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暂行)1. 目的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为宗旨,实施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质按期、安全完成项目工程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2.1 本制度规定了西安精细化工厂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2.2 本制度适用于西安精细化工厂施工安全管理。

3. 管理职责3.1 生产技术科对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施工进行归口监督管理。

3.2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施工进行具体实施和管理。

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4.1.1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和认真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各工种的工人,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凡是不了解建筑安全规程的技术人员和未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的工人、民工,不得参加施工。

4.1.2为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必须在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平面布置。

一切附属设施的搭设、机械安装、电气设备其它临时工程的位置,都需在施工组织设计场区规划中仔细合理安排,做到即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

4.1.3施工现场周围应设栅栏,有悬崖等危险的地区设栅栏和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施工现场地面应平整,沟、坑应填平或设置盖板。

4.1.4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任何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4.1.5施工现场的一切机械、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要齐全可靠。

机械设备及安全保护装置必须每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1.6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4.1.7施工现场内一般不准架设高压线路。

如必须架设时,应与建筑物、工作地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工地内架设电气线路,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

4.1.8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电钻、电刨等),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1.9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4.1.10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口,必须有防护措施。

4.1.11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或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鞋与带钉易滑的鞋靴。

4.1.12施工中必备的油漆、氧气等危险品,应按国家规定妥善保管。

4.1.13自然光线不足的工作地点或夜间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4.1.14现场材料堆码整齐,严禁乱堆乱放,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不得将材料长时间堆放在施工通道,保证通道畅通。

4.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4.2.1安全用电技术要求4.2.1.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4.2.1.2电缆干线全部使用5芯专用电缆,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

4.2.1.3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采用瓷瓶,瓷夹时,距地面不得小于2.4m,室外高于3m。

4.2.1.4配电系统设置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分级配电。

4.2.1.5每台用电设备有各自专用的配电箱,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制。

4.2.1.6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

4.2.1.7在潮湿、坑洞内作业时,使用Ⅲ类的手持电动工具,并把漏电保护器的开关箱设在外面,工作时有专人监护。

4.2.1.8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每月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4.2.1.9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

送电操作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操作顺序: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和紧急情况除外)4.2.1.10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4.2.1.11对施工现场所有电气设备,按时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登记。

4.2.2施工现场用电防火要求4.2.2.1依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对各工种做好安全用电的指导和电气防火的教育。

4.2.2.2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灯具不得低于2.4m,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热毯、热的快、电炉子。

4.2.2.3仓库内使用低压照明,易燃易爆物品远离配电线路。

4.2.2.4焊接现场不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2.2.5施工现场的开关箱、配电箱内不放置任何杂物。

4.2.2.6施工现场架空线路做好防雷接地装置。

4.2.2.7配备专用的灭火器具,做到发生火灾及时扑灭。

4.2.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用电要求4.2.3.1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并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4.2.3.2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4.2.3.3在一般的场所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应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4.2.3.4露天、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型的漏电保护器。

4.2.3.5在狭窄场所、金属容器、坑洞、箱涵内使用时,应选用Ⅲ类手持电动工具,并把漏电保护器装置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应有人监护。

4.2.3.6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4.2.3.7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空载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4.2.3.8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4.2.4夯土机械的安全用电技术要求4.2.4.1夯土机械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4.2.4.2夯土机械的负荷线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4.2.4.3使用夯土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有专人调整电缆。

电缆线长度不大于50m,严禁电缆缠绕、扭结和被夯土机械跨越。

多台夯土机械并列工作时,间距不小于10m。

4.2.4.4夯土机械的操作扶手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4.2.4.5配备专用的配电箱,工作时有专人看护。

4.2.5施工现场潜水泵安全用电技术要求4.2.5.1潜水电机使用前,必须用500伏兆欧表进行检测,其绝缘阻值不应低于0.5兆欧。

4.2.5.2应设专用的配电箱,箱内应装设漏电开关,漏电开关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4.2.5.3在移动潜水电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能开始下部的工作。

4.2.5.4潜水泵的负荷线必须采用YSH型防水橡皮护套电缆,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4.2.5.5潜水泵的外壳应与保护零线作可靠的连接。

4.2.6施工现场电焊机安全用电技术要求4.2.6.1电焊机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2.6.2设专用的保护开关箱,并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装置。

4.2.6.3电焊机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焊接现场不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2.6.4电焊机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大于5m,进线处设有防护罩。

4.2.6.5电焊机的二次侧线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不大于30m。

4.2.6.6电焊机的二次接线采用铜鼻子连接,不得随意搭接。

4.2.6.7电焊机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有可靠的连接。

4.2.6.8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4.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4.3.1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应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4.3.2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工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九项主要职责。

4.3.3施工现场要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发现火险隐患,必须立即消除;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要定人员、定项目、定措施限期整改。

4.3.4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

施工现场的义务消防人员,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并将培训资料存人内业档案中。

4.3.5施工现场发生火警或火灾,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并组织力量扑救。

4.3.6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共同做好现场保护和会同消防部门进行现场勘察的工作。

对火灾事故的处理提出建议,并积极落实防范措施。

4.3.7施工单位在承建工程项目签订的“工程合同”中,必须有防火安全的内容,会同建设单位搞好防火工作。

4.3.8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4.3.9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

要害部位应配备不少于4具的灭火器,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指定专人经常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更新,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4.3.10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并要安排力量加强值班巡逻。

4.3.1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其宽度不得小于3.5m,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

4.3.12开工前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

4.3.13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有关“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施工现场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库房、木工加工场所、油漆配料房及防水作业场所不得使用明露高热强光源灯具。

4.3.14电焊工、气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和动火证。

用火前,要对易燃、可燃物清除,采取隔离等措施,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隐患后方可离去。

动火证当日有效,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动火证手续。

4.3.15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

建筑工程内禁止氧气瓶、乙炔瓶存放,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4.3.16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应符合防火要求。

库房应采用非燃材料支搭。

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配备灭火器材,指定防火负责人,确保施工安全。

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烯料。

4.3.17不准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4.3.18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内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废弃材料应及时清除。

4.3.19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不得在建设工程内设置宿舍。

4.3.20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未经安全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

严禁工程中明火保温施工及宿舍内明火取暖。

4.3.21从事油漆粉刷或防水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的防火要求,必要时派专人看护。

4.3.22生活区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管理规定。

严禁使用可燃材料搭设,宿舍内不得卧床吸烟,房间内住20人以上必须设置不少于两处的安全门。

4.3.23生活区的用电要符合防火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