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TRANSPOWORLD 2011 No.10 (May)
134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文/祁志刚 王 强
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国家将逐步改变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化到以增加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必将受到影响,发展将逐步由扩张式转向为集约式。

土地政策对高速公路发展的制约
自交通部于2004年4月6日下发《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以来,土地政策逐步成为影响公路建设行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政策因素。

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18亿亩耕地保有量指标要坚持到2020年。

2005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22亿公顷(18.3亿亩),这就意味着未来10年,全国平均每年可用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只有200万亩左右。

按照《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每年新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建设需占用土地面积约99.6万亩。

99.6万亩占用土地面积包括已有道路占地、荒山、荒地等占用土地,不会全部是农业耕地。

尽管难于进一步估算出其中需占用多少耕地,但与国务院土地宏观调控要求提出的全国年耕地可允许减少面积为200万亩的硬指标相比较,可占用耕地紧
张的形势对公路建设的制约作用已不言而喻。

投融资体制对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的多元化、多渠道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体系中,来自商
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占了很大比重(约60% 70%左右),此外,大约占总额的6% 7%的中央财政的投入和省市级地方投入,加上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构成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四大资金来源。

随着国家投融资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进一步向社会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开放。

公路建设领域外资投资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逐渐增加,公路建设项目的业主也将更加多元化。

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行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建设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已成为各级政府决策者们的共识。

公路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资源消耗集中,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密切关联,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公路建设给当地带来交通方便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国家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以及融资成本等对高速公路建设影响很大。

1988年沪嘉高速的建成使我国高速公路实现零突破,但一直到1998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都比较缓慢,为应对亚洲经济危机,从1998年开始,高速公路投资实现重大突破,高速公路建设行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至2007年时,国家经济一度出现过热迹象,国家开始大幅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发展也开始放缓。

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这一趋势,高速公路建设行业重新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T
RAFFIC & PLANNING
交通规划
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自2004年交通部在全国交通勘察设计企业工作会议中提出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以来,重视环境保护、使公路接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保创新设计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公路勘察设计项目中得到应用与实践。

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基于前文有关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公路建设占用土地相关内容的分析,未来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市场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放缓,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周期将延长,非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外项目的立项审批难度加大,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如果市场供给不能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仍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则将会导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价格——收费水平将会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环境将会恶化。

因此,建议今后高速公路行业内企业应适当控制员工数量的增加,转变单纯依靠增加员工的数量来增加生产能力的发展方式,注重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

合并并购将逐渐增多
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实现行业资源的整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市场需求增长放缓,这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企业提供了一个战略性扩张机会。

这将有利于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方式做强做大,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行业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总体发展水平。

建议行业内具有技术、人才、管理、品牌、资金等竞争优势的企业关注这种战略性扩张机会。

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战略性进军铁路市场
2004年12月31日,建设部、铁道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放铁
路建设市场的通知》(建市[2004]234
号),明确提出了近期铁路建设市场开
放的范围,其中规定:具有甲级公路
(公路、特大桥梁、特大隧道)资质的
设计院可以从事铁路路基、桥梁、隧道
设计工作;具有公路施工特级资质的企
业可以承担铁路土建工程施工。

目前,高速铁路建设行业正处于
高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
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其中:规划建
设新线约1.6万公里;规划既有线增建
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
里。

完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任务,需要
基建投资2万亿元,平均年基建投资额
约1000亿元。

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为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进入
时机。

将会有更多的公路建设企业走向
海外市场
在国内公路建设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的情况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公
路建设企业关注国外市场。

随着亚非
拉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其
基础设施建设会经历一个较为快速的
发展阶段,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
达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这是
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
必经之路。

就国内公路建设企业的国
际市场竞争力而言,与发展中国家本
土同行业企业相比,国内具有技术、
经验、业绩等方面的优势;与发达国
家领先的同行业企业相比,国内具有
劳动力成本优势。

并且在历史上我国
与这些国家建交时间比较长,外交关
系都比较良好,这为国内公路建设企
业进入这些国家从事公路建设业务提
供了较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建议行业
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关注海外发展
中国家的公路建设市场,收集市场信
息,储备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实施走
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及对公路建设
行业的影响
从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澳
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加拿大、
前南斯拉夫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入
修筑高速公路的行列。

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
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3万
公里。

就世界范围来看,高速公路已
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无论
其主体工程还是配套设施的发展已经
相当完善,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
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信息化管理、环
境和景观等问题,并正向以计算机技
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为
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

从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看主要有
两个特点:一是网络化,如北美、西欧
的高速公路网建设;二是智能化,20世
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西欧等国
竞相大量投资进行智能车辆与高速公路
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运用现代信息、
通信和控制等技术,通过车辆与道路的
双向信息沟通,以达到缓解道路堵塞、
疏导交通、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
故、降低环境污染等目的。

据美国有关
方面的研究,智能车路系统能使高速公
路网容量提高一倍,使道路拥挤及油耗
损失降低25%~50%,酝酿多年的这场
新的高速公路技术革命已引起人们的极
大关注。

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对公路建设
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发展
方向决定了公路建设企业未来发展的
方向。

从国外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来
看,国内公路建设企业现在应该开始
着手高速公路的安全性、智能化、信
息化管理、环境和景观等方面的技术
公关,加大该方面的技术开发投资力
度。

只有正确地把握住未来高速公路
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35
2011年第10期 《交通世界》
(5月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