴阳的变化,病位的深浅,病情的深重和预后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