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编号:学时:54
编者姓名:单位:人类学系职称:讲师
主审姓名: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人类学年级:三年级
编写日期: 2007年1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主要内容有:语言变异、言语交际、语言接触、双语以及语文规划等等。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语言学理论,并能结合社会语言现状(如我国的双语双言现象、语文规划政策等)思考、探讨社会中的语言现象。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研究范围、对象、途径、目标计2学时。

二、应用社会语言学的若干方面,语言与经济、政治、双语教学、语言与法律事务计4学时。

三、语言变体,语言与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语体和语域计4学时。

四、言语共同体,交际能力计2学时。

五、语言变异,阶级、阶层与语言差异,性别与语言差异计4学时。

六、社会网络与语言差异计2学时。

七、言语交际,对称呼的研究计4学时。

语言区域与文化区域
八、对礼貌的研究,会话分析计2学时。

九、语言接触,双语和多语现象计4学时。

十、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语言干扰计2学时。

十一、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计4学时。

十二、语言的扩散和海外体英语计2学时。

十三、语文规划,语文规划的特点和意义,语文规划的类别、步骤计4学时。

十四、我国语文规划的情况,汉语、汉文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计2学时。

十五、语言变项的描写和研究,变项规则,定量研究计4学时。

十六、收集语料的方法和技术,语言变项的定义扩展计4学时。

十七、变项规则分析方法计2学时。

三、课程实习
拟于学期中安排一次。

要求学生对家乡的语言构成、语言运用的特点,从多语、多言的角度进行观察,写成报告,并于课堂讨论。

计入平时成绩。

计2学时。

四、主要参考书目
1、社会语言学上海外教出版社 Spolsky 2000
2、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出版社 Hornberger 2001
3、拉波夫语言自选集语言大学拉波夫 2001
4、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游汝杰、邹嘉彦 2004
5、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祝畹瑾 1992
6、Hudson,R.A,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