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课程教学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课程教学课件

高副:点、线接触
机械设计基础Ⅰ (机械原理)
一、研究对象
绪论
1、机械: 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器(三个特征):
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不是天然形成的);
②各运动单元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必须能作有用功,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递及 能量的转换。
机构:有①②两特征。
机器和机构最明显的区别是: 机器能作有用功,而机构不能,机构仅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Rt :可靠度——表示零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N个相同零件在同样条件下同时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有Nf 个失效,剩下Nt个仍继续工作,则
Rt
Nt N
NNf N
1 N f N
不可靠度(失效概率):
Ft
Nf N
1 Rt
,
Rt Ft 1
n个零件组成的串联系统,单个零件的可靠度:R1、R2 、 …Rn, 则系统的可靠度为Rf=R1R2…Rn
b) 铜合金——黄铜:Cu与Zn合金 青铜:Cu与Sn的合金 无锡青铜:Cu与铝、硅、锰、镍的合金。
3、非金属材料 塑料——轻、易加工成形、减摩性好,强度低,可作 为普通机械零件、绝缘体 陶瓷——电热性好,硬度高 橡胶——弹性、绝缘性好,常用作弹性元件和密封元 件、减震元件
4、复合材料
二、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
二、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1、机器设计的一般程序
市场调 研
可行性 研究
设 计 任 务 书
原理 方案 设计
技术 设计
试制 试验

装配图、 样

零件图、 机

技术文








小批生 投 产试销 产
考核

工艺

性收

集用

户意

2、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1)建立零件的受力模型,确定零件的计算载荷 Pca KP 2)选择零件的类型与结构 3)选择零件的材料 4)按可能的失效形式确定零件的计算准则,并确定零件的
y [y]
y——可以是挠度、偏转角或扭转角
3、耐磨性准则 作相对运动的零件其工作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p [ p] pv pv
4、振动和噪声准则
f p 0.85 f ,
f p 1.15 f
5、热平衡准则
t t
6、可靠性准则 系统、机器或零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任务: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一般规律。 3)掌握一定的设计技能(查阅资料,运用标准、规范。)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 5)了解机械设计的最新动态。
学习本课程的注意事项: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机械零件的设计放到整个机械系统 中加以考虑。
1、使用要求 2、工艺要求 3、经济性要求
§1—5 机械设计的最新进展
1、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2、设计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 3、机械设计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与其它学科交叉越来越
广泛和深入——机电一体化 4、机械设计的实验研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实验
与理论相互促进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要求:解决二类问题:
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
综合(设计):①运动要求,②功能要求,设计 新的机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篇 机械设计总论
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论
§1—1 机械设计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机器(机械): 机械系统、液压气动系统、控制监测系统、电气系统
机械零件:标准零件、非标准件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1—4 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一、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
1、黑色金属 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 铸钢——铸造性比铸铁差,但比锻钢和轧制钢好。 强度性比铸铁好,但比锻钢和轧制钢差 碳钢与合金钢——应用最广泛
2、有色金属 a) 铝合金——重量轻、导热导电性较好、塑性好、抗氧化性 好,高强度铝合金强度可与碳素钢相近
工作能力——零件不发生失效时的安全工作限度
计算准则——以防止产生各种可能失效为目的而拟定的零件 工作能力计算依据的基本原则
1、强度准则 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lim
(
lim
)
B S
( (
B S
) )
脆性材料 塑性材料
Y (Y ) 疲劳极限
2、刚度准则
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两者之间也有联系,机器是由几个机构组成的系统,最简单 的机器只有一个机构。
机械的组成:
1.原动机:机械动力的来源 2.工作机:能完成机械预期的动作 3.传动部分:把原动机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机的中间环节 4.自动控制部分
2、概念
构件:运动单元体 零件:制造单元体
构件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
机架:机构中相对不动的构件
基本尺寸,并加于标准化和圆整 5)零件的结构设计 6)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并编写计算说明书
§1—3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
一、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失效——零件丧失正常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性能 失效形式:强度失效、刚度失效、磨损失效、振动、
噪声失效、精度失效、可靠性失效
二、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2)注意掌握零部件的共性 3)掌握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一般思路
§1—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程序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1、对机械设计的要求 a) 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 b) 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
2、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a) 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证机器 的 各种功能 b) 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原动件:驱动力(或力矩)所作用的构件。
→输入构件
从动件:随着原动构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构件。
→输出构件
机构: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包括机
架)的基本组合体称为机构。
二、研究内容:
1、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学:
①机构的组成; ②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 ③分析运动规律。
2、机构和机器动力学:
力——运动的关系·F=ma 功——能
: 平面机构 各构件的相对运动平面互相平行 (常用的机构大多数为平面机构)。
: 空间机构 至少有两个构件能在三维空间中相对运动。
§1-1 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
1、探讨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机构的分类 3、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1-2 机构的组成
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
一、运动副:
构件间的可动联接。(既保持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的 相对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