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力发电厂试题2010

热力发电厂试题2010

华北电力大学_2010-2011_学年第_一_学期考试试卷(A)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供电热效率
2.回热做功比
3.烟气再热
4.凝汽器最佳真空
5.热化系数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和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相同点和差异。

2.说明提高蒸汽初参数对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规律。

3.简述为什么会存在最佳给水温度。

4.简述除氧器热力除氧原理及对除氧器结构的要求。

5.简述旁路系统的主要形式及作用。

三、绘图题(10分)
某发电厂机组为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缸采用合缸反流结构,低压缸为双
流对称布置。

有八级不调整抽汽,回热系统为“三高四低一除氧”,除氧器滑
压运行。

高低压加热器均有内置式疏水冷却器,高压加热器均有内置式蒸汽
冷却器。

有除盐装置DE、一台轴封冷却器SG。

高压加热器及5、6级低压
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方式,7级低压加热器疏水通过疏水泵打到本级给水出
口,8级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疏水自流向凝汽器。

给水泵FP配有前置泵
TP,正常运行为汽动泵,小轮机TD为凝汽式,正常运行其汽源取自第四段
抽汽(中压缸排汽),其排汽引入主凝汽器。

补充水引入凝汽器。

绘制该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四、计算题(共30分)
1.就习题三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写出8个加热器的热平衡方程式(给定给
水流量为1,各级抽汽量a i单位kg/s,抽汽放热量q i疏水放热量i ,给水焓
升iτ,单位均为kJ/kg,不足符号自行添加,所添加符号需给出说明)(15分)
2.某再热凝汽机组(无回热),求其机组热经济性指标和全厂发电热经济性指标。

(15分)
原始条件:p b=25MPa,t b=545℃,h b=3323kJ/kg,p0=23.5MPa,t0=540℃,
p rh,i=3.82MPa,t rh,i=t2=284℃,p rh=3.34MPa,t rh=540℃,h0=3325kJ/kg,
h rh,i=2922kJ/kg, h rh=3543kJ/kg, p c=0.0036MPa, h c=2405kJ/kg,
h fw=141.1kJ/kg,ηb=0.92,ηm=0.985,ηg=0.99,不计工质损失,不考虑给
水泵功焓升。

五、分析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说明为何降低终参数能够提高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并分析影响机组终参数
的主要因素。

2.题目三的原则性热力系统中,7号加热器疏水回收方式改为逐级自流方式后,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方法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方法分析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

3.试分析机组负荷聚变对除氧器除氧效果和给水泵安全性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_2010-2011_学年第_一_学期考试试卷(B)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供电标准煤耗率
2.比热耗
3.回热做功比
4.加热器上端差
5.热化发电率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评价发电厂热经济性的热量法与做功能力法的特点。

2.提高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简述疏水冷却器的作用。

4.简述防止给水泵汽蚀的主要措施。

5.简述旁路系统的作用。

三、绘图题:(10分)
意大利产300MW机组为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缸采用合缸反流结构,低压缸为双流对称布置。

有八级不调整抽汽,回热系统为“三高四低一除氧”,除氧器滑压运行。

高低压加热器均有内置式疏水冷却器,高压加热器均有内置式蒸汽冷却器。

高压加热器采取疏水逐级自流方式,低压加热器疏水自流至7号低加,7号低加设疏水泵,疏水打入7号低加出口,8号低加与轴封加热器疏水自流至凝汽器。

给水泵FP配有前置泵TP,正常运行为汽动泵,小轮机TD为凝汽式,正常运行其汽源取自第四段抽汽(中压缸排汽),其排汽引入主凝汽器。

补充水引入凝汽器。

试绘制该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四、计算题(共30分)
1.某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如下所示,写出8个加热器的热平衡方程式
(15分)
图1 回热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
3.200MW机组若纯凝汽(无再热、回热)运行,求其机组热经济性指标和全厂发电热经济性指标。

(15分)
原始条件:p b=13.26MPb,t b=540℃,h b=3442.2kJ/kg,p0=12.75MPa,t0=535℃,h0=3434.5kJ/kg,p c=0.00524MPa,h c=2016.7kJ/kg,h fw=141.1kJ/kg,ηb=0.915,ηm=0.985,ηg=0.99,不计工质损失,不考虑功焓升。

五、分析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说明为何降低终参数能够提高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并分析影响机组终参
数的主要因素。

2.试分析图1中的H7加热器疏水收集方式改为疏水泵方式后,热经济性的
变化。

3.分析如图300MW给水全面性热力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