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 、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学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的全部外在因素。

系统方法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
媒体的几大特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最大价值率:价值(V)=功能(报酬)/要付出的代价
微格教学系统组成: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地面接收网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是指希望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发生改变的明确阐述。

认知领域:按智能特性的复杂程度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教育目标情感领域: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和价值五个等级
动作技能领域:模仿、操作、精确、联接四个等级
诊断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前是否具有新的教学单元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的,它是评价的主要形式。

目的在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知道哪些教学目标尚未达到,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本阶段的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1.通过形成性测验调节学习活动
2.通过学习成果的确认而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的后得到满足感,对
学习起促进作用。

3.可判断学习上的难点,提供矫正学习的方法,使今后的学习方向更为明确。

戴尔的“经验之塔”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

3.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香农---韦弗模型:
拉斯韦尔五W模型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传者信息传播媒介受者效果
媒体的延伸带来的影响:
1.扩大和提高了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
2.打破了感官的平衡
3.使得媒体功能具有互补性
4.促使媒体自身向深广度发展
为了提高媒体的使用价值,可以采用:
1.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2.成本不变,提高功能
3.降低成本,提高功能
4.成本略有提高,更大幅度地提高其功能
5.功能略为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的作用:
1.提供现代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的条件
2.提供现代学习资源利用的条件
3.提供现代学习过程设计、开发与利用的条件
4.提供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现代管理与评估条件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1.集成多种媒体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2.多媒体语言实验室 2.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多媒体网络教室 3.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4.现代教学媒体资源中心和视听阅览室 4.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5.校园网络系统 5.以学生为中心,适合于个别化教学
6.校园闭路教育电视系统
7.学校现代教学媒体开发中心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1.课堂演示型 1.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发展和优化的原则
2.学生自主交互学习型 2.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兴趣的原则
3.专业技能训练型 3.科学性、思想性、教学性的原则
4.教学游戏型 4.交互友好原则
5.模拟实验型 5.移植性、可重用性原则
6.资料检索阅读型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主要方式: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方式
1.复杂问题层次化
2.多媒体个别化自主学习
2.静态图形动态化
3.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探究学习
3.展示演变过程
4.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学习
4.计算机模拟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1.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先进性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3.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4.教育的对象、内容、层次和形式的开放性
远程教育的作用:1.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
2.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化社会
3.有利于跨越数字鸿沟,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4.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
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部:
网大:big,com
中国基础教育网:
大眼睛科技教育网:
101网校:
北京大学图书馆:
图形图像文件格式:gif,pcx,tga,eps,jpeg,tiff,dcs,pict,wmf,dxf,pal,pcd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目标控制原理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2.要素分析原理 2.设计教学策略
3.优先选择原理 3.进行学习评价
4.反馈评价原理
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分析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明确学习内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
2.确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等
3.进行学习评价,重点在形成性练习的设计,以便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
期目标。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1.设计教师的主导活动
2.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
3.设计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4.设计媒体的运用方法
5.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学习评价的特征:
1.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2.以客观资料为基础
3.采用科学的量化方法
4.作出价值性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