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浅论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怎样做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出发,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管理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6-0-01
当前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但欧美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高失业、高赤字等诸多问题,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未来三年,我国经济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gdp增速呈放缓趋势,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民间借贷等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警示我们,商业银行需要从这次危机中汲取经验,运用合理的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一、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资产质量持续优良的挑战
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部分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系统性风险加大,有可能释放为现实的资产质量问题。

同时,持续激烈的同业竞争,将会进一步分流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挑战过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

(二)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降低信用资产资本消耗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陆续发布或正在酝酿出台监管新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更趋严格和细化的监管要求,这样有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提升风险偿付能力,同时也约束了银行资产规模膨胀速度和收益能力,必然会对传统发展方式带来挑战。

(三)利率、汇率市场化及贵重金属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挑战
从利率管理情况看,为满足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未来时间里,国家将逐步放宽利率限制,利率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利率议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汇率管理情况看,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升值将变为常规态势,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冲击程度将不断加深,汇率风险管理难度将更大;理财业务方面,产品价格除了受利率、汇率影响外,贵重金属随市场形势大幅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要求市场风险管理融入新的元素,增加新的手段。

(四)不良影响给道德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员工受不良思潮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甚至出现了个别人为一己利益,不惜牺牲单位与集体利益,铤而走险做出了违规犯科的事,道德风险防范形势更加严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不
断加深,商业银行虽然风险管理日趋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
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风险管理硬性手段和软性手段的统一。

因此,能否把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决定了商业银行是否能进行成功的风险管理;
二是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甚至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信贷风险;三是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并且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滞后;四是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

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少,缺乏有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强国别风险管理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信贷国别风险已上升为商业银行最为关注的风险之一。

国别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商业银行需从三分方面强化国别风险管理:一是健全国别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国别风险管理的互动机制。

二是充分发挥管理层在国别风险管理方面的组织牵头作用。

银行管理层要采取必要措施。

三是细化分支机构的管理。

要明确业务审查要求,明确国别风险限额使用范围,明确国别限额申请流程,要明确国别风险限额监测要求。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
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

一定意义上,银行经营的是风险,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

培养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认同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才是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

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形成任重而道远。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国际一流风险管理为目标,加快完善覆盖境内外机构和表内外业务的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战略、风险偏好、政策制度、风险计量、风险评价的统一。

1.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不断拓展深化风险管理空间。

按照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推动风险动态化管理策略,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建立健全管理框架,适时延伸管理触角,使全面风险管理始终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与产品创新风险、道德风险及声誉风险等各个领域,完善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力。

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制度先行”的管理理念,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风险偏好制度及指标体系,修订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风险报告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评价和风险自我评估,细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丰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容,形成更加完备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3.深化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领域的应用,提高科学决策水
平。

加强非零售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评级授信、raroc刚性控制,严把客户准入关,不断引导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实现风险早预警早处置。

同时逐步扩大零售资产内部评级结果在个贷、银行卡业务领域的应用,要客户评分、评级、raroc评价广泛应用于业务营销、贷款定价、授信审批、后期管理、财务核算等领域,科学判断客户风险程度,确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

4.加快推进风险高级计量法(ama)的实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强化风险报告制度,通过预测性分析提高报告质量,并对风险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做好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工作,确保损失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银行潜在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为ama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并认真实施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rcsa)工作流程。

5.加强经济资本管理,提高经济资本综合营运能力。

完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体系,在pd、lgd等风险量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资本计量,根据资本回报要求落实到各个分支机构和产品上,并通过经济资本限额和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对其风险收益水平进行
约束,以促进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