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市教育局办公室文件

潍坊市教育局办公室文件

潍坊市教育局办公室文件潍教办字[2009]31号关于印发《2009年潍坊市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有关直属单位,市区各普通高中、初中:现将《2009年潍坊市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联系。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2009年潍坊市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号)、《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财政局关于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潍政办发[2008]16号)和市教育局《关于2009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潍教字[2009]号)精神,结合市区(包括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滨海开发区、峡山生态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坚持和完善普通高中指标生政策(一)坚持和完善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政策。

今年继续实行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政策,在对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初中毕业生数和上年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50%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其中,区(开发区)属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由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上述要求分配到相关初中学校;中心市区3所市属高中的指标生计划,首先由市教育局根据相关区(开发区)上年度重点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结果和初三在籍学生数、上年度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升学率分配到区(开发区),然后由区教育局(文教局)根据所属初中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结果、初中毕业生数和上年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情况,再分配到所属初中学校。

各区(开发区)指标生名额分配情况于4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汇总后公布。

初中办学水平评估结果、初中应届毕业生数、上年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三者之间的权重为4:4:2。

初中毕业生数为该校在籍应届毕业生数;上年应届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生数为升入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以升学率计算。

(二)设置指标生录取条件下限。

为促进教育公平,避免出现初中学校之间指标生录取标准差距过大的问题,设臵指标生录取条件下限,其要求是:指标生录取条件不得低于择校生录取标准,凡按择校生录取标准仍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的初中学校,其剩余的指标生计划指标统一调出,作为相关高中学校的统招生计划指标。

二、招生范围及计划潍坊一中、潍坊中学、潍坊七中的招生范围为奎文区、潍城区、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潍坊四中的招生范围为坊子区;寒亭一中的招生范围为寒亭区;滨海中学的招生范围为滨海开发区;峡山中学、峡山第二中学的招生范围为峡山生态区。

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为普通生、艺体特长生两大类,各类计划中的70%为统招生,30%为择校生。

指标生为普通生计划中的统招生,5%的推荐生计划包含在指标生计划内(各高中学校的具体招生计划见附件1)。

三、报名与填报志愿(一)报名市区普通高中招生的报名对象为今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凡未注册学籍的学生一律不具备高中招生报名资格。

考生报名时间为4月25日-30日,报名时须提供以下材料:1.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2.户口簿;3.近期免冠、正面、一寸、彩色照片两张;4.考试报名费。

考生报名坚持自愿原则。

由考生本人到第一志愿高中学校报名,不得委托他人(含监护人)代报;考生只能到一所学校报名,严禁再到其他学校报名,否则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不升学的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初中学校集体到指定高中学校办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手续。

其中,潍城区、经济开发区所属初中学校的到潍坊七中报名;奎文区所属初中学校和潍坊广文中学的到潍坊中学报名;高新开发区所属初中学校的到潍坊一中报名;滨海开发区属初中学校的到滨海中学报名;峡山区属初中学校的到峡山中学报名。

(二)考生志愿设置与填报考生志愿分两类:一是普通生志愿,二是艺体生志愿;均分别报名、分别填报,两者不得交叉填报。

报考艺体类的考生必须参加由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达到规定要求者方可报考。

凡以艺体特长生身份被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必须按学校规定进艺体班学习,不得要求进入普通班。

考生志愿设两个:第一志愿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一所高中学校。

指标生不需单独填报志愿,只要填报了统招生志愿,就等于填报了指标生志愿。

考生应根据各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填报志愿,否则为无效志愿。

自由选择报考志愿是考生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学生自由选择报考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慎重,一经被高中学校录取,就不得再参加其他学校的录取。

任何高中学校不得录取已被其他高中学校录取的考生。

关于借读生的报考。

有市区户口、在市区以外借读的初中毕业年级学生,持户口簿、借读学校证明和学籍主管部门证明及标志性成果等有关材料,根据户口所在区域,到第一志愿学校办理报名手续。

外籍户口(指市区以外)在市区借读的初三学生(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外商子女),如需在市区报考,需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暂住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劳动用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等),以区为单位,于4月24日集中报经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批准后,同市区考生同等对待;如需回户口所在地报考,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提供相应的证明。

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非潍坊市户籍的学生,普通高中毕业后须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

各高中学校的报名登记表、报名信息汇总表等相关材料,请于5月6日报送市教科院。

各种报名考试用表请从潍坊教育信息港()“公告栏”下载。

(三)资格审查各高中学校要严格考生资格审查工作,严防替考和不具备报名资格的人员报考。

1.报名时审查。

报名时,各高中学校首先要审查考生户口簿,凡招生范围以外或无户口簿的学生不予报名;然后进行两对照,一是将户口簿上的学生姓名与市区初中学生学籍名单(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提供)进行对照;二是将报名照片与考生本人和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照片进行对照。

凡户口簿姓名与学籍姓名不符者,报名照片与考生本人或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照片不符者,以及未在市教育局注册学籍者,均不予报名。

2.报名后审查。

为严格学籍管理,报名结束后,市教育局将对市区报名信息与初中学籍档案对照,凡不相符者,取消考试资格,并对高中学校等相关责任单位及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3.入学时审查。

高中新生入学时,学生必须交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并以此作为注册高中学籍的依据。

凡准考证照片与新生不符者,取消其录取资格,不予注册学籍。

四、考试和考查(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录取的依据,初中学生都应按规定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各区和学校不得另行组织任何形式的毕业考试。

1.开考科目、分值及成绩等级划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考试科目、考查科目两类。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11科,考查科目包括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综合实践3科。

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满分为各120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满分为各100分。

为进一步发挥体育与健康考试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从今年起将体育与健康单独作为一科纳入高中招生录取,其考试成绩等级与物理、化学成绩等级等值对待。

体育与健康的考试工作由所在区教育局(文教局)具体组织;中心市区(奎文区、潍城区、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的考试工作由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和相关区教育局(文教局)共同负责。

考试成绩由各区教育局(文教局)报经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审核,再送市教科院统一划分等级后公布。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等10门学科考试赋分均用分数表达,考试成绩按等级公布;均设A、B、C、D、E五个等级,得分为满分的90%(含)以上为A等,90%以下至80%(含)之间为B等,80%以下至70%(含)之间为C等,70%以下至60%(含)之间为D等,不足60%为E等。

如果按分数划定,使得A等不足考生总量的15%、B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C等不足考生总量的30%、D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时,则分别按考试总人数的15%、20%、30%、20%的比例划定;如超过上述比例则按实际人数划定,超出的部分从E等中扣减,但A等的最多不超过20%。

信息技术科目和考查科目的成绩均分A、B、C三个等级。

(1)信息技术科目:已参加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获及格以上,或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一级以上的考生,免于考试,其余考生参加由市电教馆统一命题、各区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具体等级认定办法由市电教馆制定。

(2)考查科目: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按照市教科院《关于2009年市区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由初中学校在教育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考查成绩用A、B、C三个等级表达(分别对应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其中,A等所占比例不超过30%);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分认定工作由各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监督指导,各初中学校负责,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获得学分和课程修习情况,分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其中,A等所占比例不超过30%);音乐、美术考查使用学生在初二年级时认定的成绩等级。

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更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划分办法及等级个数,不得以赋值、代码等形式变相改变成绩等级划分办法。

2.考试与考查时间:(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科考试日期为为6月12日-15日。

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物理、化学的考试时间分别为90分钟,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时间分别为60分钟。

具体时间安排见下表:已经参加地理、生物两门学科考试,但对某科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可以申请再考一次,并以最好的成绩参加录取。

从市区外其他县市转学来的学生,以及经批准在县市借读的学生,其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经原所在县(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经办人签字后,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查认定。

因故未参加地理、生物两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初三年级学生,必须参加此次考试。

(2)体育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及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学分认定等工作须于4月24日前结束,具体时间由各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按照市教育局有关科室、直属单位要求确定。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等级,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学分认定等级,以及初中二年级认定的音乐、美术等级,记入考生的标志性成果材料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