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章静力分析基础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__CEF__力的指向可以假定,__ABDG__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B.柔体约束力C.铰链约束力D.活动铰链反力E.固定端约束力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G.正压力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__B__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_FG_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B.与未知力垂直C.与未知力平行D.任意E.已知力作用点F.未知力作用点G.两未知力交点H.任意点3.画出图示各结构中AB构件的受力图。
4.如图所示吊杆中A、B、C均为铰链连接,已知主动力F=40kN,AB=BC=2m,α=30︒.求两吊杆的受力的大小。
解:受力分析如下图列力平衡方程:∑=0Fx又因为 AB=BC ααsin sin C A F F =⋅C A F F =∑=0FyF F A =⋅αsin 2KN FF F B A 40sin 2===∴α第2章 常用机构概述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答: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什么是运动副?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答: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n =7,P L =10,P H =0 (2)n =5,P L =7,P H =0H L P P n F --=23 H L P P n F --=23=10273⨯-⨯ =7253⨯-⨯1= 1=C 处为复合铰链(3)n =7,P L =10,P H =0 (4)n =7,P L =9,P H =1H L P P n F --=23 H L P P n F --=23=10273⨯-⨯ =19273-⨯-⨯1= 2=E 、E ’有一处为虚约束F 为局部自由度C 处为复合铰链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_C_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A .最长杆 B .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C .最短杆 D .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2.根据尺寸和机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a )双曲柄机构b )曲柄摇杆机构c )双摇杆机构d )双摇杆机构3.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 =150mm ,l CD =120mm ,l AD =100mm ,AD 为机架;若想得到双曲柄机构,求l AB 的最小值。
解:要得到双曲柄机构,因此AD 杆必须为最短杆; 若AB 为最长杆,则AB ≥BC =150mm 若BC 为最长杆,由杆长条件得: CD AB BC AD l l l l +≤+mm l l l l CD BC AD AB 130=-+≥因此AB l 的最小值为130mm4.画出各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
箭头标注的构件为原动件。
.如下图:第4章 凸轮机构1.凸轮主要由__凸轮___,___推杆__和___机架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2.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形式有__尖顶_从动件,_滚子_从动件和_平底__从动件。
3.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__盘形_凸轮、_圆柱_凸轮和__曲面__凸轮。
4.已知图示凸轮机构的偏心圆盘的半径R =25mm ,凸轮轴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L=15mm ,滚子半径r T =5mm 。
试求:(1)凸轮的基圆半径R O =?解:(1)mm r L R R T 15515250=+-=+-=(2)(4)mm r L R L r R S T T 98.10)()(22=----+=(2)画出图示机构的压力角α(3)推杆的最大行程H =? (3)mm R r R L HT 3015515250=-++=-++=(4)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mm r L R L r R S T T 98.10)()(22=----+=第5章 其他常用机构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__棘轮机构__,_槽轮机构_和_不完全齿机构_等几种。
2.螺纹的旋向有_左旋__和_右旋_,牙形有_三角形_,_矩形_,_梯形_,和_锯齿形_。
3.螺纹的导程S 与线数n 及螺距P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导程S :在同一螺纹线上相邻两螺纹牙之间距离。
线数n :在同一圆柱面上制造螺纹线的数目。
螺距p :相邻两螺纹牙平行侧面间的轴向距离。
因此np S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第六章 构件内力分析1.什么是构件的强度?什么是构件的刚度?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弹性变形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度。
2.画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并计算最大轴力N max 。
最大轴力KN N 40max = 最大轴力P N 3max =3.画出图示圆轴的扭矩图,已知M A =5kN ·m ,M B =2kN ·m 。
4.画出图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计算最大max Q 和max M 。
(a )(1)解:求支反力0=∑A M 024=-+F M R B0=∑B M 024=++-F M R A25.6=A R kN 75.3=B R kN由0=∑Y 得知 支反力计算无误。
由几何关系我们得知求出几个重要点的剪力和弯矩值我们就可以画处图像。
下面我们开始求在下列几处的剪力值:在A 点左截面,0=Q在A 点右截面,25.6==A R Q kN 在C 点左截面,25.6==A R Q kN 在C 点右截面,75.3-==B R Q kN 在B 点左截面,75.3-==B R Q kN在B 点右截面,0=Q画出剪力图,如下图:同理我们根据几何关系求处几处弯矩值:在A 点,0=MKN R M A C 5.122=⨯=左 KNM R M A C 5.72=-⨯=右在D 点,0=M 画出弯矩图,如下图:最大KNQ 25.6max=MKN M ⋅=5.12max(b )解:此题解法和上个题步骤基本相同,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解题,下面我们用另外一种解法进行求解:求支反力∑=0AM 0224=⨯-q R B∑=0BM0224=⨯+-q R A10=A R kN 10=B R kN由∑=0Y 得知 支反力计算无误。
由于各段受力情况不同可以分段求解 AC 段KN R Q A 10== x x R M A 10==CD 段: x x q R Q A 1020)1(-=--=22)1(5102/)1(--=--=x x x q x R M ADB 段: KNq R Q A 102-=-=4010)2(2+-=--=x x q x R M A根据上面所求函数我们画剪力和弯矩图如下最大KN Q 10max= MKN M ⋅=15max(c )解:求支反力∑=0A M 04322=-⋅-⋅qa l lq l R B∑=0B M 04122=⋅+-⋅-l ql qa l R Alqa ql R A 281-=lqa ql R B 283+=由∑=0Y 得知 支反力计算无误。
根据几何关系我们知道剪力图AC 为一水平直线,CB 为一条斜线,我们求出关键的点就可以画出线图。
在A 点稍左,0=Q在A 点稍右,=Q lqa ql R A 281-=在B 点稍左,lqa ql ql R Q A 2832--=-=在B 点稍右,0=Q根据上面数值可做剪力图。
根据几何关系,AC 段没有载荷作用,弯矩图为一条斜直线;在C 点有集中力偶,弯矩图有突变, CB 段有均布载荷作用,弯矩图是一条抛物线。
为了做弯矩图,只需求出梁在下面各截面处的弯矩值:在点A ,0=M在C 点左截面2161222qa ql l R M A -=⋅=在C 点右截面21612222qa ql qa l R M A +=+⋅=在点B,0=M此外由剪力图知道,在CB 段内有一截面的剪力为零,这个截面的弯矩是梁CB 段内弯矩的极值。
即该点的剪力Q D =0,令点D 的坐标为x ,,即:0)2/(=--=l x q R Q A D 得la l x 285-=此点的弯矩值为:2)2/(22l x q qa x R M A D--+=24222831289lqa qa ql ++=根据上面数值可做剪力图弯矩图如下:最大=m axQ lqa ql 283-- KNm ax M 24222831289lqa qa ql ++=KN.M第7章 构件的强度和刚度1.在作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时,整个拉伸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_弹性阶段_,__屈服阶段_,__强化阶段__,_缩径断裂阶段_。
2.通常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取_屈服极限_,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取_强度极限_。
3.如图7-35所示变截面杆AC ,在A 、B 两处分别受到50kN 和140kN 的力的作用,材料E =200GPa 。
试求:(1)画出轴力图;(2)求各段正应力;(3)求总变形量。
解:(1)(2)AB 段MPa A F 10010510502311-=⨯⨯-==σ BC 段MPa A F 90101010902322=⨯⨯==σ (3)AB 段:mm EA l F l N 5.05001020010001050331111-=⨯⨯⨯⨯-==∆(缩短)BC 段mm EA l F l N 45.010001020010001090332222=⨯⨯⨯⨯==∆(伸长)mm l l l 05.045.05.021-=+-=∆+∆=(缩短)4.一矩形截面梁,承受载荷F=10KN ,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试确定横截面尺寸。
解:求支反力。
∑=0BM 012=⨯+⨯-F R A∑=0AM012=⨯+⨯F R BKN R A 5= KN R B 5=m KN M ⋅=5max[]σσ≤⋅==652max bh m KN W M[]σ≤⨯⨯=⨯⨯⨯362641056)2(1056bb b []mm b 3616041056410563636=⨯⨯⨯=⨯⨯≥σ 截面宽b =36mm 高h =2b =72mm5.如图所示的圆形横截面的梁,承受载荷F =10kN ,M =20kN ·m ,梁长a =2m ,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试求:(1)梁A 、B 端的约束力; (2)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3)若d =70mm ,校核梁的强度。
解:(1)求约束力∑=0BM 024=+⨯+⨯-M F R A ∑=0AM024=+⨯-⨯M F R BKN R A 10= 0=B R(2)画剪力图,弯矩图:(3)MPa W M 5943270102036max =⨯⨯==πσ>[]σ 所以此梁不安全。