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三热点材料作文“与人相处的困惑”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热点材料作文“与人相处的困惑”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热点材料作文“与人相处的困惑”原题解析及
优秀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

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可能你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次作文试题是新材料作文,材料第一段设置了这样的情境:一位大一新生进入陌生环境,为与室友、同学相处困难感到困惑,无奈之下,他只好向长辈们请教,长辈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

材料第二段是作文的要求:可能你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面对这样一个比较宽泛的题目,考生往往容易信马由缰、不着边际地去生发议论,这样就会出现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现象,因此,材料让长辈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就规范和约束了行文的方向,实质上也就是给我们指出了与人相处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原则和方法去与人交往,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和谐,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困惑。

所以,题目要求我们“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撇开“上述建议”去自由发挥,去大谈自己心中的交友原则和方法,去畅谈自己的交友之道。

如果离开材料随意生发,就算扣题不紧,就没有把材料的要求落到实处。

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四条建议,这又给大家给出了自由选择的空间,虽然都是长辈们给出的建议,但在每个同学的心目中,它们还是先后有序,轻重有别,各人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合理安排写作的重点和行文的顺序,这又能见出每个同学对问题的不同思考和认识。

其实,长辈们的这些建议就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与人相处时要以己度人,换位思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说对人要有爱、敬之心;“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是说要胸怀广阔,学会包容;最后的“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则是说涉及到原则、底线问题时,还是要坚决捍卫,严格遵守的。

总之,与人相处,既要团结有爱,和谐包容,又要坚持原则,和而有度。

而“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一要求,就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写成议论性质的文章,要谈自己的体会,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写成其他类型的文章也就没有突出题目的要求。

优秀范文
敬而后近
人身在社会之中,少不了与人相处。

好的人际关系使你如鱼得水,顺流而下;而坏的相处方式则使你如履薄冰,颤颤惊惊。

想要与人交好,学会尊敬则是必不可少的。

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个尊重他人的人,无论面对谁,都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反之,连学识不丰的孩子对你也只有不屑。

陈太丘与友期行,失期不至,非礼也;友人对子骂父,不敬,太邱子不屑。

失约是不信,而失敬则是个人素质的丧失。

对任何人,对方的做法是他的修养的体现,而你的态度展现的却是你自己的素质。

友人的冒犯使孩童也对他心生厌恶,对人不敬,只会引来别人的鄙弃与作呕。

做到待人如待己,才是真正的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我们在自尊的同时换位思考,才会明白他人需要的是怎样的尊重。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件连自己都不愿做的事,凭什么要别人会去做?当你在与人相处时,如果将他人的处境模拟,体味身临其境时的感受,你才能够理解他人的心境和做法,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来尊重他人,就同对待自己一般,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处理好人际关系。

尊重非易事,时刻尊重更是难上加难。

在生活之中,我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各界因素的干扰,使我们处在不同的状态。

当我们愉悦时或许会以礼待人,在失意、愤怒时或许就是另一副面容。

一个人在消极情绪下的待人态度,正是一个人涵养的体现。

蔺相如受辱后依旧“不与其争列”,才使
得廉颇负荆请罪。

一个人只有受到侮辱,才懂得尊重的重要。

蔺相如位居廉颇之右,依旧以理待之才最终赢得二人的友情。

相反,遍观网络世界,双方只因小小摩擦,怒火中烧,激烈争论,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多一份宽容与尊重,少一份争执与怒火,互相尊重,哪怕对方只是一个陌生人,甚至是敌人,哪怕自己此刻心情是多么糟糕,我们都应该平心相对,以礼相待。

尊敬他人,嘴上容易,行动则难。

要想与人相处更好,就得将尊敬二字记于心,践于行,施与众人。

致敬生活的善意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的善来喂养他人,他会感到失落。

”我们扮演着一个善良的角色,用爱为自己代言,又怎么会得不到他人的友好与敬意呢?拥有一颗真诚至善的灵魂,才能看到与人为善的快乐。

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早就教导我们,生活不是一场等价交换,而是爱与善交织的路途,路的尽头是至善至美的人性的光辉,或许是我们拙于表达,在这个沉默的时代里不敢发声,转为冷漠,不理解另一个人,于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在父母独爱宠溺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才不会适应与他人相处,才惑于解决这些问题,忘却了我们本该付出的真诚。

《边城》中描绘的质朴醇厚的乡土风情令人向往,老爷子爽朗大方助人为乐的形象也收获了每一个人的尊敬。

而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有矛盾与隔阂再平常不过,要想跨越交流的鸿沟敲开心灵的大门,我们只有从自身出发,用对他人的敬意和真诚为自己赢得自尊。

学会爱人,才会赢得更多人的爱。

“岳家军”的声名威震四海,岳飞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凝聚了人心而无坚不摧。

“板凳妈妈”许玥华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那一名名孤儿在她残缺的躯体呵护下才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

“兰小草”的匿名捐款,秦玥飞的麦田守望,他们都是在用至情至善的爱来阐释一个个高尚的灵魂。

他们教会我们与人为善,善必有报。

学会敬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尊重他人让我们拥有君子的品行和高尚的灵魂,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

阿里巴巴集团每一名员工辞职后也会得到礼遇和尊重,这才让大家凝聚力量尽心工作。

刘邦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这才使他手下名人汇聚,助他成就一番伟业。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在与人相处中展现我们尊敬他人的品性,同时也享受到他人的礼遇与关怀。

三毛曾说“心之如河横亘千里,期间有舟子数百,除了自渡,别人爱莫能助。

”正如白岩松所说“人生是场修行”,我们終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与生命中的每个角色都友善相处,才能体味到尘世的快乐。

更何况,世态风情比清风明月更饶有姿味,可当书读,可当戏看,关于爱人,关于敬人,都值得细细品味。

评语:本文优点有三:
1.立意明确、思路清楚拥有至诚至善的灵魂,却享受不到与人为善的快乐,反倒在冷漠隔阂里不敢发声,这就是与人相处的困惑;《边城》的“和谐”启示我们要学会爱人、敬人,才能跨越交流的鸿沟,敲开心灵的大门;在人生中修行,品味怎样爱人、怎样敬人,是自渡也是渡人。

2.方法灵活,论证有力文章引用名言、列举事例、正反对比阐述观点,凭添了论证的力量。

紧贴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3.语言精美,句式灵活,结尾“世态风情比清风明月更饶有姿味,可当书读,可当戏看,关于爱人,关于敬人,都值得细细品味。

”深刻隽永,耐人回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