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学年历史期末考试题

2016学年历史期末考试题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民考民期末考试卷 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始祖”是指 A .黄帝 B .嫘祖 C .蚩尤 D .仓颉 2.《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3.他是我国历史上治水英雄,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这里的“他”是 A . 炎帝 B . 尧 C . 蚩尤 D . 大禹 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农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神话传说 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五谷在我国首先齐备是在 A 夏朝 B 商周时期 C 战国时期 D 春秋时期 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青铜神树 D . 青铜面具 7、现在中行、建行、工行等设计银行徽章时,都选用了内方外圆的造型,下图是哪一朝代铸造的钱币?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三国魏 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9.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10.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适者生存 D .统一 11.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 .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 .合理经商致富 C .大力开垦荒地得到政府的奖赏 D .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是
A .荀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孙膑
14.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

”这里
的“孔孟之道”指的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5.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所描写的人物是 A .李冰 B .孔子 C .司马迁 D .屈原 16.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做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 B .甲骨文 C .小篆 D .楷书 17.郭沫若先生认为它“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是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他高度评价的这个水利工程是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灵渠 D . 三峡 18.“揭竿而起”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陈胜吴广起义 19.宏伟的长城是我国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特征,秦朝时修的长城是为了抵御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进犯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羌族 D .氐族 20.下列各项不属于文景之治局面形成原因的是 A .提倡节俭 B .重视以德化民 C .减轻农民负担 D .统一铸造五铢钱 21.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所作《二京赋》,在颂扬汉朝国势隆盛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含着浓厚的“恤民”气息,这里所说的二京指的是
A .东京和西京
B .北京和南京
C .长安和洛阳
D .镐京和殷 2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作为是
A .兴修灵渠,统一岭南
B .创办太学
C .减轻赋税,发展农业
D .推行分封,巩固统一 23.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春秋 D .战国 24.西汉王朝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哪个皇帝时期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元帝 25.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兴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秦一西汉 B .西汉一东汉 C .东汉一三国 D .三国一西晋
二、26制表题: 按照三国鼎立时三国的建立时间,三国名称,建立人,都城,制表(12分) 三、27识图题(10分)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2分) 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2分)
(2)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 与终点B 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2分)
(3)这条商路的开辟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四、综合能力题 28.“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
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寻找“和谐”。

(1)原始社会后期的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谦让和“和谐”。

(2分)
(2)指出战国时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环境的思想家是谁?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哪些不“和谐”的原因导致了秦朝的灭亡?(4分)
2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一 制度篇
(1)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建立了什么制度?(2分)
问题二 经济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2)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业工具方面的具体表现?(2)
问题三 文化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4)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成果,战国时期在这方面有成就是谁?(2分)
(5)思想的大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2分) 30.简述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五个方面大统一的措施各是什么?(10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6、制表题(每空1分,共12分)
A
现 在 新 疆 中亚、 西亚 河 西 走 廊
B
27题(1)
(2)
(3)
28题
(1 )
(2 )
(3)
29题
(1)
(2)
(3)
(4)
(5) 30题
名称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