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账。
月末年末是会计人员最忙碌的时间,大家都忙于结账。
对于月末结账来说,我国的企业一般月末结账的时点都是自然月末,当然在实务中有些单位因为自身的业务量大小有自己定义的结账日。
比如有的企业是每月25日结账等。
下面是对月末结账的一些总结,从实务的角度来了解月末结账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步: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进行审核,仔细核对减少差错。
月末结账是建立在日常会计凭证的日清基础上,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
第二步:进行以下项目的。
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
对平现金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
不平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2、银行存款:对所有明细账号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3、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在月末时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
如有差异应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第三步: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
1、运用银行存款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包括运费、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和企业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与银行存款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
主要调节的是在同一账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的金额、进货退回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
2、对于销项税额,对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及普通发票与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
(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3、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费的明细科目核对的原理是一样的。
核对平后同时编制所有税务当月申报表。
第四步: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的进行调整。
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
1、对所有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
2、清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况进行清理。
3、查看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账所有明细有无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清原因进行调整。
一般原因为做错账户或一户单位开了二个明细。
如应收账款贷方应调到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方应调到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调到其他应付款等。
同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清查借方余额。
第五步:进行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的编制:1、按权责任发生制原则计提所有费用。
如工资、福利费、营业税等。
2、摊销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计提折旧等。
3、暂估材料(对于企业已入库材料末收到发票的应建立明细台账)、结转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等。
(结合存货盘点结果同时进行)4、结转本年利润,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
(具体结账分录可以要结合企业实际)二、试算平衡表(Trial Balance)定期地加计分类账各账户的借贷方发生及余额的合计数,用以检查借贷方是否平衡暨账户记录有无错误的一种表式。
1该表通常设有“账户名称”栏和“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三个金额栏。
通过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对照表,除可验算全部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是否平衡外,还可一般地了解该期间经济活动和预算执行的概况;另外,该表提供的数据通过必要的计算和调整,也可作为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
会计学中,记账程序的第四步,该表是一列有总分类帐中所有帐户及其余额的简单表格, 这份表格有助于检查记录的准确性和编制财务报表.2具体内容在借贷记帐法下,其内容包括:1、检查每次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2、检查总分类帐户的借贷发生额是否平衡;3、检查总分类帐户的借贷余额是否平衡。
3基本公式(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2)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4分类试算平衡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别编制列表;另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合并在一张表上进行试算平衡。
5补充通过试算平衡表来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并不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借贷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者是计算有错误,但是如果借贷平衡,我们也不能肯定账户记录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如果在有关账户中重记或漏记某项经济业务,或者将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记反,记错科目FF0C我们就不一定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错误。
华天公司2008年8月31日结账前的余额试算表如下,由于存在若干错误,故该表借贷不平衡。
华天公司结账前余额试算表(2)赊销商品一批,计1334元,过账时误记入应收账款账户贷方(3)从银行存款账户中支付短期借款利息100元,误作为归还短期借款1000元(4)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电费157元,过账时管理费用账户借记517元。
(5)购入办公用的复印机一台,价值3400元,误作为库存商品登记入账。
随后,会计对所发现的错账分析进行了更正。
要求:请代华天公司完成下列错账更正之后的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华天公司结账前余额试算表银行存款购入库存商品1800元赊销办公设备3000元从银行存款户中归还银行的短期借款本金10000元,利息120元收回其他单位的欠款3000元,存入银行本月的销售商品收入10000元全部收到,存入银行本期库存商品期末盘存数为1000元,其余为本期销售数要求:请代华天公司完成下列结账前的试算平衡的编制华天公司结账前试算平衡表华天公司结账前余额试算表计提本月办公用固定资产折旧3000元。
结转本月已售商品成本,共计150000元。
结转本月的损益类账户至“本年利润”账户。
按25%的所得税税率计算本月应交所得税。
将本月所得税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结转“本年利润”账户。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华天公司10月份的结账后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华天公司结账后余额试算表原理,在标号后的空格内填上正确的数字,使试算平衡表平衡。
华天公司试算平衡表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工作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完成的。
编制试算平衡表,是为了在结计利润以前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更正。
同时,它汇集了各账户的资料,依据试算平衡表编制会计报表将比直接依据分类编制会计报表更为方便,对于拥有大量分类账的企业尤其如此。
试算平衡表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编制,它是企业经营性的会计工作之一。
因为试算平衡表使用频繁,所以企业大多事先印好企业名称、试算平衡表名称、账户名称,实际编制时只要填入各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并予以汇总即可。
与上述两种试算平衡原理相对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前者是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依据的,后者是以资产等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依据的。
试算平衡表一般设为六栏,既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又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
把一定时期例如一个月或一个年度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做成会计分录,并全部登入总账以后,如果不发生错误,那么,每一笔会计分录中的借贷两方金额及全部帐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都应能自动保持平衡。
在此基础上,企业便可以结计本期利润,编制会计报表。
(一)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以本期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等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其借贷两方的发生额必然是相等的。
一定时期内,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分别是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累计。
因此,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全部登帐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额也必然相等。
(二)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是以全部账户期末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等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可知,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之和是资产的合计数,所有账户的贷方余额是权益的合计数,资产必然等于权益,因此,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必然等于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
如果试算平衡表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不相等,说明肯定存在错误,应当予以查明纠正。
一般地,首先应检查试算平衡表本身有无差错,即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有无漏加或错加。
如果试算平衡表本身没有加算错误,就须用下列方法依次进行检查,直至找出错误为止。
1.检查全部账户是否都已列人了试算平衡表,并检查各个账户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是否都已正确地抄入试算表。
2.复核各个账户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是否计算正确。
3.追查由记账凭证转记分类账的过程,核对后应在已核对数旁作核对记号。
追查结束后,再查寻一下记账凭证、分类账上有无未核对的金额。
追查记账过程时,不仅要注意金额是否无误,而且要核对过账时借方和贷方有无错置。
4.核实记账凭证编制是否正确,有无记账方向差错、违反“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排除凭证保证错误。
通过上述检查,一般说来,错误可以查出。
试算平衡,只能说总分类账的登记基本正确,不能说绝对正确。
如果试算平衡表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并不一定表示账户处理完全正确。
有些错误的发生不会导致试算平衡表中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的失衡。
例如,漏过会计分录,重过会计分录,错过会计分录所确定的应借、应贷账户,过账错误但数额恰好互相抵消,等等。
这些错误并不影响试算平衡,试算平衡表难以发现。
但是,会计记录上的大多数错误往往会使借贷失衡,试算平衡表在验证会计处理正确性方面仍有其重要的功效,不失为简便、有效的验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