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有一种美好唤起我(附文体详解写作思路及满分佳作7篇)【真题回放】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与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了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经典咏流传》唤起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解题】“有一种美好唤起我”这一命题,关键词有三个:一是“美好”。
命题中提供了几种参照,既可以是“一句真诚的鼓励”,可以是“一轮皎洁的明月”,可以是“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可以是“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总之,一定要选取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事物或情境来引发;二是“我”。
感悟主体是我,不是他人,要求考生按照第一人称来写作,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三是“唤起”。
“唤起”的本义是从睡梦中叫起,引申义为“激起(引起)回忆、联想”“号召使奋起”等。
也就是看到这种美好之后,自己精神层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激情,也就是“唤起”之前和之后暗含着一个对比,而这个对比,也就是写作者的成长。
至于文体,“文体不限”确定考生可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
但因为有“唤起我”的限制,所以写记叙文、散文更容易操作。
写作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思路一:从社会生活角度寻找美好。
生活中的美很多,或者是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者是你看过的一次快闪,或者是某一温馨的场景……都能引发你情感的波动,唤起你心底的春水荡漾。
思路二:从传统文化角度寻找美好。
一场安塞腰鼓,唤起了刘成章力与美的感想;一场社戏,让鲁迅对乡村生活念念不忘,唤起了他对自由快乐生活的怀想。
生活中,你身边的传统文化习俗,也会引发你对文化、对生活的感悟。
思路三:从自然风景角度寻找美好。
一树灿烂盛放的紫藤萝,唤起了宗璞生命的思考,一棵自己种植的小桃树,让贾平凹想到了自己的一生……大自然中的一处风景、一种植物,也会唤起你的某一种情怀。
思路四:从书籍影像中寻找美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段精彩的感悟,《经典咏流传》中一个动人的场景,足球比赛中一个经典的镜头,都可能唤起你美好的情愫,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满分作文㈠】有一种美好唤起我“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
”木心在诗里惋惜,我们失去了一种天长长、地久久的氛围。
失去了这种氛围,我们陷入了一个分秒必争的世界。
对人类来说,成功的速度要快。
急于想要一个结果,急于想要确定一份关系,急于赚很多的钱……对于科技来说,进步的速度要快,从写信到电邮,从纸币到电子支付,从人力到人工智能……对于城市来说,建设的速度要快。
高楼平地拔起,道路纵横交错,夜空灯火辉煌……在这样一个快速的世界里,在各种科技的助力下,我被各种诱惑牵引着快速向前进。
其实仔细听一下,这一路上一直都有一个声音在向我呼唤。
以前脚步太匆匆,这个声音一直被我忽略。
但是偶然间我看到了一个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我才听清,原来这个声音是在向我呼喊:要学会放慢脚步,走进自然,享受生活的过程。
节目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是一些很平常的自然风景——流星、彩虹、蛙鸣、荷塘月色、田地、夜晚……几位嘉宾就是在这样自然惬意的环境下插秧劳作,喝茶遛狗,自给自足。
他们一起种蔬菜和粮食甚至制作做饭的工具来合作完成一顿饭菜。
节目最后,几位嘉宾在夜色中大快朵颐,杯酒斟酌,畅谈人生。
看完这档节目,我觉得自己那颗忙忙碌碌却又始终悬浮不定的心被大自然的流水、虫鸣,被朋友相聚时的欢声笑语唤醒了。
其实日子也悠长,我们不必每时每刻都逼着自己像陀螺一样高速地旋转,可以偶尔放慢自己的脚步,不为功利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偶尔从电子产品的束缚中走出来,去见一见老朋友,聊一聊彼此的近况;偶尔走出钢筋水泥的城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清风拂面的温柔,去欣赏被虫鸣唤醒的晨曦。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向往的生活》里的自然风景与人情味唤起了我对从前这种天长地久的生活氛围的向往。
慢下来,减几分功利心,让生活里多一些自然的气息,繁华人世也可以天长而地久。
【点评】考生以电视节目入文,以节目中嘉宾的生活态度,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选材新,立意巧,展现出考生富于个性的思维和视角。
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词,结尾又引用《向往的生活》里的台词,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彰显了作者的视野和积累。
【满分作文㈡】有一种美好唤起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是妹妹的稚嫩声音,循声望去,妹妹在院子里仰着头,在和头顶飞过的雁阵对话呢。
笑过妹妹的天真可爱之后,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情绪涌上心头。
大自然有四季的轮转,生命也会有新生与黯淡。
夏天已远去,我们暂别了繁盛和丰饶,迎来了阵阵凉意,生命也将随之枯萎,所以我并不喜欢秋天这个季节,如果说和煦春风与温柔阳光带给每个人生命的希望与信心的话,那么秋天带给人的只能是颓废和谢幕。
然而,今天,妹妹在乍冷还暖的院子里,仰头诵诗送雁阵的美好场景唤起了我对秋的爱意。
想一想,秋天,该是个诗意勃发的季节。
从远古的歌谣《蒹葭》,到杜甫的八首《秋兴》,还有宋代欧阳修的辞赋《秋声赋》,再到近代郁达夫写过的散文《故都的秋》,都是名篇,可见秋在中国人审美中的地位之高。
杜牧有诗云“风物最宜秋”,国人喜欢中秋赏月饮桂酒,喜欢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秋高气爽,花黄叶红,秋天也因有了这些习俗而有了温度和诗意。
而这些,都已经植入我们的文化观念,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对于春天的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秋天是清冷和萧条了许多,然而,也正是这种清冷和萧条,才会让人们于繁盛之中窥见凋落,从生与老的渐进中,将思索引向深层。
苏轼曾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这句话虽然谈论的是对文字的认识,然而从生命的角度分析,也是很有见地的。
生命是需要积淀的。
经历了绚烂辉煌之后,生命渐老渐熟,沉静下来,会发觉平平淡淡才是真。
秋也一样,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绚烂,从繁盛走上静谧,从热烈走向内涵,秋给你的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忠告呢。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想想这些,再看看妹妹那认真执著的样子,我突然对秋天肃然起敬。
【点评】文章从生活角度切入,展现自己对秋意的理解,既有诗词的引用,又有传统民俗、文化认知的材料,都紧扣秋的况味寻找,展现秋的美好,显示出考生广博的积累。
【满分作文㈢】有一种美好唤起我家乡的老屋已经闲置很久了,母亲突然告诉我,屋子要拆迁了,让我再回去看看它。
老屋的门很老了,沟壑般的铁锈泛着一阵土腥味。
我曾无数次地推开它,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一些幼稚的活儿。
而现在,它静静地半合着门,等待着。
推开门,烟尘中,我看到了那个记忆中的家。
我看到儿时的我爬上院前的藤椅,让爷爷摇着藤椅,咯咯笑着,挥舞着小手臂。
我想起每逢饭时,一大家子都会围坐在饭桌前。
屋外有凛冽的风在肆虐,但屋内却有家的温暖。
记得客厅的玻璃上总有一层洁白的雾,我就一边吃饭一边在上面歪歪扭扭地画雪花。
我看到院里的长梯。
我总爱在春日的午后爬上长梯,攀上屋顶。
屋顶上的红砖总有些灰,但我不在意,在砖瓦的摩擦声中躺下,感受四月的春风吹拂脸颊。
那时,我人很小,心也小,我总感觉只要有老屋,就有一种情愫滋生,心,轻易就满了。
老屋,填补了我所有童稚的幻想。
而美好禁不起流光辗转,老屋仍是旧模样,我却不复天真烂漫。
我七岁时离开老屋,辗转搬了三次家。
起初想念得紧,天天想要回去,但后来那种思念便淡了,轻了,左右不了我那颗“成熟”的心了。
老屋,连同我美好的童年,渐渐隐去。
而现在,我在老屋里慢慢踱着,那种美好重又唤起了我。
我忽然想爬上屋顶。
当我踏上沙沙作响的瓦片,躺在儿时躺的地方时,我觉得,自己像是与七年前重叠了,身体亦然,心境亦然。
我舒展着身躯。
我端详着天空的一片云。
我聆听着鸟儿的鸣啼。
我看到远处悠然升起的一缕炊烟,在风中飘扬,成了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当岁月给我镀上一层铠甲时,我是否还能回想起童年的美好?我不知道。
但是现在,当我回眸望向老屋时,我的心柔软了。
我深深地凝视着它。
老屋在灿烂的晚霞下,流露出迟暮的安详。
它会被拆除,被重建,但我一定能在高楼林立间辨识出它的影子,忆起躺在屋顶上随风而动的美好。
耳边传来一阵蝉鸣。
夏天要开始了。
【满分作文㈣】有一种美好唤起我在历经了“万里黄叶萧萧落”的孤寂后,冬,也就赶着来了。
从如火的骄阳,到冰冷的秋雨,再到阴沉的冬日,我的心情也一天一天寂寥了下去,仿佛失去了希望,也在精神上失去了生的活力,只剩下沉寂与萧索,像极了冬季的天。
在某日大雪过后,依然沉寂的心听不到有如碎玉的簌簌声,只依稀看得见惨白的死寂。
一踏出家门,刺骨的冷风立即让我打了退堂鼓,但我决定出去转转。
四平八稳地靠边行,一声几不可闻的哗哗声,使我麻木的心灵打了一个颤。
向路边望去,残阳的光芒好似清晖,静静地撒在梅树覆盖的残雪上,周身散出一种异样的圣洁与神秘。
是雪落下的声音。
轻轻拨动梅上的覆雪,姣好的容颜微微露出。
我的心又重重颤了颤。
那点点的殷红,在金光与白雪里交舞着变,一点点,一簇簇,一团团,像被施了法术的精灵,在圣洁的光辉下跳跃着,变幻着……一阵寒风刮过,神绪也清明了些许,我陡然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浇灌它的,是冰森的雪水,照耀它的是残白的日光。
在这寻常的路旁,你我有缘相见。
在这死寂的节气里,不易被人察觉的你,风姿绰约、淡雅清丽、馨香盈怀。
风微微拂动,暗香浮动,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再细细端详你那殷红簇簇,让人有一种冷艳的感觉,心中仿佛也矗立起一株傲骨红梅,你那盘虬的枝干,刚劲而又不失风骨,让我想起了我最钦佩的放翁先生。
放翁先生,是否您也最爱这凌霜傲雪的精灵?王师北定,是您半生的心愿,但事实总不遂人愿,您奋斗一生也未能达成。
回首远望那满是胡尘的北原,您依旧伫立得笔直。
终此一生,受尽迫害,您也从未想到放弃与屈服,您就是那傲骨的梅!“一树梅花一放翁”,那苍老的心境中满着的不屈与坚守。
想到如此的荡气与回肠,我的心也仿佛活了过来——被这旷达与不屈、傲骨与绰约所震撼。
我想,我应该感谢冬季。
是冬季赋予了梅以生活命,是梅让我变得更加挺拔与坚韧,唤醒了被雪覆盖着的心灵。
我想,我要重新寻找,重新迈开脚步,向着冰雪,坚定地走下去。
【满分作文㈤】有一种美好唤起我初夏,我来到了乡下的外婆家。
推开斑驳的大门,迈过门槛,脚下的土地给予我一种久违的涌上心头的熟悉感。
走进小院,夏日的艳阳毫不吝啬地将利剑似的光芒洒向大地。
那棵枣树也已枝繁叶茂,泼了浓墨般的绿叶遮掩着几颗红彤彤的枣,捉迷藏似的躲在叶影之中,十分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