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奏与旋律 精品教学设计

节奏与旋律 精品教学设计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二框《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从价值观为中心的视角,组织各个资源内容、编排活动设计,引导师生一同发掘、体验正面价值观。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侧重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可以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功夫。

七年级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很感兴趣,参与度高,所以在开展时很顺利。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集体,不同责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

难点: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节道德与法治课堂。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播放交响乐《保卫黄河》。

【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歌曲,播放交响乐《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倾听歌曲,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请大家分享感受。

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节奏,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协调时,声音才是那么悦耳。

同理,我们身处不同的集体中,但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怎样让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节奏和成优美悦耳的旋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节奏与旋律。

活动二列举角色道出责任
【教师活动】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你是什么角色?并承担什么责任?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

总结: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

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设计意图】学生列举自己生活的集体,并说出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了解了不同角色,不同责任。

活动三观看视频探究问题
【教师活动】播放交响乐《保卫黄河》视频,讨论:从交响乐演奏中,大家看到了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观看《保卫黄河》视频,讨论回答问题。

总结:当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相协调时,个人节奏就能很顺利的融入集体旋律中,当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存在差异时,我们就应该调整个人节奏,当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发生冲突时,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烦恼。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交响乐《保卫黄河》视频,是同学们了解个人节奏需要融入集体旋律中,这样的音乐才会悦耳动听。

活动四小组讨论情景探究
【教师活动】教材67页探究与分享,分析两个情景:
情景一:小倩两周前给校长写了封信,在信中,她结合自己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她的做法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却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讥讽,有人甚至认为她出卖了班集体。

情景二:小鑫随手乱扔垃圾,被学校值日生“逮”个正着,她“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没有扣她们班的积分,有同学说:“小鑫真棒!维护了我们班的荣誉!”
想一想:(1)小倩这是出卖班集体吗?你怎么看待小倩的做法?
(2)小鑫的做法是维护班级荣誉吗?你怎样看待小鑫的做法?
【学生活动】分析两个情景,小组讨论,回答两个问题。

提示:小倩不是出卖班集体,她这样做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学
校的发展也会带动班级的发展,所以不是出卖班集体。

提示:小鑫的做法也不是维护班级荣誉,班级荣誉应该通过正当方式赢得,小鑫的将自己的过错推给了别的班,是道德错误,虽然没有扣自己班级的积分,却不利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例子,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维护集体利益。

活动五自主学习,归纳总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教师活动】提前下发导学案,做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一。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做导学案中的填空一题。

当我们遇到班级、学校、国家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我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教师指导学生在教材上标注知识点。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知识点,使学生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活动六整体感知探究分享
【教师活动】一宿舍6人全考上研究生:
在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里,有件事成了大家集中讨论的话题,“一个宿舍6个姑娘都考上研究生啦,太牛了!”
孙宪阳、罗莉、程夫苓、刘香梅、冯娟和秦瑞霞
就是这6个姑娘,她们在201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分别考取了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煤化所、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以及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

据说,这6位妹子平时就十分了得,几乎囊括了她们系里每个学期奖学金前一二名,每个人光奖状都有厚厚一摞。

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她们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走T台,还有学生会干部,组织能力超强……
记者调查后发现:他们平时在学习上彼此激励,互相帮助,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了解小群体后,提出问题:
1.你所在班级中有小群体吗?
2.这个小群体怎么形成的?
3.与小群体的同学交往后,你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完小群体后,回答问题,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活动七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小群体产生与作用)
【教师活动】提前下发导学案,做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二。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做导学案中的填空二题。

产生:由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相似的同学形成。

好处:在小群体中,大家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小群中,同伴之间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技能。

弊端:如果能够融入集体生活,就会起积极作用,否则,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教师指导学生在教材上标注知识点。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小群体的产生及作用。

活动八教材链接探究分享
【教师活动】学生了解了小群体的产生及作用,看看小周的小群体是怎么样的?
某学校有一个出了名的“小帮派”,小周为“大哥”,其他几个人都听小周的指挥。

他们“重义气”,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对班干部看不顺眼,跟老师对着干,甚至逼着同学给他们零花钱……
如果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样,又会怎么做?
【学生活动】分角色演小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提示:明辨是非,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正确的做法,反对小团体主义。

活动九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小团体)
【教师活动】提前下发导学案,做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三。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做导学案中的填空三题。

1.小团体主义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2.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3.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维护集体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师指导学生在教材上标注知识点。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小团体主义。

活动十播放视频解读和谐
【教师活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视频。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指的是个体,尊重差异,促进和谐指的是集体,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更能体现和谐在社会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视频。

【设计意图】播放和谐视频,使学生更能理解个人利益要融入集体利益中,更能体现和谐在社会中的作用
活动十一表扬先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根据你所在集体的表现,请表扬一下你们班中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好人好事,并说说他们的事迹。

【学生活动】学生上前,表扬班中的好人好事,获得了很多掌声。

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师活动】最后根据今天小组合作结果,评价小组合作优胜组给予鼓励。

六、课堂小结盘点收获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生活在多个集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责任。

我们知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在面对不同集体的多重责任时,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我们应有大局观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时也认识到集体中存在的小群体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会发展成极端利己的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心中应时刻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小群体中,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

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

从宏观上来讲,这种个人与集体达成的“和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与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也有着密切关系。

七、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