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儿歌与拼音教学
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游戏与拼音教学
二.儿歌与拼音教学
相信教过一年级拼音的教师都 知道,拼音教学的难度大,学习 内容枯燥,再加上一年级新生注 意力较难集中,教汉语拼音时, 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在反复地认 读声母、韵母或拼读音节,他们 就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 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 实际情况,运用游戏和儿歌的形 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使他 们学得既轻松有趣。
游戏: 猜猜猜
适用范围:声母或韵母教学 游戏准备:相关的卡片。 游戏过程: 师:提出要求,如:看看我的口形,猜 猜我发的是什么音?(b)老师可以请一位 学生来猜,也可以请全班学生举起自己手 里相对应的卡片,并说:我猜,我猜,我 猜猜猜,bbb。 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 他们记忆声母或韵母的口形和读音。
游戏教学的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
首先,语文游戏内容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幼小衔接时间初步接触学校, 注意力相对分散不集中、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观 察能力差、安全感甚微。 其次,语文游戏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学的游戏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游戏的游戏性与 趣味性。 第三,语文游戏内容应具备直观性。小学低年级 语文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直观性。游戏内容 的直观性,就是游戏内容的选择,可以使学生通过切 身经历与体验,能直接观察和感知到游戏内容,而不 用过于繁琐,难以实施的游戏教学内容。
我在多年的拼音教学中,积 累了一些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 拼音儿歌和游戏,现在拿来与大 家一起学习分享。 下面我先介绍拼音教学的游 戏吧!
游戏:开火车
规则:老师拿出字母卡片说:“火车火车谁来 开?”学生就会抢着说:“我来开,我来开!”开火车 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 课堂回放: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 片先出示一个字母,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 ,谁说 错了,火车就停下。 师:“哪个修理员来帮着修理 一下?” 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修理好 了继续开。 效果:这个游戏适用范围比较广,所做准备也比 较简单,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 奋起来。但比较适合正音和复习巩固阶段运用。有利 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母儿歌
像个6字 b b b , 右上半圆 p p p , 两个门洞m m m , 一根拐棍f f f , 左下半圆 d d d ,伞柄朝下t t t, 一个门洞n n n , 一根小棍 l l l , 9字加钩 g g g , 机枪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 , i下加弯j j j, 像个9字q q q , 一个大叉 x x x, 像个2字 z z z , 半个圆圈 c c c , 半个8字 s s s , z加椅子 zh zh zh, c加椅子 ch ch ch, s加椅子sh sh sh, 种子发芽 r r r , 像个树杈y y y, 像间屋子w w w。
游戏: 打拼音牌
适用范围:拼音复习阶段巩固 游戏准备:每人一套拼音卡片 游戏过程: 用拼音字母卡打“拼音牌”,这种牌可以四 个人打,也可以两个人打。将“牌”分发到每个 学生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牌”,口里还要念 “我出……(如我出‘b’)”,然后该对方出牌, (如出“ɑn”,出牌者还要念“我出ɑn,,b— ɑn——bɑn,斑马的斑”),拼对了对方的牌就 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 效果:在开心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复习了 字母,训练了拼读,学生们玩得可开心了!
声母儿歌
像个6字 b b b , 右上半圆 p p p , 两个门洞m m m , 一根拐棍f f f , 左下半圆 d d d ,伞柄朝下t t t, 一个门洞n n n , 一根小棍 l l l , 9字加钩 g g g , 机枪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 , i下加弯j j j, 像个9字q q q , 一个大叉 x x x, 像个2字 z z z , 半个圆圈 c c c , 半个8字 s s s , z加椅子 zh zh zh, c加椅子 ch ch ch,s加椅子sh sh sh, 种子发芽 r r r , 像个树杈y y y, 像间屋子w w w。
声母、韵母和整体音节歌 把声母表、韵母和整体 音节用《新年好》的旋律唱 出来。
放松操:声母歌
b P m f g k h zh z ch c
d t n l j q x sh r s w
y
放松操:韵母歌
ɑo e i u ü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 学习生字需要它, 教我说好普通话, 看谁学得顶呱呱。
汉语拼音用处大, 学习生字需要它, 教我说好普通话, 看谁学得顶呱呱。
单韵母
单韵母,很重要, 发音口形要摆好, 嘴巴张大 a a a , 嘴巴圆圆 o o o , 嘴巴扁扁 e e e , 牙齿对齐 i i i , 嘴巴突出 u u u , 像吹笛子 üüü。
效果:越读越快,让学生感到很刺激, 而重复地说对巩固拼音很有效。
游戏:我是小警察
规则:伸出右臂做四种动作,分别代表:第 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胳膊伸平:第 一声;胳膊上举,第二声;胳膊弯曲,第三声; 胳膊下垂,第四声。老师或学生分别做这四个动 作,让其他学生带调读音节。 课堂回放:老师:“我做‘u’的小指挥, 看看‘u’能不能顺利过关。”老师胳膊伸平, 学生读 “ū”;老师胳膊上举,学生读“ú”; 老师胳膊拐弯,学生读 “ǔ”;老师胳膊下垂, 学生读“ù”。孩子们读得兴趣盎然。 效果:让学生动静有致,边动边学,非常适 合初入一年级的学生使用。
请两位老师上来玩 一玩找朋友的游戏.
这些游戏操作简单,不需要 我们花大力气去准备道具,想玩 就玩非常实用,除了我介绍的这 些,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班孩 子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孩子喜欢玩 的游戏。
请问老师们,你们在课堂 上和学生玩过哪些拼音游戏 呢?
游戏拼音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1.游戏实施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游戏无法真正融入到 教学中,并为教学提供服务,游戏最终沦为只是吸引了学生 对“玩”的有意注意,使孩子欢乐一笑,而并没有体现出“ 学”的价值。 2.课堂游戏实施过程组织混乱。游戏教学的主体与对象,是 刚经历幼小衔接的儿童,其自制能力还很差,对一切事物都 感到新奇,而且活泼好动,无意注意多余有意注意。当教师 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游戏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新鲜的教学游 戏好奇心强,不断地嚷、吵、叫,甚至有些学生对于自己懂 得的知识也不会举手发言,随意讲话,这就使得游戏的顺利 进行,存在了一定的阻碍。 3.游戏数量多但实施质量较低。课堂游戏教学往往存在着 一个普遍的问题—游戏数量多,质量低。有些教师并没有考 虑到游戏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游戏的深度、游戏的意义与作 用都被忽视了。
声调歌 一声高高平又平, 二声就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 四声就像下山坡。
汽车平走 ā 汽车上坡
汽车下坡又上坡
āā
我们来做 手势
ǎǎǎ
汽车下坡
标调歌
有a 在,把帽戴, a 不在,oe戴。 要是i u 一起来, 谁在后面给谁戴。
脱帽游戏
小ü、小ü ,有礼貌, 见了 j q x y就脱帽。 脱了帽子还读ü。
游戏:顺风耳
适用范围: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 音、平翘舌音)。游戏准备:学生每人一套拼 音卡片。 游戏过程: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是顺风耳, 请听仔细。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 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 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 ɑo ɑo ɑo”。看谁找得对,读得准。 效果: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方言中较难分 辨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 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b p d q
正 6 b,反 6 d, 正 9 q,反 9 p。
复韵母歌
复韵母,真有趣, 两个单韵母在一起。 看前音摆口形, 口形变化要注意, 飞快向后滑过去, 快速合成一个音。
前后鼻韵母
鼻韵母,真是巧; 口里的气往鼻跑。 要想读准鼻韵母, 前后鼻音分清楚; 前鼻韵母舌前伸, 后鼻韵母抬舌根。
游戏:大、小声喇叭
规则:把双手放在嘴边,呈喇叭 状。老师大声说,学生小声说;老师 小声说,学生大声说。 课堂回放:教学声母b时,老师大 声说:“声母b。”学生小声说:“声 母b。” 效果:做这个游戏时,学生必须 注意听才能接得准,接得对。这样, 既培养了他们听的能力,又巩固了新 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儿歌与拼音教学:
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总是 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也是小学生最乐 意接受、最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之一。儿歌以 其短小精炼、内容浅显、思想单纯、语言活泼 、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身心成长等特点见长, 是教师增加汉语拼音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有效工 具。学生对儿歌可谓是“情有独钟”,因此教 师在拼音教学中便可投其所好。
游戏:摘苹果
规则:画好一棵大果树, 贴上几个能摘下的拼音“苹 果”,让学生先读准音,再 摘自己读准的拼音果子 效果:读拼音、摘苹 果的过程就是记忆拼音的过 程。
bǎi
gěi
tái
tāi
bēi
lài fèi
péi
zhuī
tuì
ruì
shuì
游戏:越读越快
规则:老师和学生拍手读拼音,边拍边 说,而且由慢到快,越读越快。 课堂回放:老师出示拼音:b—ɑ—bɑ。 领读后,老师带领学生边有节奏地拍手边 读音节:b—ɑ—bɑ,要越读越快。
游戏: 找朋友
先请一个学生手拿卡片,比如b,面对学 生站着,再请一个学生手拿o,站在拿b卡片 学生的左边。全班唱:“找呀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唱到 这里,两个拿卡的小朋友就搀手)”歌声 停下后,一个说,我叫b,一个说,我叫o, 接着两个一起说,我们一起b—o—bo,全 班读bo bo bo 效果:富有趣味,此时孩子们不再觉 得一味地读是一件枯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