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1、目的
1.1 为确保生产性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后符合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企业生产性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工程)(以下简称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同时规定了劳动保护措施经费的管理规定。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各车间、部门
3、总则
3.1 每年从自有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劳动保护措施专项(简称安措),安措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准挪用。

3.2 须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委托有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并报国家或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审批,验收时,应进行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和审批。

3.3 凡新建、改建、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工程,都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安全卫生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3.4 职业安全健康设备设施和装置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职责
4.1 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 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的管理;负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中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篇章的审查;负责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的施工监督和预验收。

4.2 技术部门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的配合单位,配合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

4.3 项目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的日常管理;配合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配合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设施进行预验收。

4.4 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所需费用的预算和结算,负责劳动保护专项计划资金的分配和监督使用。

5、劳动保护措施专项(简称安措)管理
5.1 计划的编制
5.1.1 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必须编制年度劳动保护专项措施计划。

5.1.2 公司应根据实际需要,按《劳动保护专项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
称表》的规定,于每年第四季度提出下年度计划项目及预算资金,报送生产安全管理部门。

5.1.3 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报送的安措计划,经调查核实、综合平衡,于12月10日前编制《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确认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下达。

5.2 计划的实施
5.2.1 各单位根据下达的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计划,确定计划项目
实施方案,并将项目负责人和施工进度、完成期限等报表报送生产安
全管理部门。

5.2.2 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的进度安排,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各单位必须完成本年度的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没有特殊情况不得
结转到下年度,财务部负责考核。

5.3 项目的验收
5.3.1 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完工后,由生产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有关
部门进行验收,并分别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和资金结算手续,建立劳动
保护专项措施项目档案。

5.3.2 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投入使用后,技术部门应纳入工艺,设动部门应纳入预修、保养计划和日常管理。

5.4 凡是建设项目的劳动保护专项措施项目,必须严格按劳动保护“三同时”规定执行。

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采取职业安全健康设施的,一律补上,所需资金由原批准部门解决。

6、建设项目的设计
6.1 技术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 应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危险危害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及预期效果等进行职业安全健康认证,并经安全办公室审核。

6.2 大中型建设项目等应按原劳动部第10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设计单位之外)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大纲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6.3 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时,应将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相应的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

对建设项目遗漏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所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