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再生水(中水)的供水安全
摘要:随着再生水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回收利用率也
不断提升。
人们对其供水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它的供水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及和谐。
认识到再生水供水安全的重要性,并对供水安全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再生水水质,促进社会和谐,方便居民生活。
关键词:再生水;供水安全;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ecycled water recycling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recycling also rise. it is about its water supply security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high, its water supply security directly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o realize the recycled water water supply secur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supply security to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recycled water water quality, promote social harmony, convenient life residents.
keywords: renewable water; water supply security;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资源匮乏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的共同现象,随着社会化
进程不断加快,各行业迅速崛起,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缺水危机,需要对水源进行非传统的二次开发。
作为最经济最具稳定性的再生水成了开发的主要路径。
1、建筑再生水概况
集中式、分散式是城市再生水回用的两种模式,共同组成城市的再生水系统。
集中式又被称为城市再生水。
规模比较大,城市污水厂将污水进行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便可将再生水通过管道输送给各用户。
建筑中水或建筑再生水是分散式模式的常用称谓。
其规模比较小,中水水源来自建筑或小区的污水,经科学处理后继续在原地区循环使用。
2、建筑再生水供水安全的重要性.
建筑再生水除了应用于农业、工业外,还常用在城市小区绿化、居民住所的冲厕、景观补水、洗车、道路洒水等多种使用范围。
按水质标准可将我国的再生水大体上分为生物学指标和物理学指标。
物理学指标是一种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味觉等直观感受的一类,容易被人们直接反应出来。
而生物类是一种比较微观的不容易被人察觉的指标群,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范围才能反应出其水质好坏。
因此,生物学指标是人类健康影响的重要方面,再生水来源于对生活污水、洗涤、洗浴等,其水质的消毒是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如果没有保证消毒合格,当用于景观、绿化、道路喷洒等,就会给社会和人们生活生命健康造成特别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城市再生水规模大,使用范围广,受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关注力度比较大。
为了管理方便,运输方便,常在城市污水厂邻近或直接在污水厂中建设再生水厂。
有比较强硬的管理机制、技术到
位的管理人员。
一般情况下,处理出来的再生水水质都能得到保障,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与城市再生水相比较,建筑再生水规模小,往往管理不到位,达不到国家再生水水质要求标准。
有色、有味、不清澈是再生水没处理好的常见表现,在媒体曝光上经常有此类现象的发生。
如果建筑再生水不处理好达到水质标准,短则直接对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则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建筑再生水的供水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3、建筑再生水安全供水对策
3.1完善建筑再生水供水工程的验收和备案制度
在我国很多地区,建筑主体工程与再生水工程不能同时施工,设计使用的现象陈常见。
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初期,入住小区的人口比较少,人均使用水资源较少,原水量严重不足,再生水设施规划往往比主体建筑晚几个月才能被投入到使用中。
主体工程的竣工备案与再生水设施验收没有停步落实。
这与我国“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的再生水工程与主体工程的同步协调性相违背。
以北京市建筑再生水情况为例,根据调查,北京市建筑再生水处理设施备案的有三百三十座,但实际的设置的再生水处理实施超出四百座。
由于对未备案的再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居民生活安全供水无法保障。
特别是一些远离政府监管部门的小区,再生水通常无法安全供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对开发商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
在开发商进行主体建筑施工、环保、消防等验收备案的同时,
应要求其完成再生水设施施工以及交付相应的手续,运转三个月之前必须到当地节水部门申请验收与备案。
3.2将建筑再生水纳入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建筑再生水虽不及城市再生水的规模大,水量大,影响力大,但是它对整个城市再生水设施以及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在进行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建筑再生水应占有其应有的位置。
现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城区由于发展的需要,不断向四周扩大建设新居民楼房。
而由于城市再生水管道无法在短期内安置到新建设地区,建筑再生水成了解决水资源浪费同时也存在缺乏的关键。
为了将建筑再生水设施系统管理,发展成规模化,一体化,应对建筑再生水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将所在地区接水管理部门与地区建筑规划相结合,对各业务单位、物业公司、房地产商等进行统一协调。
3.3重视建筑再生水水质
水质问题一直是建筑再生水的核心,水质得不到保障,居民健康生活也就无法保证。
下面将对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1)担负设计随着社会各行业也别是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加强。
有污染就有治理,所以,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同时谋取经济效益,许多环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虽然数量极多,但是水平各有差异。
为了使整个水平的提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有关建筑再生水的施工规范与标准及设计方案
要纳入地方相关制度规定中。
鼓励建筑再生水设施的自动化、集成化,支持参与市场竞争,让技术水平好、信誉度高的环保公司进入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不仅改善了环保市场的市场环境,也保证了其质量的不断提高。
(2)运行经费与生产成本差异大。
在很多建筑再生水设施中,实际处理能力与设计能力偏差现象普遍存在。
实际进出水水质、人工消耗、耗电量、维修等多方面情况与原有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仅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设施的实际处理水量与设计能力相匹配,剩下的部分在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设计处理能力下运转。
一方面是过于高估了再生水水源,另一方便一些构筑物设计不合理处理起来出现偏离,这是目前造成再生水设施处理成本比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北京政府部门规定再生水为每立方米一元人民币,而经过氧化、混凝沉定过滤过的再生水的造价成本为每立方米1、4元至2.0元不等。
因此,物业公司处于亏本状态运行再生水设施。
这与其初衷相悖。
为了实现利润只有不断降低成本,由于再生水设施设备的不完整,技术能力较差,不能从改进处理设备上更新,只有在再生水的消毒剂和药剂量减少或者不加,导致再生水水质越来越差,并呈恶化循环。
(3)制定建筑再生水应急预案。
在再生水设施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影响力较大的如再生水水质投诉、与自来水水管发生接线错位等直接妨碍建筑再生水的使用,因此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十分必要。
4、结语
建筑再生水既需要有明确完整的规章制度,政策,又需要有比较透彻的主体执行能力及执行范围。
统一于建筑再生水的管理和建设中。
为了保障建筑再生水的安全供水,促进建筑再生水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保持建设者、投资者、使用者、管理者的有机结合,密切相连,保证各方利益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李燕群,何通国,刘刚,古广华,王彬,但德忠.城市再生水回用现状及利用前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2).
[2]熊家晴,华莉芳,王巧,王晓昌.再生水生命周期综合价值模型与计算[j].建筑科学.2008(10).
[3]王丹,王伟,黄传伟.城市再生水卫生安全性初探[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6).
[4]李宝娟,吕鑑,刘红,吴珊,孟光辉,宋磊.再生水的安全管理体系[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1).
[5]汪慧贞,张雅君,冯萃敏,许萍.建筑再生水(中水)的供水安全[j].建设科技,2008(7).
[6]张朋锋,李晓燕,宋波,吴琼,孙勇.关于再生水消毒技术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