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
-名师之路培养心得体会
带着对教育理想的执着,揣着对教育实践的困惑,怀着对各位名师的仰慕,我很荣幸于10月28日至30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为期3天的“名师互路”教学研讨会。
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聆听大教育声首,感受大教育脉搏的契机。
虽然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聆听着专家教授学者们的讲座,呼吸着带有鲜活知识的空气,他们全新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叹服,如沐浴和煦春风,暖人身心;似久旱恰逢甘露,沁人心脾。
其间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首先,在这三天的学习中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三个高”:一是授课教师水平高。
培训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国内学术界知名的教授,有坚守一线的特级教师,还有潜心教育科研的专家,他们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深的学术素养。
高水平的教师带给我们高品质的课堂,高品质的课堂带给我们高效益的收获。
二是专业理论层次高。
授课教师将自己长期以来潜心研究的成果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带给我新的冲击,在思想的碰撞中唤起新的思考,在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理性思索中内
化新的教育思想。
三是学员学习热情高。
这次参加培训的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老师,有三四十岁的老师、也有二十几岁的新秀,可是每位参训者都像求知若渴的学生,课上竖起耳朵仔细听,攥着笔使劲记,瞪圆了眼睛看,抓着相机拍生怕自己错过一句话,漏掉一个细节。
休息间隙大家三五成群的一起讨论每个教授的教育思想,交流自己的看法,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剖析自己的工作困惑,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相互分享中激发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三天的学习结束了,带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这是我的“三点体会”:
一、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作为农村小学老师,我们中的很多人自从参加工作可能就没有参加过如此层次和正规的培训,师范毕业后,一直忙碌在教学的第一线,重坐课堂学习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也很珍惜有这样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
培训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视野决定孩子的世界,教师的理念决定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多渠道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又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味和教育品质。
二、提高思想认识,打造快乐课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19年的教学生
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
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等等。
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
我早巳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
列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
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
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的差距在哪里?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
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万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更懂得了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潜心研究学生,打造魅力课堂
教师的魅力在课堂。
那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呢?听了各位资深专家和名师的优质课,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学生
的学习心理。
几天的研修培训中,一系列的有关课堂教学的理论和与之相关的教学案例,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近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倦怠感的默默升腾,上课时总感觉学生像是在休息,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大,久而久互,自己往日的热情与激情也一点点在消失。
听了几天报告之后,我想,学生学习不积极,这其买不能找学生的原因,根源还在老师。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魅力无穷,那学生想不认真听课都难。
正如我们这次这些名师专家的课堂上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学生们学得如此轻松。
我重新整理了学习笔记,又仿佛回到专家们的课堂。
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教学,我想,打造学生喜欢的魅力课堂将是我今后努力的万向,没有什么能比课堂更吸引老师的。
“名师之路”培训学习,让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近距离地领略了专家的风采,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到达理想的彼岸不容易,但我一定会沿着达条道路走下去……
面对名师,我深知距离太远,但我怀揣梦想并执着前行;面对社会,我倍感责任重大,但我会倾情奉献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