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家庭访视及健康管理一、新生儿初访(一)时间地点出院后1周内家庭访视(二)询问和观察1.沟通2.家庭一般情况3.围生期情况一、新生儿初访•4.新生儿一般情况•5.预防接种•6.新生儿筛查•7.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活动、及家居环境•体检之前准备1.医务人员手的清洁2.注意温度3.体检顺序灵活掌握一、新生儿初访一、新生儿初访•访视需配备物品1.75%酒精、2%碘酊、消毒棉棍2.体温计3.听诊器4.手电筒、消毒压舌板5.新生儿体重秤6.访视卡片、处方、笔一、新生儿初访•新生儿家庭访视程序•一问......•二看......•三检查......•四指导......•五记录......初次访视——体格检查及处理一、新生儿初访•(三)体格检查及处理•1.观察新生儿的整体情况,如精神、面色、呼吸、活动等,必要时测量体温、呼吸次数、心率。
新生儿整体情况•需要转诊的情况:•体温超过38.5℃。
•物理降温4小时无效。
•体温低于35℃。
•不吃奶。
•呼吸频率过快,超过60次/分。
•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
新生儿整体情况•需要给予针对性指导的情况:•物理降温的方法:温水擦浴。
•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理:托背、刺激足底。
新生儿整体情况•需要给予针对性指导的情况:•物理降温的方法:温水擦浴。
•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理:托背、刺激足底。
初次访视——体格检查及处理2.皮肤•注意检查有无胎记和色素异常,有无黄疸、紫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
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
皮肤——需要转诊的情况•黄疸:经皮测黄疸数值大于12-15mg/dl,或者目测躯干下半部及大腿以下皮肤仍有黄染(估计值11.8±1.8mg/dl)。
•血管瘤:出现并发症,如溃疡、出血、感染、压迫症状等,或者突然迅速增长。
•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大小超过0.5cm。
•色素减退或脱失:面积迅速扩大,或连续出现多处皮损。
•新生儿硬肿症。
•皮肤皱褶处潮红糜烂给与指导。
清洁皮肤、保持干燥。
四肢•检查肌张力,四肢活动及对称性,检查锁骨有无骨折,观察有无不正常手指(足趾)及赘肉,畸形足。
•需要转诊的情况:四肢畸形、骨折。
•需要给予针对性指导的情况:肌张力高,建议多做被动操;肌张力低,建议加强拉坐、俯卧抬头、竖头的训练。
头部•头围:约34厘米。
•囟门:前囟约2×2厘米,有无隆起、凹陷、过大(>3×3厘米)、过小(<1×1厘米);后囟是否已闭合或很小。
(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颅缝情况:有无颅骨重叠、骨缝过宽、颅骨软化。
•头颅血肿:是否机化,有无颅内出血的症状。
眼睛•外观有无异常,瞳孔颜色,与成人是否有目光接触,眼球能否随物体转动,球结膜有无出血,睑结膜有无充血,是否有溢泪、溢脓,是否有持续性斜视。
眼睛——需要转诊的情况•睑结膜充血,或分泌物过多,用托百士滴眼无效。
•持续性斜视。
•婴儿与成人没有目光接触,瞳孔无对光反射,眼球不能随物体转动。
•瞳孔发白,怀疑先天性白内障。
•早产,出院时没有进行视力筛查,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筛查。
耳和听力•外耳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检查婴儿对摇铃声的反应。
•需要转诊的情况:.外耳畸形。
•对较大的声音、摇铃声没有反应。
•出生时听力筛查未通过,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复查。
口腔•不正常的特征(如唇腭裂、高腭弓),有无口炎或鹅口疮。
高腭弓可存在于正常状态,也可见于众多的综合征中,需转诊。
口腔畸形建议转诊。
口腔——需要指导的情况•鹅口疮:局部涂沫制霉菌素糊或者冰硼散,小苏打清洗口腔,口服肠道益生菌制剂,注意奶具的清洁消毒。
无效时转诊。
•口炎:注意口腔的清洁,局部涂沫金达液、冰硼散等。
无效时转诊。
颈部•有无异常包块(斜颈),如有包块需转诊。
•颈部肌肉紧张度:左右不一致,伴有头面部持续性偏向一侧,需要指导家长注意纠正,及时进行推拿治疗。
胸部•胸部:检查胸廓外观有无畸形,心脏及肺部听诊有无异常。
•需要转诊的情况:•胸廓畸形。
•心脏杂音:需要随诊或做心脏B超明确诊断。
•肺部呼吸音异常。
腹部•检查脐带脱落情况,脐窝内或结痂下有无异常,有无脐疝或肉芽。
脐部有污染或少许分泌物、少许渗血时用75%酒精擦拭,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若脓性分泌物多或有肉芽肿要及时处理,必要时抗生素应用、硝酸银烧灼。
单纯脐疝,若直径小于2cm,可观察至2岁。
腹部触诊注意有无肝脾肿大。
腹部——需要转诊的情况•若出生后即不能自然排便,且腹胀严重,常伴有呕吐,怀疑先天性巨结肠时需转诊。
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外生殖器及肛门外观有无畸形,男婴睾丸是否已降入阴囊,隐睾观察至1岁。
有无阴囊水肿,女婴是否有阴唇粘连,检查肛门口处有无红肿、包块、裂伤。
外阴——需要转诊的情况•外生殖器或肛门畸形。
•外阴颜色异常,怀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女婴阴唇粘连。
•肛周脓肿。
髋关节•检查双下肢是否等长,两侧股纹、臀纹是否对称,ortolani征是否阳性。
双侧脱位者,还可能存在会阴部增宽。
•患儿仰卧,使其屈髋屈膝90度,检查者拇指放在患儿大腿内侧,食指和中指放在大转子处,将两侧大腿逐渐外展、外旋。
如果有脱位,可感到弹响或跳动声,髋部才能外展、外旋至90度,称为ortolani征阳性。
脊柱•检查有无脑脊髓膨出,骶尾部色素斑,隐性脊柱裂。
如发现异常需转诊。
•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喂养指导•护理指导•针对性指导喂养指导•了解母乳喂养情况。
亲自观察一次母亲哺乳的全过程。
首先了解母婴出院后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母亲喂养的时间和次数以婴儿需要为准,一昼夜不应少于8次。
•如婴儿体重平均每日增加20g以上,小便次数每日10次以上(或100-300ml/日),则视为哺乳量充足。
每次哺乳,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以利于体重增长。
喂养指导•注意哺喂时是否是孩子的胸贴着妈妈的胸,腹贴着妈妈的腹,鼻子对着妈妈的乳房,纠正其错误和不适宜的行为。
•及时了解母亲对哺乳的疑虑,热情鼓励,减少焦虑。
当母亲感到奶水不足时,应耐心传授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喂养指导•指导母亲喂奶前须洗手,清洁乳房及乳头。
•帮助母亲分析母乳不足的原因。
不要轻易添加配方奶粉。
•指导母亲哺乳期的营养、睡眠,并嘱咐其丈夫和家庭成员关心和支持母乳喂养。
喂养指导•新生儿生后15天时开始口服维生素D。
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500IU,钙元素100mg/日。
混合或人工喂养儿,根据奶粉量调整维生素D的补充量。
喂养指导•及时发现母亲乳头异常(乳头凹陷、平坦、皲裂等),并给予妥善处理。
•教育哺乳期母亲勿穿化纤类的内衣和胸罩,并要注意勤换洗。
•要戒烟、戒酒。
•如果母亲患病需要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护理指导•保持室内卫生,空气新鲜。
•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新生儿的一切用具要经常煮沸消毒。
洗脸与洗臀部的毛巾、盆要分开。
•宣教不要给新生儿挤奶头,不要擦口腔,不要擦马牙等。
护理指导•新生儿期尽量减少亲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指导母亲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必要时做哺乳方法、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包裹新生儿等示教。
•进行婴儿抚触、被动操的操作指导。
•提醒家长不要随便给新生儿用药(包括西药、中草药、中成药),有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针对性指导•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局部破溃流脓。
•洗澡后,可以用75%的酒精局部消毒。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需随诊。
•一般8-12周结痂。
溢奶•一般与喂养不当有关。
•指导母亲注意哺乳时含接好乳头。
•婴儿进食不宜过多,喂奶后竖起婴儿轻拍背部,进食后即睡觉应采取右侧卧位。
•如果连续呕吐并混有黄绿色胆汁,腹胀,同时伴有高热应转诊。
打嗝•指导家长给婴儿喂些温开水•或者抱起轻拍背部,或者刺激足底,让宝宝轻轻哭两声,打嗝就会停止。
•虽着婴儿长大,神经系统发育见完善,打嗝会减少。
斜颈•用毛巾或薄褥子依住婴儿头颈倾斜的一侧,使婴儿颈部保持正位。
•每天给婴儿做转头的被动操,先将婴儿两侧肩部固定,然后请另一成人将婴儿下颌向着病侧转动,头部向正常的一侧转,每天做2-3次,每次转动5分钟左右,注意动作要轻柔。
无效时转诊。
单纯脐疝•尽量避免婴儿由于哭闹、咳嗽、便秘引起的腹压增高,•婴儿哭闹时可用手压住脐环,使脐疝不膨出,可防止脐环进一步扩大,4-5个月后,可通过练习拉坐促进腹直肌发育,以促进愈合。
•随着年龄增加,脐疝多能自愈,两岁以上仍不闭合或者疝孔过大者(直径大于2厘米)可手术治疗。
•新鲜空气刺激•刺激鼻子打喷嚏黄疸•黄疸进行性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可能为病理性黄疸,转诊。
•湿疹:注意避免湿热刺激、过敏因素,加强皮肤护理,指导用药。
•臀部糜烂:注意臀部皮肤护理,尿布的选择,指导用药。
一、新生儿初访•(六)、其他•1.预约:下次随访到卫生院进行,时间为出生后28-30天。
•2.鼓励母亲和孩子一起到满月时进行随访。
•3.填写婴幼儿健康档案。
对于转诊的孩子要及时电话随访,看检查结果二、满月随访•(一)时间和地点出生后28-30天,在乡镇卫生院。
•(二)询问观察•沟通•婴儿一般情况•观察婴儿面色、精神、活动情况。
•基本同初访满月访视——需要转诊的情况•黄疸持续时间过长(≥14天),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者四肢发黄。
•上眼睑下垂,可能是先天性上睑下垂。
•其他在社区中心无法做进一步处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