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李修义
发表时间:2018-10-01T12:17:35.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李修义[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市政工程整体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能够重视安全管理,提高工程建设中各种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市政工程建设效益最大化的长期发展目标。
河南汇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 476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市政工程整体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能够重视安全管理,提高工程建设中各种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市政工程建设效益最大化的长期发展目标。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原因就在于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行业。
市政工程要弄清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措施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安全管理制度滞后
在当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制度层面存在的缺陷是比较基本的一点,因为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必然也就影响到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混乱问题。
结合这种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其影响同样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从安全管理责任的划分上来看,当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很难实现对于安全管理责任的明确划分,进而也就必然极有可能导致安全管理混乱,在后续很多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漏洞,安全事故随之发生。
此外,对于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而言,其在当前同样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相应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不健全,没有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有效安排,和其它管理任务混为一谈,进而也就无法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发挥出较强的管理效果,安全管理任务的落实度不到位。
1.2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对于现阶段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往往还表现在施工人员方面,这也是安全事故问题诱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施工人员方面的管理不到位,进而也就很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形成,对于施工人员形成的隐患威胁同样也是较为恶劣的。
这种施工人员方面的安全管理问题,现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监管的全面性不足,无法从各个层面进行把关,比如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就存在明显欠缺,虽然目前也有管理人员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却并不是特别充分,仅仅做了表面工作,无法促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此外,施工人员方面的技能审查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没有能够结合具体岗位要求进行详细审查把关,如此也就必然容易导致相应施工人员的技能不符合施工岗位需求,在操作中必然也就容易出现较多的操作失误,由此形成的威胁是比较明显的。
1.3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当前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中,机械设备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为了较好实现对于施工设备的有效控制,避免该方面形成的问题威胁,需要切实做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
但是目前针对施工设备进行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不足,很容易导致较多机械设备事故发生。
这种机械设备方面的缺陷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对于设备进行恰当选择和规范操作导致的,具体机械设备运行和现场施工需求存在明显矛盾,最终也就必然容易形成明显偏差隐患。
此外,对于机械设备方面的保养不到位,导致后续机械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问题频发,同样也会形成明显安全隐患威胁,需要高度关注。
1.4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在现阶段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中,在技术层面同样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因为安全管理技术较为滞后,如此也就必然容易导致明显安全管理缺陷形成,无法对于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各个层面形成详细管控,最终必然也就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结合这种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依然表现出了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过度依赖,进而也就不仅仅造成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还很可能导致安全管理人员的疏漏带来安全管理漏洞,最终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威胁。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检查、定期维护
基础设施在一开始的设计时,就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尽量做到全面。
而且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只是为施工服务,更是要考虑到之后人们居住这里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所以水电系统的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以后也要和物业做好交接。
现场的施工道路要及时维修,因为施工现场的货物运输较多,而且货车质量较大容易造成道路的损伤,那么相关部门发现破损后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道路维修,以便通行。
2.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施工材料作为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必须要严格把关。
各个部门应该各尽职责,监督好每一个环节。
在供应商的选择中,尽量选择大的厂商,材料的质量要严格达标,在监督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人把控,合理分工好每个部门的职责,全面对材料实行监督。
在采购的时候要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在入仓库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对材料的检查,以免鱼龙混杂,其中会掺杂不合格的材料影响整个混合材料的使用。
2.3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能有效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涵盖人员安全、机械设备安全等,所以应积极针对施工人员成立健康医疗队,负责检查施工人员的身体,预防并治疗疾病,同时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在施工环境出现变化时及时找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解决水文、地理、噪音以及扬尘等环境问题,控制好施工质量。
另外,加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因为市政工程施工与机械设备不可分割,施工的复杂性则决定着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多样性,管理好机械设备就成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所以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严格落实关于机械设备操作与使用的条例、安全措施,杜绝现场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的计划与进度,优化机械设备资源的现场配置,增加机械设备利用率,并定期保养、维修机械设备,及时报停并处理存在异常的施工设备与机械,按照机械设备的需要和实际使用情况购置不易损耗的配件,在保证机械设备有序正常运行的同时节省施工成本,显著增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效性,提高施工质量。
2.4提高施工人员总体素质、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施工人员是市政工程建设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说施工人员的素质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首先,从安全意识方面,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大家进行安全教育,以及遇到突发状况应该会哪些应急措施。
并且要在施工现场醒目的地方设有安全标语,以便于大家常看到可以牢记于心,特别注意的是要在有安全隐患的位置设有标语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在技术操作方面,要定期进行培训,不仅以授课的方式更要有现场的操作指导,并且要定期考核,督促民工学习好技能的意识。
2.5规范市场秩序,加大资金投入
市政工程相关部门应规范市场秩序,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各个施工主体的合格证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此外,市政企业应重视先进技术在安全生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相关设备,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保障市政工程生产的安全性。
2.6危险源识别和控制对策
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对作为安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其危害程度,在识别过程中可将以往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列出并总结成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时检查记录。
危险源控制即是对这些界定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及时纠正和制止其中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
从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率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性原则的最好体现。
3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果。
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力度,逐渐培养一批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从而促使市政工程整体建设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振辉.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4(09):283.
[2]常乔峰,曹志斌.浅析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30):167-168.
[3]王立敏.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21.
[4]刘丙荣.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43(0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